目前,东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盲目发展大型商业圈,造成社会资源巨大浪费。

  2012年6月19日,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了《东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修编(2011—2015年)》,其中提到东莞城市主商业中心(中央商圈)要发展四大商圈——东纵商圈、城楼商圈、鸿福商圈和华南摩尔商圈。我们认为,该规划并不符合东莞的实际情况,有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东莞虽然号称有千万人口,但大部分为外来务工人员,且分散在各镇街。加上东莞的公共交通并不方便,镇上的人很少到市区购物消费,因此,相比邻近的广州、深圳,东莞城市主商业区(指莞城、东城、南城、万江)的人口并不多,建设大型商圈所需要的人口密集且流动性大的条件并不具备。经常逛街的人就知道,即使是节假日,东莞城市主商业区的各大百货商场(如天虹、海雅、汇一城等)的人流量也不多,生意并不红火。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东莞都难以形成像广州天河城、深圳华强北那样的大型商业圈。事实上,东莞在发展商业圈方面已有许多失败的例子,如万江华南MALL、东城雍华庭步行街、莞城经贸中心等,东莞应当从中吸取教训。

  2.社区商业网点普遍不能满足居民需要。

  现代都市人越来越不喜欢到脏兮兮的菜市场买菜,而更乐意到环境优美的超市购物。但据我们调查,东莞许多新建的大型社区附近普遍缺少综合超市,导致社区居民不得不驾车到距离较远的大型超市(如沃尔玛、家乐福等)排队购物,同时也导致大型超市附近停车困难,交通拥堵。

  3.部分商业网点离学校太近,规划不合理。

  商业区要求的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而学校要求的是宁静,特别是小学和幼儿园,更是要求周边不能来往车辆太多,人员太复杂,以策安全。因此,商业区显然不宜离学校太近。但东莞部分区域的商业区却离学校太近,规划不合理。典型者如东城世纪星城西面正在建设的大型商场,北面隔一条双车道的马路是东城初级中学,西面隔一条小道是东城中心小学,非常不合理。

  办    法:

  1.应当慎重发展大型商圈。

  (1)诚如上面所述,东莞的人口结构及分布特点并不适合发展大型商圈。如果仅仅为了城市形象,不顾东莞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大型商圈,那么,一方面有可能重蹈当初华南MALL的旧辙,另一方面,即使能够成功打造一两个大型商圈,也将以牺牲一些现有的商业中心为代价!

  (2)发展大型商圈将使东莞出行方便、生活舒适的优势丧失。

  相比广州、深圳的高楼林立、熙熙攘攘,东莞可谓是乡下。但东莞人在广州人、深圳人面前并不感到自卑,甚至感到比广州人、深圳人更幸福。原因是,在东莞生活比在广州、深圳生活方便、舒适。而发展大型商业圈,势必会导致这些区域交通拥堵、停车困难。事实上,随着私家车的迅猛增加,东莞的一些区域已经出现交通拥堵,东莞出行方便、生活舒适的优势已开始慢慢丧失。

  2.应当做好社区商业网店规划建设。

  社区是城市居民的主要生活区域,建设好社区商业网店,不仅可以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要,而且可以减少城市主要商业区的交通拥堵、停车困难问题,减少碳排放量。社区商业网店应以综合超市为主,即主要满足人们购买日常生活用品需要。同时,社区商业网店应设在大多数居民能够步行前往购物的地点,以减少居民的用车数量。

  3.在规划建设商业区时,除了要求发展商建设充足的停车场,还应当要求发展商建设一定的绿化休闲区。

  现代商业区不仅仅是人们购物的地方,而且还应当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事实上,国外亦开始对CBD进行反思,重新定位,即以前人们都认为CBD就是交通拥堵、车水马龙的地方,而现在人们也希望CBD是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地方。因此,相关部门在规划商业区时,除了要求发展商建设充足的停车场,还应当要求发展商建设一定的绿化休闲区。

  4.商业网点特别是大型商场,不宜离学校太近,以免影响学校的安全及教学环境。

  5.相关部门在规划商业网点时,应当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特别是拟建商业网点周边居民的意见,并最大限度满足当地居民的合理要求。 

提案者: 民进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