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相比较广州和深圳,东莞一直以停车方便,费用便宜著称,但最近两三年情况已发生明显的变化,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多,在经济发达的镇街,尤其在城区,许多小区正天天上演着抢车位的现象,小区周边汽车乱停乱放情况严重,小区停车难的问题日益突现。

  导致住宅小区停车难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的迅猛增长导致停车需求的增加。据相关部门统计,至2011年6月东莞市的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0万辆,成为当时全国地级市中唯一百万汽车城市,汽车数量在省内仅次于广州和深圳。二是政府部门对停车难将带来的交通管理压力认识不足,对私家车增长将带来的停车难缺乏预见性,对小区停车位配建规划滞后。目前我市普通住宅小区车位配置标准是每百平方米建筑面积0.5-0.8个,国内如宁波、郑州、沈阳、昆明等城市每百平方米建筑面积需要配建1个停车位,省内如佛山市要求在0.8个以上,广州今年始更是提高到每百平方米建筑面积配建1.2-1.8个,相比较而言,东莞的车位配建标准已偏低。三是开发商考虑到投资回报率,不愿多建停车位,大多数开发商只按照政府规定的最低配建标准建停车位。

  办    法:

  缓解住宅小区停车难,方便居民出行、改善居住环境,是保民生促和谐、建设文明城市、文明社区的重要举措。为此,建议:

  1.提高新建普通住宅小区车位配置标准,从原来每百平方米建筑面积配建0.5-0.8个,提高到每百平方米建筑面积配建1.0个以上,并且每3-5年评估一次,根据需求情况作出调整。

  2.增加小区周边道路的停车位的建设,在不影响车辆通行的情况下,以小区周边道路及夜间临时停车位为补充,推进临时停车位建设,并规范此类临时停车位的管理,可以采取“夜间停车保管站”收费式管理模式,派专人负责管理,避免车辆乱停乱放,提高临时停车位的使用效率。

  3.一些已建成多年的小区,经大多数业主同意,可以通过合理缩减绿化拓宽道路,采取利用小区内道路单边停车等措施增加停车位。

  4.用优惠政策吸引各种社会资本多渠道、多形式地参与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利用小区周边的空地或通过拆除违章建筑,腾出空地改造为停车场,增加停车位。

  5.加强宣传,增强居民低碳环保意识,鼓励居民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同时要增加居住人口密集的住宅小区的公交线路和公交班次,以方便小区人群的出行,从而降低小区居民的购车需求,从源头上减少小区车辆继续增加。  

提案者: 民革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