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惠深”三城互联一小时生活圈的建立,使“莞惠深”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将给东莞带来更多的商机和影响力。
(一)三城合作的现状
1.交通方面:当前随着东莞与惠州、深圳三市跨市公交线路的运营,使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公交一体化带来的便利,那么未来三到五年内随着跨市公交、铁道、城际轻轨等立体化交通运道建成并联网布点和开通,深圳人、惠州人出行东莞将可以在多种交通方式中做出随心所欲地选择,也就是说三地交通给力, 三城互联一小时生活圈将逐渐成形,“朝食深圳餐,夜寝莞惠席”、 或者说在惠州生活,到东莞、深圳等地购物休闲将成为更多人选择的生活方式, 可以预见,深莞惠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2.旅游方面:目前三市已有的旅游合作开展的比较活跃,比如由东莞、深圳及惠州三市旅游主管部门共同主办的“缤纷深莞惠,幸福绿道游”活动,莞深惠三市旅游部门精心设计五条短线绿道游线路和三条相联的绿道游线路。五条短线绿道游线路分别是:文化休闲、购物休闲、运动休闲、乡村休闲、浪漫休闲,三条长线旅游线路分别是:海之韵(惠州巽寮湾-深圳)、山之灵(惠州罗浮山-东莞)、江之美(惠州-东莞-深圳)。
3.历史文化方面:从文化厚度看,东莞的历史虽不及惠州的历史远远流长,但确远长于深圳。其实深莞惠是同根同源的,东莞一方面要大胆吸收深惠两地的先进文化,另一方面也要打响本土文化牌,使它成为三地认可的文化,从文化影响力上为东莞争得一席之地。曾几何时,东莞市给人的感觉就是无数的工厂与无数的工人以及昼夜不停运转的机器凑在一起的组合,有人笑称之为农民城市。随着东莞的发展和转型升级,看东莞,从哪里开始呢?我们认为支撑着观光旅游的人文历史胜迹,是永远的“看家本领”。对东莞的品读,我们也建议从人文开始漫游。我们希望东莞有一个神似北京798、成都宽窄巷、阳朔西街和丽江古城的地方。将东莞变为一个让人呆下来就不想走的城市,其实目前东莞就有一处古村落能让人心动。
4.“坝头村”现代文化品牌:东莞有太多人想逃离城市,却又离不开城市,大多数时候,时间是最大成本。坝头村的出现,恰恰抵消了这个时间成本,成为一个最佳的去处。当 “坝头村”成为东莞时尚男女微博上的热门词汇时,可以说,东莞从此有了一个让人期待已久的柔软空间。走进东莞万江坝头村的下坝坊,你会发现,原来老房子还可以这么玩精彩。坝头村位于运河边,距离现代化的“万科运河东一号”楼盘仅仅隔水相望,但走进其中,完全是另一个时空。坝头村原本是一个没落的古村落,经过一群文艺青年的改造,变成了一个神似北京798、成都宽窄巷、阳朔西街和丽江古城的地方。在年轻人眼中东莞坝头村酒吧街,是东莞最值得去的地方,真的很优雅、很安静,很适合年轻人一起聊天。今天的万江坝头村大可比美夏门鼓浪屿的酒吧街了,唯一缺少的是大海的惊涛拍岸声。在运河和原生大树的隔绝下,红墙黛瓦的坝头村依然保留着三十年前的模样,走进村中窄巷,看不到远处的高楼,仿佛去了一次长途旅行,逃离了现代化的东莞,遁入一个久远的山村,时间在巷子里突然间慢了下来。 那一间间装修独特的吧屋,无论是异国风情的,民族风情的,无论是书屋,画廊,茶吧,酒吧,每一间一种格调,各具特色,风格迥异,无一雷同。一间间小小的吧屋,散发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气氛,汇聚成一个浓浓厚厚的文化大氛围。 说现在的坝头村大可比美夏门鼓浪屿的酒吧街,话虽如此,但真真正正的如夏门鼓浪屿酒吧街的规模与效应,还需进一步提升周边资源配套,做大做强,俗语有云,孤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成行才能成市。期待坝头村文化氛围进一步提升发展,覆盖申延,成为我市一个极具特色的文化街区,一张睁亮的文化品牌,将其文化创意产业的效应,化为一种长远无形的文化资产。
(二)期望--老街区文化的保护
在东莞市区,除了已经初具规模的坝头村这个极具特色的文化街区和文化品牌外,我们期望另一个既闲适又时尚的老街巷---西隅老街的改造和开发。让开发后的西隅老街成为一个和坝头村遥相呼应的另一个文化街区、文化品牌。
如果东莞要在市区做一个神似北京798、成都宽窄巷、阳朔西街和丽江古城的旅游休闲区域的地方,非莞城西隅老街莫属,西隅老街则是原汁原味的民国骑楼建筑,建成于上世纪30年代。莞城西隅老街主要包含大西路、中山路、振华路、和平路等几条街道,清一色的骑楼建筑。历经80多年风雨,骑楼已老,但后来刷上了红、绿、黄为主的彩色,又焕然一新,更加美丽。当黄昏降临,金色的阳光洒在骑楼清丽且苍朴的容颜上,光影交错,美丽万端。老街区原本是东莞商业最繁华之处,如今因为开发滞后甚至被逐渐遗忘。街边店铺主要经营钟表古董、字画瓷像、香烛纸钱、散装糕饼等,少有年轻人问津。更遗憾的是,老街已被逐步拆除,这块唯一能代表过去的东莞城市的区域面积正在日渐缩小。大有今日不看,恐无来日的感觉了。西隅老街是东莞这个城市往昔的缩影,是一个记忆深处的符号,是安逸生活的回忆;西隅老街承载着东莞太多的历史信息与历史印记,令人遥想,慨然不已……西隅老街代表了最东莞、最市井的民间文化。我们期望老东莞的闲适新东莞的时尚都能再次在西隅老街这里体现。
办 法:
1.改造:希望能像北京保护“四合院”一样保护东莞的骑楼建筑,希望能将西隅老街确立为历史文化片区加以改造,改造将在保护老街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形成以旅游、休闲为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东莞文化氛围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可以以“阳朔西街”、“丽江四方街”为参照。此改造工程与一般的旧城改造有着实质性的区别,它不是推倒重来,而是为了再现老东莞的历史文化风貌而进行保护性甚或是抢救性地改造。具体做法是,本着“只迁不拆”的实施原则,即采用产权买断、调换等方式,获取房屋产权,并外迁原所有人和使用人。将老街内近 50%的建筑将保留下来,对它们将采取修缮的方式,按照原有的特征进行修复,并完善内部设施,做到“修旧如旧、保护为主、原址原貌、落架重修”;老街内近30%的建筑在保持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做到“整旧如旧”,而另20%的建筑予以整合拆除,纳入到重新开发建设范围内,做到“整新如旧”。改造后的老街其旧有的功能将得到置换和丰富,向以“文化、商业、旅游”为核心的功能转变。另外,改造后的老街要有配套的停车场、公共卫生间。
2.营销:(1)划分区域进行推介:“骑楼建筑不仅是东莞的、广东的、也是岭南的。若西隅老街能够改造成功,希望有以时尚年轻为主题的酒吧区;以西式餐饮、咖啡、艺术休闲、特色文化主题店为主题的生活品味区;以小型特色零售创意时尚为主题的时尚动感娱乐区。以上不同区域的推介则希望成立专业运营管理公司,进行老街区骑楼巷子的旅游推介。(2)引名流入驻:从文化和商业两方面引名流入驻,这样可以尽最大可能让老街的历史活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