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设施是国家重要的公用基础设施之一,在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近年来,我市移动通信设施(包括局房、传输管线、接入网节点与管线、无线基站、WLAN等)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移动通信网络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移动通信设施成为我市推进信息化、智能化,构建无线城市的重要物质基础条件与必要平台。
与此同时,我市的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运营维护却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移动通信设施功效的发挥,无法满足东莞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我市移动通信建设与管理现状分析
1.目前我市的移动通信由各个基础运营商自行建设与维护,各个基础运营商根据自己的网络规划、技术指标、业务需求等要求开展建设与维护;
2.移动通信建设与运营受到国家多个部门的监管或管理,主要是:无线电管理部门、环保部门、属地的规划、共用事业、城建等多部门监管。
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周围的生活环境、生活品质追求日益严苛,由此对移动通信覆盖所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越来越敏感,移动通信企业在基站建设与运营中受到的社会及群众反对压力日益增大。
二、我市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民群众日常增强的环保意识,对已经建设运行的移动通信设施,特别是移动通信基站,存在较大的非理性抗拒、恐惧心理(担忧电磁辐射),由此导致的上访、投诉、强制破坏通信设备的事件时有发生,给各个移动通信运营商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与此同时,在面临压力时候,政府或监管机构往往牺牲移动通信企业的合法利益,顺从群众的非理性诉求。
办 法:
要加强移动通信科普知识宣传引导,普及电磁辐射科学知识:
近年来,随着我市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密度越来越高,特别是三个运营商的3G大规模建设,使得民众对移动通信基站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大,移动通信运营商面临的基站建设受阻及基站被迫搬迁的事件越来越多,市民表现的形式有:信访、投诉、聚众围攻、聚众拦路、破坏通信设施、威胁基站租赁业主等手段。给移动通信运营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及经济损失,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此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一)坚持正确的政策引导,加强科普知识宣传,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移动通信及电磁辐射;
(二)理顺政府、移动通信运营商、群众的关系,引导群众以合法的途径维权,希望通过充分的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化解矛盾。
(三)各级政府、社区、村委等要理解并积极支持移动通信事业,在规划选址、施工配合中要主动提供便利、协调关系。
(四)移动通信运营商在基站设置时候要主动避免周围的敏感因素,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即要满足移动通信的建设需求,又尽量减少周围群众对电磁辐射问题的担忧。
(五)移动移动运营商要积极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要求,主动开展移动通信基站的共建共享,通过电信运营商协调,减少基站建设的总量,缓解、避免基站辐射投诉的总量,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六)移动通信运营商要采取技术手段,加强美化基站设施,与市政建设要保持协调,减少居民对无线电磁环境的恐惧和抵触,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