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中医院是一所突出中医特色,中西医并重,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医院。2012年6月28日,在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关怀和支持下,东莞市中医院新院全面投入使用,掀开了中医院发展的新篇章。 新中医院座落在八一路与松山湖大道交汇处,地方宽广,环境优美,临床科室更加齐全,设备更加先进,就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极大缓解了人民群众看中医难的问题。

  但在新中医院投入使用后,病人群众普遍反映交通不够便利,其中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公共交通配套不完善,群众到新中医院就医出行难,严重影响病人群众到东莞市中医院新院就医。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有:

  一、新中医院座落在八一路与松山湖大道交汇处,此处是松山湖片区连接莞城及其它镇区的主要通道,交通十分繁忙,在交汇路口处经常发生堵塞现象。

  二、新中医院地点相对于城区较为偏远,目前道路上的线路指示牌比较少,不方便指引自驾车病人来新院就医。

  三、更重要的一点是公共交通配套不完善。据了解,经过中医院新院的公交线路、公交车班次较少,当前途径中医院新院的公交线路有49路、21路、22路、X1路、X2路,其中21路为单向,以上公交线路中没有一条线路是以中医院新院为起始或终点站的,对于患病的群众和长者极为不便。虽然近日经过中医院和有关部门积极沟通协调后,新增加了K9路(K9往来于东莞市汽车东站和中医院新院之间,中途不上落客)和X20路(起点是城区文化广场,终点是东莞市中医院新院),但仍不能完全解决新院交通难问题,满足不了广大病人群众的需要。据了解,首末站设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新院的公交线路达到6条(10、12、35、50、73、X8),途经的也有6条(2、77、132、307、X17、L5B)。新中医院仅有的几条公交线路远远不能满足病人群众的就诊需要。

  办    法:

  除了尽快建设八一路与松山湖大道交汇处的大型立交桥,增加道路的线路指示牌外,更需要首先考虑增加公交线路,方便群众就医。

  1.增加市汽车总站-新院,途径莞城文化广场、东门广场、步步高、公务员宿舍等地线路;

  2增加市汽车南站-新院线路;

  3.增加市汽车北站-新院线路;

  4.增加中堂、望牛墩、常平等镇区-新院线路;

  5.是否可将东莞市中医院新院设为起始站,用于多条公交车停车及中转(目前只作为2条线路的终点站)。 

提案者: 黄中强

  黄中强委员:

  您在东莞市政协第十二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解决东莞市中医院新院公共交通不便问题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市中医院新院公交配套现状

  自东莞市中医院新院投入使用以来,为方便群众到中医院新院就医,我局通过新增线路、调整线路站点等方式不断完善新中医院的公交配套,满足中医院新院公交出行需求,已新增K9路从汽车东站直达中医院新院、X20路从文化广场至中医院新院。除上述线路外,目前途经市中医院新院的公交线路还有49路、21路、22路、X1路、X2路等线路。

  二、市中医院新院公交完善工作计划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市产业结构发生较大转变,城市发展战略、城市总体规划和用地功能布局均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当时规划的公共交通线网和配套设施已不能适应目前的城市发展和居民公交出行需求。有必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结合我市城市发展重点,优化调整市域公交线网,整合公共交通配套设施。

  为此,我局已于2012年11月向市政府提交项目请示,经市政府审批,我局将于近期开展《东莞市公共交通规划修编(2013-2020)》项目,对我市公交线网进行优化调整。届时将把中医院新院作为重要的新增公交出行点,根据市中医院新院客流量、出行规律等因素,完善其公交配套方案,也将根据实际出行需求考虑提案中的线路调整建议,不断完善中医院新院的公立配套,满足看病人群众的就诊需要。

  感谢您的建议,希望您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市交通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宝贵的建议。


办理单位: 东莞市交通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