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拥堵现象是各发达城市的一大难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市区交通拥堵,缓解市区交通压力,营造畅通的交通环境。东莞市政府多年来也想了不少办法,如完善城乡交通网络,公交专用道,尤其是在医院、学校等所在的易堵路段专门安排警力等。但市区交通拥堵现象仍然日趋严重,广大群众翘首期盼道路畅通,希望能有效提升东莞市区道路交通服务能力。
东莞的道路交通以路面宽敞,流通速度快速而受到来莞客人的称赞,特别是东莞大道,一直是东莞道路的亮丽窗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机动车与日俱增,市区内主干道交叉路口等红灯(拥堵)时间过长,市区内的路桥建设与东莞经济发展速度极不相称。我经过多次反复地在不同交通要道观察,设定线路驾车体验,征求来访客人和本市亲朋好友意见,经过反复思考,提出以下改善方案,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交通拥堵原因分析
东莞市区交通拥堵原因,主要是平面交叉多,立体交叉少。哪怕实施错峰限行,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拥堵问题。要向广州、香港城市交通建设经验学,加快市内立体交叉路桥建设,彻底缓解交通拥堵”。
二、改善道路可行性分析
市区内无需逢交叉建立交,要按两纵三横为主干通道适当改造加建立交,对接市区七大出入口,改造为无红绿灯直通辐射道路,干线交叉建立交,非主道交叉可封闭的则封闭,就能较好地改善现状。
(一)市区七大出入口
厚街(东莞大道、莞太路)、万江(莞穗路)、石碣(大王洲桥)、茶山(莞龙路)、寮步(莞樟路)、松山湖(八一路)、大岭山(莞长路)等。
(二)六大对接出入口辐射线
1、两纵(南北走向)
(1)厚街--石碣:东莞大道--东城中路--大王洲桥(石碣)
(2)厚街--万江:莞太路--莞穗路
2、三横(东西走向)
(3)茶山--万江: 莞龙路--学院路--罗沙路--金牛路
(4)松山湖(大岭山)--万江:八一路(莞长路)--鸿福东路--鸿福路--鸿福西路
(5)寮步--万江:莞樟路--东纵路--罗沙路
第一步先解决东莞大道辐射线五座单跨线桥,第二步解决松山湖大道中医院前面单跨线桥,其它跨线桥视情逐步解决。
三、立体交叉设计建议
这七大出入口无红绿灯直通辐射道路,根据实际情况全盘统筹、分步实施进行建设,以经济适用安全为原则,尽量采取单跨线桥或箱涵工程,综合分配各桥转向分流。下面我以东莞大道与鸿福路(会展)和旗峰路交叉路桥设计为例,设想立交设计方案(附后),供参考。
办 法:
方法详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