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社区集体经济总量庞大,已经成为东莞经济的三大支撑之一,集体经济发展不仅关系到东莞经济发展,更关系到东莞民生福利和社会稳定。然而,由于集体经济主要建立在土地出让和以厂房、商铺等物业租赁主,随着近年来东莞制造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渐向内地转移,租赁业日渐式微。为此,社区集体经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如何加强社区资源统筹和管理,如何扶助社区集体经济走出困境,已经成为东莞确保基层稳定、保障群众福利,乃至实现高水平崛起必须迫切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集体经济在粗放经营惯性中发展,积累了许多老大难的问题。
一是集体预算执行难度较大。社区集体虽然按照镇一级要求编制了年度收支预算,但由于市及市属部门在下达政策、行政任务时往往没有对社区基层进行咨询,也没有在上年末或年初将有关计划及时下发给社区,导致社区集体很难将这些非生产性开支编入年度预算中。由于这些政策、行政任务往往纳入集体年度考评,集体只能尽力融集资金完成任务,产生较大金额的预算外开支,加大社区集体预算执行难度的同时,占用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从而影响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个别社区因为这些预算外的非生产性开支,出现资金缺口,导致资金周转困难。
二是社区集体收入来源单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大多数社区以出租土地、厂房为社区集体收入主要来源。集体经济增长依赖于集体物业租赁率,对外部经济高度依赖,并且受制于实体企业的兴衰,抗风险能力弱。目前,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增长后劲明显不足,而且部分集体物业已进入维修期,进一步加重集体经营成本。以厚街为例,2012年1至11月,全镇社区集体经营性总收入10.36亿元,其中物业租赁收入为7.65亿元,占经营性总收入的73.84%,物业出租占社区集体收入绝大部分。
三是公共开支庞大。随着社会公益福利体系逐步健全,社区集体负担的社会管理行政费用及公共负担越来越重,治安维稳、环境卫生、社会保险等费用不断攀升。庞大公共开支很大程度削弱了集体资本积累用于扩大再生产,拖慢了集体发展步伐。以厚街为例,2012年1至11月,全镇社区集体经营性纯收入为4.81亿元,仅公益福利费开支就高达3.64亿元(其中治安经费7544万元、环卫经费6038万元、社会保险7514万元),同比增加680万元,占经营性纯收入75.68%。
办 法:
一要加强社区工作统筹规划。建议市属部门在下达任务前应充分考虑社区的经济承受能力及可操作性,加强咨询统筹,并在年底对下一年度(或当年年初)须镇社区配合完成的任务及各项指标要求作一份计划,结合“两保三统筹”补助的实施,协同财政部门建立健全市、镇、社区三级联动的预算机制,要求市镇有关部门在编制下一年度部门预算时,同步编列下一年度对社区的补助项目和需要其配合完成的工作任务,明确补助金额和负担款项,使社区能“心中有数”。
二要切实减轻社区公共费用开支。建议市属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镇村集体经济管理的若干意见》规定,从市镇参与税收分成收入中切块5%,通过5年时间,按照“保基本、保必须”的原则,逐步由市和镇两级统筹承接社区目前负担的治安、环卫、行政管理等基本公共服务开支。同时,建议市政府继续对村级行政及公共管理费用进行财政补助,并在原资助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同时扩大补助对象的范围,让更多社区集体受惠。
三要规范政务中心建设。村级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后,由于设立政务中心,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每年必定增加相关费用支出,为规范管理,减轻基层集体负担,建议由市委、市政府统一制定政务中心人员定编,同时落实相关经费。
四要规范集体资产交易平台操作。建议市委、市政府细化集体资产交易平台操作办法和措施,明确标的物额度、交易登记、招标公告、所有权的出让、使用权的出租、资产评估等具体管理办法和流程,规范资产交易。
五要加大对后进社区帮扶力度。建议市政府对欠发达社区优先安排发展项目,重点支持做好社区道路、供电、给排水、绿化亮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区投资发展环境,并在政策、财政上实施帮扶,帮其拓宽增资减债的渠道,增强后进社区自身的造血功能,缩短其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统筹协调发展。
六要加大引进高新企业的社区补助。经了解,目前我市对引进高新科技企业的补助只到镇一级,对于社区的补助还是个空白,因此建议市政府增加对引进高新科技企业的社区补助,提高社区转型升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