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问题屡见报端,不仅给百姓的健康造成了损害,也严重的影像了政府的形象。我市已经经历多年的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所生活的化境已被各种各样的工业企业所包围,而且已经出现了因环境问题导致的纠纷。我们的环境是否安全,污染情况如何,我们的健康如何,我们的疾病是否和我们的环境有关,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进行治理,治理周期有多长,效果会如何,这些问题目前我们无法从现有的材料里得出答案,哪怕是仅供参考的答案。但是我们不能永远的找不到答案。

  办    法:

  开展实时、系统的环境污染及其健康危害监测,及时有效地分析环境因素导致的健康影响和危害结果,掌握环境污染与健康影响发展趋势,为我市制定有效的干预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我市环境与健康工作实际需要,制定统一的监测方案和监测规范,在充分利用现有各部门相关监测网络、监测工作和监测力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监测设备和人员队伍建设,不断充实和优化监测内容,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环境质量监测与健康影响监测的环境与健康监测网络。

  建立饮水安全与健康监测网络:在现有水环境监测体系和饮用水卫生监测体系等监测工作基础上,结合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确定的建设任务和监测内容以及部门工作规划确定的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重点,研究提出需要监测的水源地污染指标、灌溉水水质指标、饮用水水质卫生指标、水性疾病监测范围及其他健康影响信息,制订我市监测计划,科学安排设置监测站点,形成我市饮水安全与健康监测网络。

  建立空气污染与健康监测网络:筛选通过空气直接影响居民健康和通过农、牧、渔业产品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重点控制污染物,研究确定人群健康监测指标,制订我市空气污染与健康监测计划。以社区为单元,设置人群健康监测点,监测、收集居民健康状况信息;在现有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和常规监测工作基础上,调整或增加监测点和监测频率,完善重点控制污染物监测能力,使之与人群健康监测相匹配,形成国家空气污染与健康监测网络。

  建立土壤环境与健康监测网络:在现有环境监测工作和我市污染源普查的基础上,根据重点环境危害指标和人群暴露水平情况以及区域人口、社会和发展特征,设置典型区域土壤环境与居民健康监测点,制订我市及区域监测计划,根据监测工作需要,整合并加强现有土壤环境和健康监测资源和能力,形成土壤环境与健康监测网络。

  建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健康监测网络:对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所致健康危害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评估。利用气象系统现有台站,建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网络,加强对高温热浪、洪涝、干旱、风暴、沙尘暴、寒潮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报能力。加强我市现有天气和健康监测能力建设,拓展监测内容,形成我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健康监测网络。

  建立公共场所卫生和特定场所生物安全监测网络:针对公共场所、医院、生物实验室及动物养殖场等特定场所存在的生物污染及健康危害风险,结合监督管理工作需要,制订公共场所卫生和特定场所生物安全监测计划和方案,在重点场所设置监测点,开展场所卫生和生物安全监测,形成我市公共场所卫生和特定场所生物安全监测网络。  

提案者: 熊俊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