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中小微企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2008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使我市出口额大减,出口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再加上银行秉持“稳中求进”的方针,导致中小微企业更难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如此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要推动我市经济保持健康发展态势,通过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进而促进其发展,正是当前经济金融政策考虑的重点。
办 法:
1.加大信贷保障力度
一是积极争取信贷规模,政府应协调各银行业机构积极向上争取贷款规模,确保新增贷款保持合理增量和增速,同时考虑对下达的中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建立月度监测机制;
二是加强银行监督检查,督促金融监管部门加强监督检查,落实贷款新规,规范各类收费,优化行风建设,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服务企业加快发展;
三是完善银行年度考核,突出银行业机构贷款对中小微等实体企业的信贷考核,确保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实现中小微企业贷款高增速、高增量。
2.拓展直接融资渠道
包括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推动债券发行以及鼓励创新直接融资,并促进各种融资手段之间的协作配合,实现资本与产业良性互动。
3.优化企业融资环境
一是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鼓励增资扩股,支持开展创新业务;
二是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中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信用体系,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
三是推进中小微企业担保体系建设;
四是搭建网上融资服务平台,开拓与银行合作新渠道,实现银企信息的互动和快速对接,增强中小微企业向银行融资的能力;
五是探索新型信贷产品,鼓励支持银行业机构积极探索贷款担保和授信方式,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强与银行业务合作,优化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
4.维护金融运行稳定
一是充分发挥周转金作用,在当前金融经济情况还未现根本性好转的情况下,政府财政应考虑按比例增加周转金的规模,帮助企业实现资金应急周转,顺利渡过困难期;
二是健全重点企业经营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组织相关政府部门每月对电费、税款、社保费等税费缴纳异常的市重点企业进行监控预警,定期对重点骨干企业的银行收放贷情况进行跟踪分析;
三是开展民间融资风险排查,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企业资金链风险排查,对出现资金临时性困难的企业,协调各地、各有关部门、各贷款银行,帮助企业解决抵押和担保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