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东莞素有“荔枝之乡”的美誉,生产出了不少全国闻名的荔枝产品,其中大岭山的杨屋糯米糍荔枝曾获得1992年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金质奖;1997年,“糯米糍”、“桂味”、“青甜”三个品种荔枝均被认定为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的名优品种;1999年,大岭山凭着杨屋荔枝生态农场的“糯米糍”品种,被中国(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认定为名牌产品;2000年,大岭山再次以杨屋荔枝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东莞著名特产”商标证书。
东莞杨屋荔枝已经成为荔枝界的一朵奇葩,有一句话如此说道:从质量和口感上,世界荔枝看中国,中国荔枝看杨屋。由此可见杨屋荔枝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地位是多么重要。每年,国家及海外一些重要官员及富豪,专门派人从杨屋荔枝生态农场采购荔枝空运回去,被称为贡品。
东莞荔枝产业一度辉煌。但是近十几年来,东莞荔枝的种植面积、产量逐年减少。到目前,全市荔枝种植面积不到10万亩,年产量只约 1万吨。而在10年前,荔枝种植面积达几十万亩。
据市荔枝协会有关负责人分析,造成东莞荔枝生产困境的最大原因是种植荔枝的经济效益不高,农户对荔枝种植的兴趣降低。以往,荔枝户的经济收入比较单一,荔枝是他们的主要产业。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多荔枝户的经济收入越来越多样化。而近10年来,东莞荔枝维持在每斤平均几元钱的幅度,农户收益并不高。因此,他们对荔枝种植的兴趣也逐渐降低。除此之外,东莞近十几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以前的许多荔枝园现在已变成了一座座工厂,一条条马路。使得适宜种植荔枝的土地越来越少了。
与荔枝的遭遇颇为相似的是曾经风光无限的白玉兰。白玉兰为东莞市市花,代表着东莞这座美丽的城市。白玉兰花大而洁白,开放时朵朵向上。选择白玉兰为东莞市市花,象征着一种开路先锋、奋发向上的精神。
10多年前的东莞,很多道路两旁种着玉兰树,玉兰花开时,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1991年4月,经市民投票,白玉兰花以绝对高的票数被评为市花。当时的评选理由是这样:玉兰花开夏季,素雅高洁,花香沁幽远播,有“王者香”之称,深受市民钟爱。当时市区万寿路两旁,因种有高大的玉兰树,夏秋之际一路芬馥,博得了“香街”的美称。但是自上世纪末以来,风靡一时的玉兰盛极而衰。
城市开发、工业崛起需要用地,农民要致富,当时除了砍部分玉兰树,也想不到其他办法,很多农民将自家的玉兰树砍了,种上了荔枝,相比玉兰花而言,荔枝的经济效益明显大得多。
虽然这样,但白玉兰在东莞人心中的地位一直都未曾下降,总投资6.18亿元、占地36010平方米的东莞玉兰大剧院,为东莞带了极高的声誉。这个让东莞人骄傲的大剧院以玉兰为名,反映了玉兰在东莞人心目中的地位。白玉兰在东莞城市的对外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白玉兰已成为东莞的象征。
办 法:
一、政府应重点保护荔枝种植土地和种植面积。尽最大努力减少因城市化进程造成的荔枝种植土地的减少。
二、实行一系列荔枝种植奖励、补贴政策和措施,鼓励东莞农民广种荔枝,形成规模种植。
三、多建立一些如农业生态园式的荔枝种植基地,集中管理,将东莞传统的荔枝品牌做大做强,更可以鼓励开发出一些新的荔枝品种,为农民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也为东莞赢得更多的声誉。
四、白玉兰为东莞市的市花,纯洁高贵。不仅有着极高的欣赏价值,也有着药用价值、经济价值(玉兰的花与叶都可以提炼油,做成香料、护肤品等)、文化价值(在文化交流中扮演友谊大使的角色、宣传东莞市的形象如玉兰大剧院等)。白玉兰树是城市绿化的好树种。不少外来树种不适合东莞,遇到特殊天气,容易死亡。白玉兰树观赏性强、美观大方、芬芳四溢,其它树种难以匹敌。应在城市绿化美化过程中,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充分发挥玉兰的美化作用,广泛种植玉兰树,使白玉兰真正成为东莞城市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使外来人员一来到东莞,就能随处看到美丽高洁的玉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