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东莞素有“荔枝之乡”的美誉,生产出了不少全国闻名的荔枝产品,其中大岭山的杨屋糯米糍荔枝曾获得1992年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金质奖;1997年,“糯米糍”、“桂味”、“青甜”三个品种荔枝均被认定为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的名优品种;1999年,大岭山凭着杨屋荔枝生态农场的“糯米糍”品种,被中国(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认定为名牌产品;2000年,大岭山再次以杨屋荔枝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东莞著名特产”商标证书。

  东莞杨屋荔枝已经成为荔枝界的一朵奇葩,有一句话如此说道:从质量和口感上,世界荔枝看中国,中国荔枝看杨屋。由此可见杨屋荔枝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地位是多么重要。每年,国家及海外一些重要官员及富豪,专门派人从杨屋荔枝生态农场采购荔枝空运回去,被称为贡品。

  东莞荔枝产业一度辉煌。但是近十几年来,东莞荔枝的种植面积、产量逐年减少。到目前,全市荔枝种植面积不到10万亩,年产量只约 1万吨。而在10年前,荔枝种植面积达几十万亩。

  据市荔枝协会有关负责人分析,造成东莞荔枝生产困境的最大原因是种植荔枝的经济效益不高,农户对荔枝种植的兴趣降低。以往,荔枝户的经济收入比较单一,荔枝是他们的主要产业。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多荔枝户的经济收入越来越多样化。而近10年来,东莞荔枝维持在每斤平均几元钱的幅度,农户收益并不高。因此,他们对荔枝种植的兴趣也逐渐降低。除此之外,东莞近十几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以前的许多荔枝园现在已变成了一座座工厂,一条条马路。使得适宜种植荔枝的土地越来越少了。

  与荔枝的遭遇颇为相似的是曾经风光无限的白玉兰。白玉兰为东莞市市花,代表着东莞这座美丽的城市。白玉兰花大而洁白,开放时朵朵向上。选择白玉兰为东莞市市花,象征着一种开路先锋、奋发向上的精神。

  10多年前的东莞,很多道路两旁种着玉兰树,玉兰花开时,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1991年4月,经市民投票,白玉兰花以绝对高的票数被评为市花。当时的评选理由是这样:玉兰花开夏季,素雅高洁,花香沁幽远播,有“王者香”之称,深受市民钟爱。当时市区万寿路两旁,因种有高大的玉兰树,夏秋之际一路芬馥,博得了“香街”的美称。但是自上世纪末以来,风靡一时的玉兰盛极而衰。

  城市开发、工业崛起需要用地,农民要致富,当时除了砍部分玉兰树,也想不到其他办法,很多农民将自家的玉兰树砍了,种上了荔枝,相比玉兰花而言,荔枝的经济效益明显大得多。

  虽然这样,但白玉兰在东莞人心中的地位一直都未曾下降,总投资6.18亿元、占地36010平方米的东莞玉兰大剧院,为东莞带了极高的声誉。这个让东莞人骄傲的大剧院以玉兰为名,反映了玉兰在东莞人心目中的地位。白玉兰在东莞城市的对外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白玉兰已成为东莞的象征。

  办    法:

  一、政府应重点保护荔枝种植土地和种植面积。尽最大努力减少因城市化进程造成的荔枝种植土地的减少。

  二、实行一系列荔枝种植奖励、补贴政策和措施,鼓励东莞农民广种荔枝,形成规模种植。

  三、多建立一些如农业生态园式的荔枝种植基地,集中管理,将东莞传统的荔枝品牌做大做强,更可以鼓励开发出一些新的荔枝品种,为农民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也为东莞赢得更多的声誉。

  四、白玉兰为东莞市的市花,纯洁高贵。不仅有着极高的欣赏价值,也有着药用价值、经济价值(玉兰的花与叶都可以提炼油,做成香料、护肤品等)、文化价值(在文化交流中扮演友谊大使的角色、宣传东莞市的形象如玉兰大剧院等)。白玉兰树是城市绿化的好树种。不少外来树种不适合东莞,遇到特殊天气,容易死亡。白玉兰树观赏性强、美观大方、芬芳四溢,其它树种难以匹敌。应在城市绿化美化过程中,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充分发挥玉兰的美化作用,广泛种植玉兰树,使白玉兰真正成为东莞城市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使外来人员一来到东莞,就能随处看到美丽高洁的玉兰花。  

提案者: 叶宝维

  关于对东莞市政协第十二届一次会议第20120380号提案的答复

  叶宝维委员:

  你在市政协第十二届一次会议提出的《东莞应保留大力种植荔枝树、白玉兰树的建议》收悉。经我局会同市城市综合管理局、林业局研究,现就你所提出的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荔枝种植问题:我市全面落实扶持措施,致力做精东莞荔枝特色品牌,推动荔枝产业转型升级

  我市是全国闻名的“荔枝之乡”,种植荔枝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是农业部认定的优质荔枝商品生产基地。上世纪后期,我市实行荔枝种植包产到户,经济效益明显,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市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从1978年的4.67万亩增加至1998年的20.9万亩,达到最高值。但受粤西、海南、福建等地区荔枝产业迅猛发展的冲击,加上受荔枝保鲜贮运困难、采收期短且集中上市和我市荔枝上市期处在荔枝主产区产销高峰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我市荔枝销路不畅,售价低廉,种植效益低,严重挫伤果农栽培荔枝的积极性,从1998年起我市部分荔枝树逐步成为生态绿化树,荔枝实际生产面积开始下降,至2004年达到最低值,只有8.0万亩,近年来虽有所回升,也仅稳定在10万亩左右,2011年全市荔枝实际生产面积10.1万亩。据粗略估计,目前全市约有3万亩荔枝为生态绿化树,无生产用途。因此,目前我市荔枝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种植扩大问题,而是如何突出东莞荔枝品牌优势,盘活产能存量,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此,近年来我市全面落实扶持措施,实施品牌与产业化经营发展战略,强化宣传推介,致力做精东莞特色荔枝品牌,推动荔枝转型升级,促进果农增收。

  (一)着力提高荔枝产品质量。质量是生命力,是产业生存发展的决定因素。近年来我市立足质量取胜原则,切实加大投入,突出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努力提升我市荔枝产品质量。一是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市政府对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荔枝生产单位分别给予一次性10万元、20万元和30万元的奖励,扶持其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形成品牌,提升竟争力。农业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加大宣传培育力度,加强申报服务和对获认证单位的日常监督和管理,指导和督促生产单位严格按照标准生产,提升产品质量档次。目前,全市共有9家公司(专业合作社)的荔枝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8家公司(专业合作社)的9个荔枝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东莞特色荔枝品牌逐步形成。二是积极优化品种结构。因地制宜调整优化荔枝种植结构,目前全市形成了以糯米糍、桂味两个优质品种为主,妃子笑、淮枝以及地方特色品种为补充的良好产业布局。与此同时,切实加大荔枝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力度,全市选育了红绣球、岭丰糯、观音绿等3个优质品种,促进荔枝产业持续发展。三是强化生产管理服务。一方面,加强技术服务指导。每年荔枝生产关键时期,通过采取举办技术培训班、营销知识讲座和组织农技人员深入果园实地指导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努力提升种植者素质,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简便农机具及小型贮运保鲜设备等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引导果农开展密闭残次果园改造,促进稳产增产。另一方面,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指导荔枝生产单位建立健全生产管理制度,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积极开展大朗风山农业科技园标准荔枝园、绿色防控示范果园建设,以点带面,推进荔枝标准化生产。在荔枝上市季节,全方位开展农药残留监测,从源头上保障我市荔枝质量安全。

  (二)着力提高荔枝产业化经营水平。市财政每年均安排帮扶资金,扶持发展荔枝专业合作社,把荔枝园由分散的单家独户粗放经营,引向以专业合作社形式联结的集约化经营,努力提高荔枝产业化经营水平。目前,全市共培育发展了大岭山荔乡荔枝专业合作社等7家荔枝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基地面积达1万多亩,我市荔枝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效提升。另外,农业部门千方百计搭平台扩销售,创建 “东莞荔枝网”,与邮政速递、顺丰快递、东莞城市候机楼、菜虫网等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拓荔枝空运和网络销售项目,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种植效益持续提升,有力地推动了我市荔枝产业良性发展。

  (三)着力提升东莞荔枝形象。近年来,我市围绕提质增效树品牌,加强宣传推介,先后举办了东莞优质荔枝品评活动、东莞优质荔枝展示推介会、东莞网上荔枝节、大朗荔枝节、厚街荔枝节、东莞荔枝邮政专递推介会、荔枝空运项目启动仪式等系列活动,着力提升东莞荔枝形象。结合推介活动,注入东莞城市元素,标注“莞香花开”城市标识和“每天绽放新精彩”城市宣传口号,使我市荔枝形象与东莞城市形象齐飞。此外,还举办主题为“荔枝文化及东莞荔枝产业发展”、“加快转型升级背景下东莞荔枝产业发展”的创新论坛,探索开发荔枝文化元素产品,扩大东莞荔枝影响力。

  (四)着力推动生态果园建设。近年来,我市结合都市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园建设,积极糅合精品荔枝、休闲旅游、文化传播等新型功能,扶持开展荔枝园改造与生态果园建设,促进荔枝园生态良性循环发展。目前,全市初步建成了清溪、大朗2个以荔枝生产为主的农业产业园。

  下来,我们将围绕做精东莞特色荔枝品牌,加强荔枝保鲜攻关,积极支持荔枝科研生产单位开展保鲜技术研发,继续扶持荔枝产业化经营发展,指导获认证企业创建名优品牌,挖掘荔枝文化元素,发展休闲旅游观光业,打造高端品牌,推动我市荔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关于白玉兰树种植问题:目前白玉兰树已列为我市城市绿化美化和水源涵养林营造常用树种,积极推广种植

  白玉兰(学名:白兰)是木兰科常绿乔木,树形高大,遮阴效果好,夏季开花香味浓郁,花香玉洁,抗污染,适应性强,是街道、庭院绿化美化和水源涵养林营造的一种很好的树种,深受市民喜爱。白玉兰也是东莞传统乡土树种,白玉兰花被称为市花,在我市古树名木的档案中不乏其身,其中厚街河田村一株白玉兰有350多年历史,城区旧市府内的几株也有150多年历史,目前均得到有效保护,生势壮旺。但在城市绿化树种选择过程中,确曾过多盲目地引进外来树种,白玉兰等优良乡土树种曾一度被人遗忘,教训深刻。

  近年来我市认真总结在城市绿化美化树种选择方面的经验教训,按照适地适树和生物多样性原则,大力推广种植以白玉兰为代表的优良本土树种。2007年,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印发《东莞市城市绿化树种选择指引》,在公园、广场、道路、居住区等绿化树种中,推荐白玉兰为常用树种。市林业局在近年来的水源涵养林营造建设中,大量推广种植白玉兰,如在黄江镇黄牛埔水库、虎英公园、黄旗山城市公园山裙山边种植相当比例的白玉兰,目前生势喜人、花香飘溢怡人。

  今后,我们继续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加强城市绿化树种选择指导,大力推广种植白玉兰等优良乡土树种,增加森林公园林相改造中白玉兰的种植比例,树立市花的良好形象。

  以上是对你所提建议的答复。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理单位: 东莞市农业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