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是人才汇聚的地方,是众多国际企业青睐的投资宝地。为有效利用当地庞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维系和吸引更多的知名企业在莞永续发展,加快东莞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政府应该积极发挥“有型之手”的宏观调控作用,进一步健全社会机制和稳定社会秩序,营造一个良好的用工环境,为劳资双方的共赢创造条件。
为了向众多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一个公平、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广大市民维护一个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巩固东莞文明城市的良好国际形象,希望有关政府部门能够进一步严打涉假身份证等违法行为,增强对当地劳务市场的监管力度,提高市民对使用假证件有关欺诈行为的法律常识。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办 法:
第一,严惩涉假证件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购买、出售、使用伪造的居民身份证,以及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公安机关只处以二佰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的驱留,只有从事犯罪活动的,才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违法分子并不在乎这些轻罚,所以小打小闹的制贩假证件者很“乐意”地继续干这行营生,而应征者也铤而走险地在人才市场屡犯假冒身份的欺诈行为。因此,公安机关及有关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重新修订有关的处罚方式,进一步打击伪造、出售假身份证的违法行为,严惩假证购买者和使用者,确保社会以及人才劳务市场的安全稳定。
第二,建立信息查询平台
由政府牵头,公安机关及劳动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协办,建立免费的个人身份证信息查询平台,该平台具有“网络在线客服、电话在线咨询、邮件查询、邮递查询”等功能。企业招聘部的使用者需要预先注册登记,通过审批核实后才能被授权进入该系统进行信息咨询。其实网络上已经有类似的个人身份证信息查询网站,例如www.ip138.com,但是这些网站都是牟利的机构,使用者需要支付查询费用,例如5元/次。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协办建立的免费信息咨询平台,就可以初步实现企业不需花费额外的任何成本,即可及时、准确地对应聘者提供的身份证资料进行真伪审核,有效降低企业遭受劳动者假冒身份应聘等欺诈行为的风险。
第三,提供识别真伪证件的培训服务
为了提高企业招聘人员对真伪证件的识别能力,公安机关及劳动社会保障局应该组织专业团队,定期为企业举办相关的培训讲座,进行专业指导,相互交流及了解有关情况,为政企提供一个现场提问、现场解答的互动平台。
第四,增强有关法律知识的社会宣传和普及
由于对《身份证法》知识的缺乏,某些应征者会抱着侥幸的心理,或者在他人唆摆之下,铤而走险地使用虚假身份证或者借用他人身份证进行入职面试。即使他们能一时蒙骗过关,但其实由于提供虚假身份资料,他们是无法享受社会保险的保障、不能成功提取住房公积金,甚至在办理工资银行账户有关业务时也会遇到麻烦。所以,最大的受害者还是这些提供虚假身份证的应征者本身。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有关知识的社会宣传和普及,例如通过各种媒体以公益广告方式推广相关的法律知识宣传,定期为市民举办免费的知识讲座,在主要的人才市场中心免费提供宣传单张等等。
第五,进一步整顿劳务中介市场
对于中介组织或机构在职业中介活动中向招聘企业提供虚假的应征者资料,包括假报真实年龄,劳动社会保障局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该依法查处,提供举报热线,提高监管力度,把违规的中介列入黑名单,情节严重的,吊销其营业执照,依法取缔,为企业营造良好的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确保广大劳动者拥有竞争有序、公平的就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