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改革转型期。我市要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高起点崛起,必须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等中,重点加强基层社会矛盾化解体系建设。基层尤其是社区处于矛盾的多发、易发位置,而往往是矛盾及时化解的薄弱环节。很多时候,矛盾发生初始时,倘若旁边有人熟悉相关政策规定,并即时进行调解,完全可以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可是,不少问题就因为丧失了这个化解的最佳时机而导致矛盾激化.。
办 法:
1、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镇区、社区应不定时对属地范围内的民情民意进行走访、排查,第一时间了解和记录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矛盾苗头,及时上报、处理,不能立即处理的,应说明理由,做好群众的解释工作。
2、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3、各社区从群众中选聘一批懂得政策法规、富有社会经验、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从事纠纷调处和矛盾化解工作。
4、抓好基层社会组织、企业事业等调解组织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加强街道人民调解组织,巩固其化解疑难复杂纠纷的区域中心阵地作用;建立、落实社区专职调解员培训工作,指导充实街道、社区调委会人员力量,充分发挥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维护稳定作用。
5、推行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有效解决医患纠纷、交通事故赔偿纠纷、劳动争议等社会热点、难点矛盾纠纷化解。
6、推行定期排查、下访接访、领导包案等机制,探索建立评估绩效考评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组织排查、分析研判、调处化解、督查督办等工作程序,有效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7、社会各群体的分配差距太大,改变利益分配格局,是防范利益冲突的根本措施,应进一步强化社会收入的再分配功能。比如:公共财政应优先投向民生领域,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以全民医疗保障、全民养老保险为主,辅以社会救助制度的社会保障体系。
8、建立常态化的有效对话机制,在客观上给各群体一个表达诉求的渠道,可以制度化的方式自我协调利益纠纷,可以增进各利益群体、各阶层之间的相互了解,便于以合理合法的形式解决利益冲突,
9、在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协调上,增强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参与对话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