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珠三角的“用工荒”越演越烈。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因工厂倒闭或企业开工困难遭工厂辞退而离开东莞的农民工超过60万人,而目前,这部分农民工大多数都还没有回到东莞。这几年,随着经济的逐渐回暖,各工厂的订单慢慢回升,但是极度缺乏的人力资源成了阻碍工厂和公司发展最大的“瓶颈”。

  中国目前的农民工中,有近60%是“80/90后”,他们不像父辈那样任劳任怨,求安求稳,他们个性张扬、主张自我,有更高的追求。他们已不再是廉价劳动力的供给者,区区1000、2000元的工资对他们来说已毫无吸引力,他们需要的是“辉煌”的职业前景。

  “用工荒”其实并不能完全怪在80/90后的头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市场经济的推动,加之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以往靠廉价劳动力堆积而盈利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正式面对“崩溃”的边缘。然而,对于东莞来说,还有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它们在东莞生根、发芽,以至长成参天大树,有的已经成为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行业佼佼者,一度成为东莞的骄傲和标志。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为了彻底解决“用工荒”这一难题,还需要政府的干预和支持。针对以上情况,特提议如下:

  办    法:

  一、出台一系列吸引外来务工人员的政策,特别是针对80/90后这

  一类的求职主力军。东莞并不是靠引进“高端人才”就高端了,需要综合这座城市的发展阶段、产业特色来考量,既然东莞的制造业享誉全球,那么我们就继续发扬光大这一庞大的产业帝国,在这个产业帝国继续壮大的同时,提升城市化水平,鼓励扶持科技产业、信息产业的崛起和发展,适时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但在此之前,制造业仍是东莞的主导产业,这就决定了仍需要大量的外来工。

  二、出台一系列政策切实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违法企

  业、拖欠工资、黑工厂等违法行为,为农民工争取合法权益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和后勤保障。

  三、政府加大与内地各大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帮助企业引进所需要

  的人才。

  四、提升城市形象,加大城市的宣传力度,突出城市的亮点和潜力。

  全面提升城市的治安管理能力,综合规划能力。使东莞市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文明、美丽、安全、宜居”的城市。

  五、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政

  府加大扶持力度,给它们以发展的信心。


提案者: 叶宝维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