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新闻报道,目前全国年采血量为3935吨,每天需要约7万人献血,按医疗服务量的增长初步测算,到2015年,每天需要约12万人献血。但目前我国人口献血率只有8.7%,远低于世界高收入国家的45.4%和中等收入国家的10.1%,离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0%也有一定的差距。

  血液供应紧张的局面在个别城市已呈常态化,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义务献血的宣传力度还不够。目前义务献血的宣传渠道较少,多是通过流动的义务献血车、定点采血站、志愿者活动等形式进行宣传,宣传力度不够,覆盖范围较小,不能让全部广大市民了解义务献血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义务献血的采血点少,想献血不知道去哪儿献。其实大部分人还是很具有爱心,很想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人们对无偿献血都抱着赞同的积极态度。但是正规的采血站很少,流动的献血车也很少见到,很多人想献血又不知道去哪儿献,便只好作罢。义务献血本来就是人们自愿的行为,现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都很快,平时很忙,不可能为了献血专门坐车到指定的采血站或医院。所以,如果医院不能为大家提供便利的渠道和方法,大部分人们便对义务献血便只能“爱莫能助“了。

  三、人们对义务献血的安全担忧。这恐怕是人们很少义务献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了。虽然大家对义务献血并不排斥甚至倡导,但却又在想献血的同时担心医疗器材的安全,担心通过献血感染上其它疾病等。

  办    法:

  在东莞,大家看到的正规的采血站和义务献血车很少,且心理存在一定的顾虑,担心献血会造成疾病的传播,危害自身的健康。而公益机构对义务献血的宣传也比较少,导致人们对献血了解不足甚至存在误区。针对以上情况,建议如下:

  一、东莞的外来人口较多,且大多数都在工厂或公司上班。医院和公益机构对于义务献血的宣传不应该一直停留在学校和社会零散人身上,应加大与各企业的合作,让企业协助宣传和教育,这样不仅向大家普及了义务献血方面的知识,也进一步扩大了义务献血的人群和渠道。

  二、医院可以和企业合作,定期开展义务献血知识讲座和义务献血活动,并出示相关机构证明,这样员工看到是企业组织的,又是正规医院,便会从心理上感到安心很多,不用再担心献血会伤害到自己了。

  三、增加义务献血的采血站、流动的义务献血车的数量,义务献血车要多深入人口密集的商业区和工业区,加大义务献血的宣传力度。

  四、医院要保证献血所用医疗器材的安全性和卫生性,流动的义务献血车上需出示正规医院的营业资质证明,让人们可以放心和安心。


提案者: 叶宝维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