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是一个绿色环保产业,对其生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提别是镇区居民的就业及收入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我市是现代制造业名城,大朗毛织,虎门服装等产业非常发达,远近闻名,有利于发展工业特色旅游。同,我市拥有虎门炮台等历史遗迹,银瓶山森林公园,松山湖等特色景点,每年举办“外博会”,龙舟节等展销会和娱乐活动,还有许多特色美食和文化节目,拥有逾千家不同档次的酒店,临近广州,深圳,香港三大机场,拥有常平,石龙,樟木头三个火车站以及虎门白沙高铁站,交通非常方便。这些否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宝贵资源。如果能够将这些资源充分整合,利用,一定能够推动我市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去年,东莞保利生态城项目已经开工建设。这也将大大提升我市的旅游价值。

  旅游业是一个辐射效应非常大的产业,它可以带动当地的餐饮,购物,住宿等消费,东莞大部分景点都不需要门票,可以吸引游客在东莞小住几天,感受东莞的文明, ,宜居,从而让外界了解东莞,提升东莞的城市形象,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莞就业,创业。发展工业特色旅游,可以从正面宣传东莞的制造业,改变外界认为的东莞市:”血汗工厂”的误解,从而宣传东莞制造的产品品牌,协助企业打响自主品牌,拓展内销市场,更好死实现转型升级。

  办    法:

  建议市政府全面,深入地整合我市现有的旅游资源。与国内大型旅游公司合作,发展具有鲜血东莞特色的旅游路线和旅游服务;同时举报各种类型的东莞旅游推介,参加国内外知名旅游推介活动,推销东莞,宣传东莞,加快推动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壮大,让旅游业成为东莞高水平崛起的穷大动力。具体内容包括:

  1、特色工业游——依托我市成熟的工业基础,选择知名的行业和企业进行整合,包装,推出参观企业生产线,产品展示厅等工业特色游项目。

  2、历史文化游——借助东莞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契机,整合虎门炮台,鸦片战争博物馆,西城楼,可园,茶山南舍古村落等历史遗迹,借助樟木头小香港旅游文化,凤岗客家文化节,东坑卖身节,寮步莞香文化节,桥头荷花节等文化活动,大朗木偶剧,东莞木鱼歌,音乐剧《蝶》等特色节目,推出具有东莞本土体色的历史文化旅游项目。

  3、休闲生态游——东莞现货获得了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化城市,管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和先进称号,这些荣誉和先进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建议整合银瓶山森林公园、水濂山森林公园、大屏障森林公园、同沙森林公园、大岭山森林公园、旗峰公园等六大森林公园,还有松山湖、植物园、粤晖园等特色景点,推出东莞休闲生态游项目。

  4、美食购物游——整合厚街腊味、万江腐竹、道滘肉丸、石排大鱼头、中堂鱼包、高埗冼沙鱼丸等特色美食,借助虎门服装城、东城风情步行街、万江茶叶城、东莞工厂直销中心、大麦克等,还有每年举办的“外博会”、“台博会”等购物点和商品展销会,推出东莞美食购物游项目。


提案者: 任重诚

  关于对东莞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20120338号提案的答复

  任重诚委员:

  《关于让旅游业成为东莞高水平崛起的强大动力的建议》提案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我局十分重视提案所提出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现对建议回复如下:

  近年来,市旅游局根据我市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以整合旅游资源为主要抓手,不断丰富旅游线路,加强宣传营销、打造旅游品牌,推进了旅游业的发展。2011年,我市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为2615多万人次,同比增长16.18 %;旅游收入249.37亿元,同比增长30.34%。

  一、整合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单一的旅游线路,不能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根据东莞优势资源和特色资源通过不同的组合,注重打造了“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文化娱乐”三大旅游精品线路;针对东莞单体旅游产品竞争力较弱的实际,采取以开展特色镇街节庆活动为抓手,整合临近旅游景区景点、酒店、餐饮、康乐串联成线的策略,组合规划和设计了一批体量大、容量大、效益好的旅游产品。如2009年4月份,为了推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与阳光网开展了经典旅游线路设计大赛,评选出了“十佳旅游线路”和“十条优秀旅游线路”。这些线路涵盖了红色、休闲、工业、修学、生态等范围,反映了市民和游客的旅游喜好和出行观念。近年来,随着一批新的景区景点的开放,旅游线路得到不断的拓展,根据各个景区景点的不同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开发了一日观光旅游或二日“休闲度假游”旅游线路。如东莞海战馆、威远炮台、黄旗山、粤晖园、行政中心一天游;东莞袁崇焕公园、东江抗日根据地、百花洲、松山湖一天游;东莞黄江绿道、冠和博物馆、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客家美食一天游;东莞观音山、拓展、隐贤山庄二天游;东莞粤晖园、东江绿道、榴花公园、南社古村落、袁崇焕故居二天游等。

  二、整合民俗节庆资源,打造旅游文化节庆品牌

  利用各镇街特色民俗风情节庆活动资源,以“旅游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以举办“东莞旅游文化节”为主要抓手,对节庆活动进行整合,把各镇街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纳入旅游文化节“一盘棋”中。自2009年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东莞旅游文化节”, 与镇街先后联合举办了东坑“卖身节”、桥头荷花艺术节、樟木头小香港旅游节、谢岗登山节、广东国际啤酒节、南城美食节、松山湖中美滑水明星对抗赛、寮步香市旅游文化节、石排旅游节、常平旅游文化节等节庆活动,举办了“相聚魅力东莞”全国旅游界联谊活动、“华南MALL西班牙风情月”活动、粤晖园中秋博饼文化节、华人华侨畅游东莞活动、去年5月19日,举办了首个“中国旅游日”暨东莞绿道旅游推广活动,通过节庆和专题活动组织来宾赴各个景区观光游览,打造了节庆活动品牌,进一步凸显了节庆盛事活动的旅游色彩,加快了我市从旅游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如“2011东莞旅游文化节”推出的一系列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休闲娱乐、餐饮美食、精彩游戏、文艺演出、时尚运动、文化展览、摄影大赛、导游技能大赛等多项活动轮番上演。这些活动都是市民和游客喜闻乐见的,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很高的活动。第十届东莞美食节期间,邀请了2009年《星光大道》总冠军旺姆小姐表演助兴,让市民近距离欣赏藏族音乐的文化特色;举行的“美食我来做”竞赛和啤酒公主竞饮大赛,引导市民和游客参与其中;每天晚上有十个不同的节目轮番上演,如魔术杂技、粤剧荟萃、云南小调和湖南花鼓戏等,让市民和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饱尝文化大餐。第七届广东国际啤酒节期间,诸多世界著名啤酒节御用表演团队、港台明星、多支国内外流行乐队闪亮登场,为啤酒节带来近百场精彩演出。在“悠游东莞”节庆季里,旅游景区景点也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和娱乐性的节目,松山湖景区举办的沙滩啤酒露营夜、穿越松山湖、秋天的童话、“低碳生活,我爱骑行”;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举办的第三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第四届中国观音山杯“观音山游记”征文大赛、观音古寺重建暨观音圣像开光十周年庆典系列活动;新华南MALL欢笑天地开展的“东莞人游东莞”活动;龙凤山庄影视度假村举办的南北蜜月城市大联盟、百对集体婚礼、“花好月圆”相亲会等。这些活动在活动创意上既突出主题、又有所侧重,每项活动都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东莞的旅游资源、文化特色,增强了旅游文化节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使国内外游客在参与活动中能够领略到“休闲会展商都”的魅力。

  三、强化市场营销,提升东莞旅游形象

  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 近年来,我市一直坚持把宣传促销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主要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媒体传播、旅游合作”的旅游宣传营销机制,运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媒体传播与网络宣传相结合的旅游宣传方法,提升东莞城市形象的知名度。一是利用媒体宣传。加强了与《中国旅游报》、《南方日报》、《东莞日报》、《东莞时报》、东莞阳光网等媒体的联系与合作,适时发布、刊登旅游信息;邀请了香港亚洲电视台到东莞拍摄旅游专题片,较好地宣传了东莞的旅游形象。二是利用户外广告营销。近年来,先后在莞龙路、莞樟路、莞深路、莞长路四条主干道公交广告灯箱上悬挂东莞节庆活动、旅游景点、旅游线路等的宣传画,宣传东莞的优质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在北京西客站出站口巨型LED广告屏上播放东莞城市旅游形象宣传片,去年5月份,在武汉高铁出站口张贴了东莞城市旅游宣传画,进一步扩大了旅游宣传范围。三是利用旅游网营销。把网络营销作为宣传的平台,完善旅游网站建设,建立信息共享系统,推进政务公开和网上办公,调整和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功能,提高办公办事效率,使旅游信息得到及时发布,为全市旅游信息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四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法宣传。先后组织旅游企业到香港、天津、上海、云南、河南等省市开展旅游宣传推介和宣传促销活动。邀请了多家媒体和旅行社到东莞考察景区和旅游线路,开展了“新莞人游东莞”、“东莞人游东莞”、“万车互游深莞惠”等系列活动,提升了宣传效果,加强了旅游合作。五是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与营销。与珠三角共九个城市签订了《罗浮山宣言》,与深圳、惠州签署了《莞深惠三地旅游紧密合作协议》,与深圳、广州、韶关、佛山、清远、长沙、武汉等11个武广高铁和广深高铁沿线城市共同签署了《丹霞山宣言》,加入了武广高铁沿线城市“旅游联盟”。六是制作了旅游宣传资料。设计制作了城市旅游形象宣传片、手提袋、旅游资料夹、《东莞旅游指南》、《莞深惠旅游指南》、《东莞美食地图》、《印象东莞》台历和旅游纪念品等一系列不同种类、游客十分喜爱的旅游宣传资料,并在宣传资料上,彰显东莞城市宣传标识和“每天绽放新精彩”宣传语,分别在国内外各类旅游交易会上向国内外旅行商、各新闻媒体记者发放,提高了东莞城市形象的知名度。

  四、2012年重点工作

  2012年,我们将以东莞高水平崛起为目标,围绕优化发展、“好中求进”的工作思路,抓住“大项目”、“大产业”、“大企业”这个重点,充分发掘东莞市的商务会展、节庆活动、休闲度假和购物娱乐等各种旅游资源,壮大休闲产业,发展城市旅游,全面推进东莞旅游业的发展。

  (一)建设一批高水准的龙头大企业。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准的旅游景区,如东莞生态园和松山湖园区,应充分利用园区繁茂的植被、多样的生物和优美的环境为依托,建设全国科普教育体验示范基地,带动周边镇的生态文明建设,使之成为东莞生态旅游景区的代表。结合东莞市属园区的生态湿地及水系为载体,整合各镇街的南社古村、塘尾古村、麦屋村、摩崖石刻、燕岭采石场、企石古庙、东坑卖身节、石排康王诞等独特岭南生态人文景观,建设一批A级生态旅游景区。继续推进对茶山南社村的市级名村创建的督导工作,努力打造旅游文化名村和名村旅游示范点。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专业组织在旅游项目工作中的作用,要加强与各主要涉旅成员单位的综合协调,确保旅游项目与旅游规划相协调,与市场需求相对路,与未来方向相适应。

  (二)发掘和开发新的旅游资源为旅游业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东莞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休闲度假旅游等新的旅游项目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我们应发掘和开发新的旅游资源为旅游业服务,一方面,突出以都市旅游、休闲度假、历史文化等为主线,将一批规模小,分布散的旅游景点打包成若干旅游项目,实现“化零为整”;另一方面,突出抓好各主要景区交通网络建设,按照“景景相连”要求,完善景区之间交通网络,增强景区互动性,实现“窜点成线”。

  (三)全面提高旅游行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建立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引进体系,举办2012年全市饭店业服务技能大赛,挑选人才参加全省、全国大赛;推进东莞旅行社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做好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星级饭店星评复核、旅行社设立审批等工作;组织饭店代表到澳门、香港、北京、海南等地考察学习饭店的设计、装修、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实现东莞星级酒店由数量扩张向素质提升转变;进一步加大旅游市场的安全巡查力度,完善旅游执法联动机制,打击“零负团费”等违法违规行为,指导和督促旅行社建立和完善旅游投诉受理和处理机制,保证东莞旅游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加快区域旅游合作步伐。要主动参与区域旅游合作,重点推进深莞惠旅游产业合作,共同建设深莞惠无障碍旅游区,联合打造黄金旅游线路,携手营销深莞惠区域旅游品牌,开拓区域旅游大市场,促进各省区在旅行企业管理培训方面的交流合作,实现各省区旅游网站的相互连接和信息共享等工作,进一步促进东莞旅游业的发展。

  (五)打造东莞城市旅游形象。加大东莞旅游形象品牌的打造和宣传,加强与境内外主流媒体的合作,编制中英文宣传资料,制作旅游纪念品,参加国内外展销会,深入宣传东莞旅游。围绕“2012中国欢乐健康游”、“中俄旅游年”和 “5•19”中国旅游日主题,丰富东莞城市形象宣传语“每天绽放新精彩”的内涵,征集以推广旅游为目的的2012年度东莞旅游宣传广告词,推出精品线路和产品,推介东莞的美食文化游、商务休闲游和康乐健身游三大旅游产品,积极开发国内外市场,巩固泛珠三角地区的旅游市场,繁荣省内市场,开拓长三角市场,辐射国际市场, 全面提升市场营销水平,扩大旅游综合消费。通过旅游促销把东莞城市形象宣传出去, 配合东莞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东莞旅游业的发展。

  (六)推动绿色绿道旅游的高水平发展。推动低碳旅游发展,推进节能减排,推动星级饭店、A级景区降低用水用电用气量,鼓励新建饭店使用节能环保材料设备,倡导居民文明出游、低碳旅游。充分发挥东莞225公里区域绿道的作用,大力推进绿道旅游的发展,优化绿道环境,宣传幸福绿道、环保绿道,整合绿道资源,策划绿道线路,设计绿道产品,打造绿道品牌,扩大绿道消费,构建多类型、多层次、多元化的绿道旅游产品系列,使绿道旅游贴近群众、惠及群众。要让东莞的绿道成为东莞市民休闲健身和家庭出游的好去处,要让绿道旅游成为东莞市民健康、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  

  (七)打造东莞景区A级品牌。目前,我市的A 级景区有8家,其中4A级景区有6家,为进一步提升我市旅游发展环境,打造我市旅游景区品牌,2012年,我市要加强加快景区创A工作,对创A景区的工作要加强指导和督促。同时,根据国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组织各专项旅游示范点评选活动要求,联合市直单位或部门,动员和组织符合条件的景点及相关单位或企业参评创牌争优活动。

  (八)参与第二届中国(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要在旅博会举办期间,组织相关镇街和旅游企业参展,联合旅游企业开展主题宣传促销。要通过多种渠道参与国际旅游交流的盛会,要利用参与旅博会举办期间各种活动的契机不断扩大东莞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知名度。

  (九)举办2012东莞旅游文化节。已举办三届的“东莞旅游文化节”获得了旅游界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已成为东莞旅游的一个节庆品牌,今年的旅游文化节将围绕开幕式、东莞饭店技能大赛、东莞旅游惠民便民大行动等活动开展,各镇街的特色旅游节庆活动如广东国际啤酒节、东莞美食节、谢岗登山节、寮步香市旅游文化节等将纳入“2012东莞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中,各项活动届时由市旅游局统一对外宣传,由全市各旅行社策划设计以节庆活动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对外推广。

  再次感谢您的建议,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我市的旅游业发展,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办理单位: 东莞市旅游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