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民进松山湖支部就东莞市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问题进行了调研,特提出如下看法和建议。东莞市社区卫生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卫生医疗机构与市级医院之间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卫生投资过分向城市的市级医院倾斜,社区占有的卫生资源特别是公共卫生资源的差距较大。
2. 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东莞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具有东莞市户籍的灵活就业人员自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社会保险事业飞速发展,城乡社会保险制度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基金收入逐年增长,保障水平的需求年增加。
3.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少人才资源:卫生技术人才匮乏,卫生院冗员过多,医疗卫生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技术力量薄弱,有的仅与村卫生室的诊断水平相当,卫生机构之间缺少必要竞争,服务效率低下。
4. 社区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差,设备落后:我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定点就医。参保人以村(居)委会为单位,按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规划在一家指定的社区门诊就医点就医,那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社会需求就会逐年增加。现有的医疗设备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缺乏基本设备,只能开展基本的检验和和诊疗。一些地方的社区卫生机构仍然依靠"老三件"(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看病,而且仍有部分的社区卫生机构现在使用的医疗设备是八、九十年代装备的。
另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运作上还存在一些缺陷,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和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办 法:
对我市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多数群众受益为根本出发点,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发展中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卫生水平。中央要求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政府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确保卫生投入随着GDP和财政支出的增长而逐年增加。
2.引进全科人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引进人才,配备具有经过全科医学知识培训、取得全科医师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因为社区卫生服务具有综合性,除了要治疗和管理各种病人之外,还要提供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技术指导,而这些就只有全科医生可以胜任。
3.建立健康档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普通的医疗机构不一样,它的服务有连续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始终跟踪服务。
4.购置医疗器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检查器械配置参差不齐,跟市属医院没有办法比较,增加检查类器械配置,小病可查可医,就能积极引导小病的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
5.人才支援: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市级等有条件的医院派驻一些资历较高、威信较高的医生下社区每周坐诊一上午,指导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同时利用这些医生的影响力,聚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气,而且也能切实解决居民的需求。
6.建立网络资源平台:大型医院拥有全面系统的某些科目疾病的安全、科学、规范的诊疗流程,把这些资源上传到网上,各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享该网络平台的资源。另外,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医院权威名医在业余时间进行在线免费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