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莞市基本医疗保险社区门诊现状
自2008年10月以来,东莞市以“满足城镇居民步行15分钟以内可以获得社区卫生服务”为目的,为参保人设立社区门诊,至2009年11月底,全市共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22个①。社保部门按属地原则指定一个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参保人的门诊就医点(即社区卫生服务站)。参保人以户籍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就医点。
参保人在指定的门诊就医点就医,符合报销规定的医疗费用以70%比例现场结算;需转诊的,要按照“逐级转诊原则”先转到本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再转诊的,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到本镇(街)定点医院门诊部、市属定点专科医院门诊部或市内定点三级医院门诊部等,每转一级报销比例下降10%。
社区门诊转诊的顺序及报销比例 (表格1)
就诊顺序 就医点 报销比例 以万江户籍为例
1社区卫生服务站 70% 万江严屋卫生服务站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0% 或70% 万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本镇(街)定点医院门诊 60% 万江医院 (1级医院)
4市属定点专科医院门诊或
市内定点三级医院门诊部 50% 市妇幼保健院(2级医院)
或市中医院(3级医院)
转诊必须依据逐级原则,由卫生服务站开具转诊单,并级级加具意见,方能去上一级医院就诊。
二、社区门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设置社区门诊的初衷是立足基层便民服务,但市民并不“买账”,普遍反映社区门诊就医点不方便,转诊手续繁琐,医疗服务水平远达不到理想要求,导致实际享受的门诊保障不明显,具体表现为以下三大问题:
1.就医点无法自由选择
依据属地原则给参保人设立就医点,限制了参保人享受社区门诊福利,给居住地与工作地在不同一地区,或虽然两者属同一镇街,但距离所属社区卫生服务站较远的参保人带来极大不便。例如,参保人工作与居住地点都在万江坝头社区,距万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约10分钟车程,但步行5分钟跨过鸿福大桥便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南城元美社区卫生服务站,路途更短。这种情况参保人无法按规定变更门诊就医点方便就医,因为社区门诊的选址以镇(街)的行政区域划分,无论远近,如不属于此行政区域,也必须舍近求远就医,否则无法报销。
2.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水平不高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的先天不足(设置的主要目的是满足预防、基本医疗、健康教育等服务功能②),缺乏必要的设备、药物等硬件投入,难以吸引高素质医务人员,导致社区门诊整体医疗水平不高,转诊情况时有发生。造成的后果是,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门庭冷落、形同虚设,原有的医疗设备药物闲置浪费,在职的医务人员未得到职业提升;而低下的医疗水平又影响了参保人就诊的信心,多会直接选择镇级以上门诊就诊,实际上无法享受社区医疗福利。
3.转诊流程繁琐,加重病人负担
从表格1中可推知,如投保人得重症,需转诊时流程极为繁琐:首先需当值医生开具“转诊单”认定病情,才可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如果还不行,才能转到镇街医院或专科门诊就诊,相应地报销比例也会10%、20%地下降。如病情严重(需要医学上的门诊抢救),可以在指定门诊就医点及本镇(街)社区卫生中心以外的市内医疗机构进行抢救,报销下降10%,但必须先行垫付费用,并在30天内持六大申请材料③到社会卫生服务中心办理报销手续,此外特定门诊的申请手续更繁琐。
正因为如此,病人不但身体遭受病痛折磨,而且虽参加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但未能得到优质快捷的医疗服务。
办 法:
三、社区门诊整改建议
针对以上不足,在扩大政府投入、完善缴费调整机制、提高筹资水平的基础上,建议通过以下具体措施完善社保门诊制度:
1.统筹管理、优化配置。一是缩减社区卫生服务站数量、只保留必要的就医点,并将保留的就医点收归该镇街医院统一管辖,不再以独立社区门诊出现。二是将现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进行收编培训,与医院门诊医务人员实行轮岗制,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三是将撤消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内相应的设备统一调配利用,促进门诊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提高门诊医疗服务水平,让参保人在该定点就医点就能就医,无须转诊。
2.划分等级,差别报销。将医院重新划分等级,并依等级实行不同的报销比例。门诊就医报销比例参考(表2)
医院级别 报销比例 参考例子
1 70% 万江医院
2 60% 妇幼保健院
3 50% 市人民医院或市外定点医院
备注:选择1级医院作为定点门诊就医点的,该医院属下的门诊分部(即保留原来的社区门诊)均可作为其定点医疗机构,并享受提高10%的报销比例,即报销比例80%。
3.信息共享,简化程序。一是建立全市联网的电子病历数据库,共享参保人的诊疗卡信息。门诊医疗过程中,参保人只要持本人诊疗卡就可直接到门诊科室进行诊治,改变参保人纸质排队挂号的传统形式。二是医院增设一套电脑系统,并在适当位置设置相应的电子显示屏,只要参保人确定就诊科室刷诊疗卡就可以自动显示排号,交费后自动转入取药系统,实现就诊取药公平快捷,如需转科室、入住、转院等也可以轻松实现数据对接。
4.自由选择,便民利民。参保人按“自愿、就近”原则、依据自身实际自由选择2个就医点,可以大大方便工作地与居住地不同的参保人,做到真正的便民。同时可以规定在一个保险年度内非正常原因不能变更,每年的7月1日至下一年的6月30日为一个保险年度。
四、未来社区门诊发展的方向
5-10年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实现参加东莞市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只需持诊疗卡就可以在全市任何一家定点医院就诊,并现场进行报销结算,报销比例按级别实行,无需指定某一两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