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学生的初中阶段是学生由小学生升到高中生的过渡阶段,也是小学生从单纯、稚嫩走向成熟的阶段。大家都知道,这个时期的孩子最躁动、最叛逆、最难教育管理。因此,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教育,单纯靠学校是行不通的,它离不开亲情、离不开亲人间的沟通。在此,我们无法用语言文字,哪怕是列举千万个事例来证明初中生与家人沟通的重要性。因为,它太苍白无力。我们仅以一个初中普通教师、一个母亲的身份呼吁:给初中生一点回家的时间吧!让他们给家人也说说学校那点事。
附:
1、东莞某校初中生一天的作息时间表:
上午:
7:15—7:50 早读
7:55—11:55 上午上课
12:50—14:00午休
下午:
2:30—4:55 下午上课
5:00—5:30 大课间
晚上:
7:00—9:30晚修
2、东莞某初中住校学生人数统计:
全校总人数:3060人,住校人数:2944人
其中:初一全宿:672人,午宿:311人
初二全宿:671人,午宿:315人
初三全宿:625人,午宿:370人
以以上中学学生一天的课业作息为例,每天早晨7点15分到校,中午11点55分下课;下午2点30分到校,5点30分下课;晚自习7点开始,持续到晚上9:30点结束,一天在校的学习时间超过10个小时!已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8个小时。回到家就算马上洗澡睡觉,也得11点才可以上床睡觉,早上6:20左右起床的话,睡眠时间也只有7小时。一天和家长说不上几句话,家长根本没有办法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和思想状况。如果是全宿学生,一周有5天整的时间呆在学校,周末回家又得完成7、8科的作业,家长又要孩子参加这样那样的课外培训班,和家长的沟通更是少之又少。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与家长沟通少了,久而久之就会和父母没有话说,感觉和父母没有办法沟通,孩子就会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不愿与家长谈心里话,把自己的心理封闭起来。一旦在日常的学业或生活中如果碰到不顺心的事,心中的苦闷没办法得到排解,就会处于焦虑、抑郁状态。这种脆弱封闭的心理承受不了挫折,一旦遇事就会惊惶失措,甚至精神崩溃。
办 法:
建议:
1、推迟早上上学时间,还孩子一个幸福的早晨。并且可以和家长上班时间保持同步。
2、取消初中生全宿制度、取缔初中生晚自修,让孩子回家吃饭,和家长共进晚餐,在温馨的家庭气氛中和家长聊聊学校聊聊心事,让孩子更亲近家长,让家长走进孩子的心里。
3、就近入学,免去家长接送孩子之苦。
4、减少学生课外作业,还孩子一个快乐的青春。
最后:让我们听听孩子们的歌声吧!
按《牵挂你的人》的曲调,唱唱这首歌
天不亮就起的人是我,
天黑了才回的人是我,
饭后要做作业,
做到深夜才能睡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
出门带大包的人是我,
回家包更重的人是我,
空肚出门的,迷迷糊糊的人是我
是我还是我!
看不清东西的人是我,
戴了眼镜的人是我,
走路打偏偏,像个二等残的人是我
是我还是我!
没有周末的人是我,
没有假期的人是我,
累死累活的,终于病倒了的人是我
是我还是我!!!(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