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大力实施经济社会双转型发展战略,取得了丰硕成果。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我市欠发达镇积极调整思路,加快转型升级,力争迎头赶上。在推进发展过程中,欠发达镇除了面临经济总量少、基础差、底子薄等自身条件的局限外,还受到不少客观负面因素的制约,突出有以下方面:
一是镇属历史债务包袱较重。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欠发达镇普遍存在镇属债务多、负担大的问题,加上镇一级承担的社会管理支出越来越大,镇一级收费项目又逐渐减少,使财政收不抵支、运作困难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阻碍新一轮发展。
二是用地指标紧缺。经营性用地指标紧缺已成为当前欠发达镇发展的重大瓶颈,加上市重大项目如生态园开发建设对部分镇进行了土地统筹,其返还土地的用地指标仍未解决,导致相关镇陷入有项目无地的困境。
三是公共费用支出已成为镇的沉重负担。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在享受越来越好的公共服务和设施的同时,镇对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的投入也不断增大。例如东江大堤、东部快速、东园大道等市联网公路,石排每年的市政维护费需要一千多万元,负担比较大。
四是缺乏大项目支持。镇街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税收分成,但目前欠发达镇的企业主要为中小企业,缺乏纳税大户,导致税收分成收入不高。同时,缺乏大企业大项目,对镇区的投资环境、商业圈、人流、物流等有一定的影响。
办 法:
第一,加大对欠发达镇的扶持力度。由于欠发达镇面临债务负担重和镇级财政收支不平衡等局面,因此需要市加大对欠发达镇街的扶持力度。建议在相关工程纳入收费还贷笼子前,由市财政先行垫付负担款;同时,延迟扶贫借款、处置闲置地借款、教育强镇借款等所有政策性借款的还款期限,延期3年,并适当减轻利息负担。
第二,加大对欠发达镇土地用地指标支持。欠发达镇街发展相对滞后,而缺乏土地使用指标是制约欠发达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导致出现有项目无地可用的局面。建议市加大对欠发达镇的政策、各项经营性指标的扶持力度,给予欠发达镇用地指标,尤其是有项目的用地指标优惠政策,并支持欠发达镇重点工程项目入“市笼子”政策,促进欠发达镇引进的优质工业项目和房地产项目上马建设,以缓解欠发达镇缺乏发展资金的瓶颈。
第三,适当减轻欠发达镇公共费用的分摊。例如东江大堤、东部快速、东园大道等市联网公路是由市统一管理的,但维护费用却由相应镇街来承担,加重了镇街经济负担。建议相关市联网公路的市政维护费由市财政全额负担,同时,建议市加强对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在市镇分摊项目上,适当调整分摊比例,向欠发达镇倾斜,减轻欠发达镇的发展负担。
第四,适当调整税收分成,增加欠发达镇街收入。目前,我市的市镇税收分成是统一的,不论是发达镇街还是欠发达镇街,其市镇税收分成是一样的,这不利于欠发达镇街的发展。建议市在税收分成方面加大对欠发达镇的扶持,调整市镇两级税收分成,增加欠发达镇街的收入。
第五,加大对欠发达镇大项目落户的支持力度。欠发达镇只有通过自身发展,才能脱掉欠发达镇的帽子。建议市政府能给予欠发达镇帮扶,结合欠发达镇的发展情况,对符合其发展的效益型项目,引荐落户到相关欠发达镇。同时希望市能全力协助欠发达镇现有镇属企业的服务、管理和指导工作,切实为现有的企业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困难,促进企业能稳定下来,更好地发展壮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