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期以来,人们重视学历文凭教育而轻视职业技能教育,导致我国职业技能教育长期处于滞后的境地。主要表现为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侧重于文化教育和学历文凭教育,对职业技能教育的投入不够;优质的师资等教育资源也过度集中于文化教育和学历文凭教育,优秀的师资难以进入职业技能教育领域;优秀的学生一般也不会进入职业技术院校,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基础和素质整体较为低下,职业技术院校的学习风气也有待改善。

  2、除了学校教育(含就业前的职业技能教育)以外,诸多政策措施也不利于职业技能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尤其是那些没有大学学历的职业技能人才。譬如技术职称的评定,一些往往针对大学毕业生的条件限制了没有大学学历但有一技之长的职业技能人才的技术职称的评定,不利于这类职业技能人才的成长;再譬如城市入户和子女入学,一般都要求大学专科甚至本科以上才能入户,同样限制了没有大学学历的职业技能人才在城市的生存与发展。

  3、目前我市的劳动力数量庞大,但大多为普工,具有一定技能的技术性工人和人才比较缺乏,因此非常需要一批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涌现。否则,我市的代工企业和制造业的升级将受制于人才瓶颈的。

  办    法:

  办法:

  1、增加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财政投入甚至将其纳入义务教育范围

  人才是企业升级的重要约束条件。实现企业升级既需要较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也需要更多的基层技术人才甚至技术工人。技术工人和基层技术人才也是研发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德国等技术发达国家,许多的技术创新就是由技术工人带来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基层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的摇篮,这个层次的教育具有基础教育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外部经济性和公共性,有必要政府给予财政支持。甚至可以考虑逐步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这是一项不仅有助企业升级而且有助于我市经济成功实施转型升级的基础性工作,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创造有利于职业技能人才评定职称和入户城市的环境和条件

  要鼓励和创造条件让现有技术工人积极钻研技术,积极参与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不断提升专业技术职称。有关部门可以考虑针对专业技能型人才尤其是技术工人的实际情况,削减一些譬如学历、外语等约束性条件。为了引进和稳住这些技能型人才,政府需要考虑调整人才政策和入户政策,只要他们拥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资格或职业资格证书,不管是否拥有本科以上学历,都可以让其入户。目前东莞等一些地方已经推出的积分入户制可以考虑适当增加专业技术资格和职业技术资格证书的分值。

  3、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对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作用

  行业协会对本行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体会最深刻、最具体,是技能需求情况最好的判断者,由他们来参与制订职业教育技能标准与培养方案,以及组织职业资格考试等,具有显见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4、实施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受学生的实习和实训

  实习和实训是职业技能教育的一个必经环节。只有真正下到企业去开展实习和实训,才能真正零距离的接触社会生产实践。为此,我们可以学习德国经验,利用税收减免政策鼓励企业接受学生实训和实习,让企业从中得到实惠。  

提案者: 魏宇翔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