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智慧城市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的多样化组合为基础,依托基础性与应用型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和各类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形成融合技术集成、综合应用、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城市。智慧城市是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新模式。智慧城市将持续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新热点,建设和发展智慧城市已蔚然成风,大势所趋。北京、上海、宁波、武汉、深圳、广州等都在大力推进物联网应用和智慧城市的建设。
东莞是IT制造名城,具有城市“数字化”的本土产业优势。建设“智慧东莞”将开创产业融合的新机遇,对东莞IT产业结构转型产生很大的推进作用。“智慧东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众多产品和设备在互联网、通信网和传统的广播电视网里面形成融合,是跨设备、跨屏幕的体验,不仅消费者会受益,产业也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是东莞IT产业整合的大好机会。
办 法:
1、尽快制定和出台“智慧东莞”发展战略,确立“智慧东莞”发展的重点领域,强化规划力度和专项资金支持,通过应用示范项目推动东莞城市数字化和智慧东莞实施。
2、构建作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数据体系,突破数据活化、数据深度感知、大规模场景建模和即时呈现、数据高效共享与协同等“智慧城市”共性关键技术,建立集成“动态数据处理中心”、“物联网”、“三网融合”、“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等系统,推进“智慧东莞”和东莞传统信息产业的升级,使东莞在城市信息化,尤其是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示范应用和产业化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3、物联网技术是构建“智慧城市”的关键技术,通过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基金,加大对物联网项目的补贴力度,尤其是相关重点物联网企业的资金支持,同时对企业应用物联网给予一定的优惠或补贴,为物联网服务提供应用市场。云计算技术是构建“智慧城市”的另一关键技术,加强作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示范动态数据中心和基础共性平台的建设,突破数据活化、数据深度感知、大规模场景建模和即时呈现、数据高效共享与协同等关键技术产业化配套政策和资金支持,拓展新兴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的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风险投资机构对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投资,鼓励金融机构为符合条件的物联网和云计算企业提供贷款,拓宽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研发和平台服务企业的融资渠道。
4、建立网络数据基地,提升政府数据中心、互联网交换中心和数据容灾中心的建设水平,加快培育和建设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依托松山湖南方移动通信数据中心等项目,规划建设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与制造基地。重点提升发展一批智能家电、智能电表、电子商务等设计制造企业,培育发展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装备、信息传感装备、智能交通装备、智能治安监控设备等新兴制造产业群,重点培育和提升现代商贸、信息服务、电子警察和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发展,全面推广面向市民的教育、卫生、治安、交通、住房、文化、娱乐、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智慧应用系统建设。
5、加大城市信息化工程建设,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光纤到户覆盖率和高速宽带覆盖率,推动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探索城市信息化新模式,促进东莞本地IT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在骨干网建设、镇区三网融合、内容分发平台方面实现模式创新。鼓励和资助东莞IT企业致力于光纤入户相关技术开发,三网融合终端设备和系统解决方案的开发、整体解决方案的研发,掌握双向通信技术、信息设备互联技术、新型人机交互等技术。围绕城市社会管理和经济信息管理两大方面构建政务资源基础库,提供接口规范的、标准统一的政务资源公共应用平台,提高资源整体使用效益,逐步形成全市信息资源整合管理、综合利用的格局。
6、在大力推动“无线城市”应用,按照“政府推动、购买服务;企业投资、建设运营”运营模式,在公园、商业网点、旅游景点、图书馆、广场等公共场所为东莞市民提供免费无线上网。
7、鼓励东莞有条件的镇区、工业园和生活区通过“光纤入户工程”、“三网融合工程”、“信息网络领先工程”、“电子政务工程”、“信息兴业工程”、“数字民生工程”、“网络文化工程”,率先实现城市管理和市民生活数字化和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