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家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某一地区社会文化独具特色的记录,是地方文化发展的积淀和缩影,是该地区社会历史沿革的记录和历史见证。对研究区域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地方文献将发挥出为重要的作用与价值。我们对苏州、宁波、佛山、汕头几个城市地方文献挖掘与整合模式的比较,不可否认,由于各地对地方文献工作的意义、作用认识程度不一,重视程度和所采取的措施不同,加之经费、人员等客观原因,东莞目前的地方文献工作比较其他几个城市所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存在问题:

  一、缺乏市级政府的政策保障

  我市在地方文献收集与保护方面至今未有相关的政策文件出台,更没有总体规划与合理组织。没有政策支持,没有官方认定的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中心,也没有专项支持经费。

  二、缺乏亮点,开发深度与广度不够

  我市的地方文献工作手段较为普通落后,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缺少统筹规划,与兄弟省市相比差距较大。东莞图书馆所建设的几个地方文献数据库,虽然在数量上与兄弟省市能比肩,但无论从技术、内容还是形式加工都相距甚远,无法形成特色或亮点。

  办    法:

  1. 明确分工协调,各司其责。对于如何明确分工协调,各司其责,需要有一定范围内官方认可的地方文献建设与服务中心进行统一协调配置,并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地方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共建东莞地方文献管理与服务体系。通过政府协调,地方文献建设与利用部门共同出资,广泛合作,共同解决建设资金技术问题,在东莞的现实环境下,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2.为适应文化建设新形式,必须把整理开发地方文献与数据库建设相结合。这样既可使文献信息检索手段快速、便捷、准确,也可为开展馆际互借,促进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可靠的保障。针对东莞地方文献工作的实际情况,可以大力倡导共建共享的理念,组织在全市开展共建共享地方文献工作,使全市所有图书馆与相关单位及个人,都在市政府的统一布置与领导下,集中力量,共同建设地方文献建设与服务中心,构建地方文献工作网,全市民众共享建设成果,开创东莞地方文献工作的崭新局面。  

提案者: 民建市委会

  对东莞市政协第十二届一次会议第20120254号提案的答复

  市民建市委会:

  贵委会提出的第20120254号《关于对我市地方文献进行挖掘和整合》的建议收悉。现就你们提出的有关问题和建议答复如下:

  一、该提案提出了我市地方文献工作“缺乏市级政府的政策保障”这一问题,并进一步指出“在地方文献收集与保护方面至今未有相关的政策文件出台,更没有总体规划与合理组织。没有政策支持,没有官方认定的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中心,也没有专项支持经费”等。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些政策问题需要更高层级的领导单位或部门进行决策和部署,东莞图书馆作为基层工作部门,可以为上级领导机关做相关决策时提供外省市地方文献工作的优秀案例、经验材料做参考。

  二、该提案指出东莞地方文献工作“缺乏亮点,开发深度与广度不够”这一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我市的地方文献工作手段较为普通落后,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缺少统筹规划,与兄弟省市相比差距较大。东莞图书馆所建设的几个地方文献数据库,虽然在数量上与兄弟省市能比肩,但无论从技术、内容还是形式加工都相距甚远,无法形成特色或亮点”。具体涉及到了市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不足的问题,这对该馆地方文献工作将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市提出建设文化名城战略后,东莞图书馆积极响应,制定了《东莞地方文献征集及数字化保存工程方案》,计划逐步将散佚在市外的地方文献影印回莞,并建立东莞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等。目前这项工作正有序进行。在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方面,去年该馆在制定2012年预算时便已申请预算更换东莞图书馆数据库建设技术平台,现已进入到采购阶段,力求搭建界面更美观、操作更快捷的技术平台。同时,该馆还正在学习兄弟图书馆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先进经验,计划将现有八个地方文献数据库进行整合,加大数据收集、录入及文献全文数字化的力度,将该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成为弘扬东莞历史文化的一个优秀窗口。

  三、该提案提出“由相关部门牵头,集中各方力量,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组织地方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共建东莞地方文献管理与服务体系”,以及“大力倡导共建共享的理念,组织在全市开展共建共享地方文献工作,使全市所有图书馆与相关单位及个人,都在市政府的统一布置与领导下,集中力量,共同建设地方文献建设与服务中心,构建地方文献工作网,全市民众共享建设成果,开创东莞地方文献工作的崭新局面”的提议,是解决当前东莞地方文献工作难点,促进地方文献工作跨越发展的切实可行的办法。由于东莞图书馆是基层文化服务单位,在其职权范围内无法承担牵头的任务。可否借鉴广州市编撰《广州大典》文化工程经验,由高级别的领导部门牵头,组织全市地方文献职责单位如政协文史委员会、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及各镇文广中心来共同完成这一重任。

  感谢你们对我市文化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望今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办理单位: 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