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今年来大力推动名牌战略,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据了解,截止2010年底全市共有名牌名标453个。总体上看,我市的名牌名标数量不少,但是,如果与全市数万家企业相比,区区几百个名牌名标仍然不算多当然,从客观上讲,名牌名标数量偏少,与我市外向型为主的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这些企业大部分以代工,贴牌为主,创建名牌名标的意识不强。但从主观上说,这与我市创建名牌名标的氛围不够浓厚也有一定关系,因此,政府有关机构仍然可以进一步加大名牌名标创建的推动力。
我认为,名牌名标是市场竞争最大的无形资产,也是东莞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升东莞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名牌名标的多寡体现了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推动名牌名标战略,不仅是企业的要求,也是政府的任务。
办 法:
一是进一步加强领导。在全市大力开展“名牌兴企”等活动,通过各种手段,如是政府每年制定创建名牌名标的任务,并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范围,建立一套考核机制,调动企各个镇街的高度重视,推动工商,质检等职能部门去乃推动这项工作。
二是进一步形成氛围。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户外广告等方式,大张旗鼓的宣传名牌带动战略,叫响争创名牌口号,树立典型品牌企业形象,帮助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品牌形象塑造,协助企业建立名牌保护机制。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避免企业名牌形象受损,防止企业合法权利受到侵犯。采取有效手段组织企业到全国各地区学习考察名企业,名品牌,开阔企业视野,增添企业危机感和上进心推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参加有影响力的品牌展销,展览会,促进企业加大内销手段。
三是进一步加大扶持。市里近些年出台了不少推动名牌名标的扶持政策,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适时地根据形势的变化和每年扶持的重点,对扶持政策做出微调。同时要加大宣传的针对性,让企业,社会广泛知晓这些政策,避免出现有好的政策,却没有企业知道的窘况,从而影响这些好政策的推广效果。要加大对企业研发力度的扶持,推动企业建立研发中心,使企业从贴牌加工走向拥有自主品牌,进而改变东莞加工城市的形象,成为一个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研发基地。要从全市企业中选定一批有品牌,有技术,有实力的企业作为名牌培育后备企业,帮助企业申请和争取市有关部门及市财政的政策,资金支持,进行重点引导帮扶。对列入名牌培训对象的企业,指定专人负责落实政策宣传,培育引导等措施,指导企业从质量体系建设,商标注册等当面做起,逐步向名牌名标企业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