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东莞市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来自五湖四海乃至世界各地的穆斯林群众逐年增多。综合来看,其人员结构主要有四大部分:一是开小餐馆的穆斯林业主及员工;二是各类企业的穆斯林工人;三是经商贸易的穆斯林商人;四是行政事业单位的穆斯林干部职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东莞的户籍穆斯林700多人,常居东莞的穆斯林群众大约有8000人左右。
按照穆斯林的信仰习俗,广大穆斯林同胞的日常生活中清真寺是不可或缺的礼拜与文化场所。目前我市有一处经民族宗教事务局注册备案的礼拜点,该聚礼点位于万江区莞穗大道东风塘大楼四楼,2007年6月成立,今年4月份正式挂牌登记开放。该聚会点面积约400平方米,日常主麻聚会人数约200人,开斋节、古尔邦节多达1000多人。由于设施简陋,通道狭窄,建筑配套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与东莞作为一个制造业名城的城市地位也不匹配。据了解,目前东莞其它镇(街)如厚街、长安、塘厦、常平、黄江、清溪、大岭山等亦有一些未经正式注册备案的礼拜点,有大量穆斯林群众礼拜,但普遍非常简陋,尤其是消防安全隐患巨大,一旦发生群体性安全事件,后果将极其严重。
为建设和谐东莞、平安东莞,迫切需要在东莞市区建设一座有规模、上档次、符合伊斯林教义要求且能体现东莞改革开放成就的清真寺:
首先,建设一座可控的宗教活动场所,有利于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政府可通过审核阿訇资质、监控宗教活动,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引导广大穆斯林,规范穆斯林群众的思想行为,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东莞建设大有裨益。
其次,东莞市现有的临时礼拜点都是民间行为,租用场所都是临时性质的,消防等各种安全设施简陋,存在各种安全隐患。穆斯林的各种节日进行大型礼拜活动时,大量群众聚集在一起,一旦发生火灾等意外情况,人身安全难以保障。
再次,东莞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时期,需要大量吸引中东等伊斯兰世界的客商。实际上,目前已有不少穆斯林商人在东莞,为东莞的贸易多元化提供了很好的出路与途径。因此,一座具有一定规模、建筑设施符合安全标准的清真寺,是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穆斯林世界客商来东莞投资经商的必要条件。全球上亿人口的穆斯林世界蕴含巨大的商机,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好的投资、营商环境,符合东莞经济发展的需要。实际上,目前义乌等原本无穆斯林原住民的新兴制造业城市,已经由政府牵头建设了非常有规模、上档次的清真寺,对推动当地经济与伊斯兰世界的接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第四,东莞市正在建设文化名城,伊斯兰文化作为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大国际化城市中都有重要地位。因此,建设清真寺,弘扬伊斯兰文化,对繁荣东莞地方文化,提升东莞城市地位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办 法:
1、市政府划拨专门的建设用地,用于建设清真寺。
2、市政府拨出一部分建设费用,穆斯林群众自筹一部分资金,合力完成清真寺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