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地建设的理念是创建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在建筑工地最大限度维系人与自然协调的施工模式。生态工地探索建筑施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以及改善建筑工人舒适性、健康性和安全性的发展路径。这不仅是转变建筑施工的方式,而且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在东莞城市化快速发展、工程建设面广量大的进程中,建筑工地的“四节一减”在保护环境和提高工人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对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着重大的意义。可以说,生态工地的建设是改变传统施工工地的必然方向。

  一、传统施工工地存在的问题

  (一)耗用大量自然资源。

  在传统施工工地方面,常规工地要求采用厚度不少于100mm的C20混凝土浇筑,实现全部硬底化,并设置排水沟、沉砂井构造。因此,需要耗用大量的混凝土做结构层,大量的砖砌块和水泥砂浆做排水沟,也包括金属渠盖板和塑料排水管。还有,常规工地的大门以及围墙,采用大量钢构件架体、外包钢板、涂料饰面的材料,不低碳不节能、不环保。

  (二)造成大量施工垃圾及环境污染。

  因传统施工工地设施是一次性使用,竣工前必须清除场地所有的临时设施,所以造成大量施工垃圾要外运处理,污染环境。再者,施工临时场地设施的建造和拆除要使用大中型机械作业,在能源的耗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

  (三)不利于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

  硬底化场地难以做到雨天不积水(地面不平整),晴天不扬尘(干燥天气时扬尘),沟渠不滋生蚊虫。而且混凝土全封闭场地,切断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水循环,使大地失去了储水与水分蒸腾功能,人为地制造了城市热岛效应。暑天的混凝土地板温度甚至高于40℃,极不利于施工人员的舒适、健康、安全作业。此外,传统施工,人工作业周期长,要求高,成本高。

  办    法:

  二、生态工地的做法与优点

  生态工地的场地(除临时汽车道外)采用透水场地。采用铺设不少于100mm碎石透水层,利用碎石间隙进行透水排水和地面蒸腾水分。整个场地不需设排水沟、渠、管道设施。设置雨水回收池来简易地回收地表雨水。

  (一)减少污染,节能减排。

  生态工地没有使用高能耗、高排放的水泥、钢材、塑料等制品,如对材料生命周期的节能减排进行评估,那么生态工地建设低碳节能减排的效果明显。而且,通过合理设计雨水回收路径,设置雨水收集池收集雨水,也可以利用基坑施工布置的井点降水井在工地浅表土层抽取地下水,作为施工辅助用水,解决施工用水,从而减少市政供水量以及减少对市政污水的排放量。透水场地还具有大地储水与蒸腾降温功能,可做到雨天不积水,晴天不扬尘,也不会长杂草和滋生蚊虫。不产生城市热岛效应(地面温度不大于30℃),有利于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舒适性、健康性和安全性。

  (二)降低成本,资源循环利用。

  生态工地的透水层所采用的材料碎石相对而言是一种廉价的天然资源,工地完工后可周转循环利用。因此不产生施工垃圾,不会污染环境。此外,生态工地的围墙、卫生间、洗浴间等均做成集成活动拼装结构,使其可重复拆装使用,不产生施工垃圾。

  (三)绿化美化施工场地。

  生态工地的大门可以采用砖砌外围护内斜填土构造,面铺一种天然卵石饰面及另一种颜色的卵石做字体,配以种植绿化;生态工地的围墙可以做成透风围墙,采用拼装可拆的钢丝网做墙,墙面种植植被。不但自然透风性能好、使用安全,而且美观,甚至借助植被生态效果可以生成大量的森林碳汇。

  三、生态工地的意义与价值

  从经济角度看,生态工地可实现节能节材的目的,大大降低材料成本与制作成本;从社会角度看,利用植物吸热降温,不产生城市热岛效应,有利于施工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借助植被的生态效果,还可以绿化美化施工场地,颠覆传统施工工地一直以来脏、乱、差的低档形象,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

  建议东莞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大力度推进这项工作,使之成为建筑强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提案者: 李小兵、郑金伙

  对东莞市政协第十二届一次会议第20120243号提案的答复

  李小兵,郑金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建筑工程生态工地建设,提升建筑行业节能减排水平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提案中所提到生态工地建设理念,经我局认真研究,认为提案非常好,实践意义很强,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实现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一,为了让生态工地建设理念能在实际中运行,我局已初步确定了前期的工作计划:

  (一)二○一二年五月九日我局邀请了中建五局东莞分公司、中建八局东莞分公司、东莞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广胜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虎门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六家施工企业,开展座谈会。探讨生态工地建设理念的可行性,分析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对于提案中提到的透水场地,在施工企业组织技术人员编写的具体施工方案基础上,我局可以联系专家进行论证,提出修改意见。

  (二)目前,我市的一些工地,在某些方面的做法也符合生态工地理念的要求。例如,围挡材料采用可重复利用的塑胶材料;卫生间、库房采用可重复拆卸拼装的板房结构或者集装箱的形式;临边洞口防护设施工具化;充分利用工地的地下水降温(要向水务部门咨询是否可行),我局将组织人员进一步调研,收集资料。

  (三)在东莞的一些实力较强的施工企业中建立试点,累积经验。

  (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我站计划把生态工地建设标准汇编成图册,在我市全面推广。

  第二,结合工地现场的实际情况,我局认为,生态工地建设可先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施工场地的硬地化

  施工现场除了主干道、材料加工场和堆放场需要浇捣混凝土地面外,其余场地的硬地化采用碎石铺设的透水层,有利于透水排水和地面蒸腾降温,碎石可以回收重复使用。

  (二)工地地下水、雨水、废水的收集及利用

  在施工现场建立地下水、雨水收集点,收集到的水经过过滤处理可以用于施工用水消防用水、洗车槽用水及生活用水。建立废水收集处理点,对废水进行处理再循环使用。

  (三)施工现场临建设施

  施工现场的临建设施,包括办公室、工人宿舍、库房、卫生间、门卫室、围挡等,采用可以重复拼装拆卸的材料搭设。

  (四)临时防护设施

  临时防护设施做到定型化、工具化,便于安装拆卸,可以重复使用。

  (五)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分类摆放,便于回收利用。建立可回收再利用物资清单,制定并实施可回收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

  (六)施工现场办公区和生活区的场地进行绿化。

  施工现场办公区和生活区的场地进行绿化,有利于美化施工现场,净化空气,给现场工作人员营造一个美好的作业环境,绿化植物又可重复利用。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理单位: 东莞市住建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