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东莞市汽车保有量破100万,成为继深圳、广州之后,省内第三个“百万汽车俱乐部”城市。其中,私家车比例占81%。同时,近六年来东莞市汽车新增率都以平均每年近10万辆的增幅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城市规划中在停车场建设方面一直滞后,导致东莞市近年来汽车停车位数量严重不足,停车难又间接使到司机乱停乱放,阻碍交通干道正常车辆通行,加剧了交通堵塞情况。

  在东莞站、东莞东站这一情况特别严重。不管东莞本地人,还是外来东莞投资、打工的人士都怨声载道。火车站作为一个城市对外重要的窗口,最能直接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印象。然而多年来这一局面一直没有改善,关键问题还是停车位严重不足。

  现时东莞站、东莞东站停车场面积非常有限,若不挖建地下停车场是根本不能满足当前停车需求。但挖建地下停车场又面临三大问题:第一,地质结构复杂。因为临近火车铁路及大型建筑,处理不当容易造成地质塌陷,且施工难度大。第二,建设造价昂贵。进行地质勘探,挖掘地下空间,处理排水防渗等工程,使到建设造价非常昂贵。第三,施工加剧交通阻塞。建造地下停车场必须要封路施工,挖土运输等大型车辆经常出入,更加剧交通堵塞状况。因此,在东莞站、东莞东站建造地下停车场不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

  根据东莞站、东莞东站现时情况,建议引进建造先进的立体停车场。立体停车场具体“省地”“省钱“环保”三大优势。第一,立体停车场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空间。传统停车场停50辆车需要1650平方米,而采用露天电梯塔式立体停车只需50平方米。第二,从工程造价方面来比较,同样以50个车位计算,传统建设需约750万元,立体停车建设造价仅400万元。第三,立体停车场跟传统停车场相比,车辆一进车库就熄火,由机械设备自动存放,减少了车辆在车库内的迂行和尾气排放,十分环保节能,整个存车过程只需要两分钟。当然,一些城市在实践中发现立体停车场也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第一,停车入库技术要求高。一些立体停车场的机械停车设施尺寸比较小,对车辆准确停位的技术要求较高,以致一些如SUV等体型较大车辆和新手司机望而远之。第二,管理维护运营成本高。立体停车场机械化程度高,需要雇用专业的管理和维护人员,较传统停车场运营成本高。第三,停电、故障导致运作瘫痪。立体停车场毕竟依赖电力设备运作,万一遇上断电或设施故障,就会造成运作瘫痪。但迫于现时东莞站、东莞东站现有可用土地面积非常有限,只要加强设计和运营管理,立体停车场的建造总体而言还是利大于弊。

  办    法:

  一、科学规划设计,引进最新设备。现时立体停车场技术创新快,种类多,主要有升降横移式、垂直循环式、简易升降式、垂直升降式、平面移动式、巷道堆垛式等。因此,在引进之前必须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科学论证设计,合理规划建设;同时,必须引进最新的技术和设备,最具实力和信誉的公司,保证设施质量和实用性。

  二、加强管理维护,杜绝设施故障。俗话有话“三分设计,七分管理”,只有强调管理,注重维护才能尽可能弥补立体停车场的不足。例如,加强系统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定期检查设备系统,制定断电、故障应急处理方案以及提供代客泊车入库服务等,尽可能降低故障发生率,同时减少存车和取车的手续和时间。

  三、出台政策补助,减少运营成本。为解决立体停车场运营成本高,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支持和补助,防止运营公司将经营成本转嫁于停车的司机身上,保证立体停车场的收费与传统停车场一致,甚至更低,起到鼓励司机积极使用的作用,充分改善司机在站场外乱停乱放的情况。

  四、注重宣传推广,提高使用普及率。立体停车场在东莞毕竟还算一个新的事物,必须加强宣传和推广,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报道或专题介绍,宣传建造空间停车场的必要性及其带来的好处,从而更广泛地提高市民对空间停车场的认知程度,引导更多司机尝试使用立体停车场,最终解决停车难这一问题。  

提案者: 赵东闽、黄锦桃、梁惠棠

  关于对东莞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第20120220号的答复意见

  赵东闽委员、黄锦桃委员、梁惠棠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造东莞站、东莞东站立体停车场的建议》(第20120220号提案)收悉。我局经认真研究,现对相关建议答复如下:

  一、你们提出的东莞站、东莞东站现状停车困难、交通秩序欠佳的现象符合实际情况。目前,我局正在开展相关的规划设计工作。

  二、东莞站配套工程的规划建设情况。2009年5月,我局启动《东莞火车站站点地区规划研究及“一河两岸”城市设计》工作。2011年4月,该研究获专家评审通过。为疏解站前地区交通,并满足车站地区用地开发及综合交通疏解需要,在规划研究的基础上,我局于2011年4月启动《东莞火车站站前广场及相关配套工程》的设计工作。目前,该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已基本完成并已移交给项目实施单位。该工程包括修建停车场、站前配套道路、交通场站、广场、景观绿化工程等。近期共建设停车位488个,远期待周边土地开发后,停车位可以通过周边综合体解决。

  三、东莞东站配套工程的规划建设情况。2011年4月,根据市政府的要求,我局启动《东莞东站交通枢纽规划研究修编项目》工作,该报告于2011年11月通过市政府审批。由于东莞东站站房改造工程初步计划于2013年年底完成,为配合站房改造工程进度、疏解站前交通,我局于2011年底启动东莞东站站前广场及相关配套设施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目前,我局已将项目建议书报送市发改局。项目建议书初步方案提出在规划的公交枢纽综合体地下停车库设停车位348个,并在常东路南侧设临时停车位66个,以解决东站周边的小汽车停车问题。另外初步方案还专门设置了出租车场站、公交场站,以便于疏导东站周边的交通秩序。  

办理单位: 东莞市城建规划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