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东莞市汽车保有量破100万,成为继深圳、广州之后,省内第三个“百万汽车俱乐部”城市。其中,私家车比例占81%。同时,近六年来东莞市汽车新增率都以平均每年近10万辆的增幅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城市规划中在停车场建设方面一直滞后,导致东莞市近年来汽车停车位数量严重不足,停车难又间接使到司机乱停乱放,阻碍交通干道正常车辆通行,加剧了交通堵塞情况。
在东莞站、东莞东站这一情况特别严重。不管东莞本地人,还是外来东莞投资、打工的人士都怨声载道。火车站作为一个城市对外重要的窗口,最能直接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印象。然而多年来这一局面一直没有改善,关键问题还是停车位严重不足。
现时东莞站、东莞东站停车场面积非常有限,若不挖建地下停车场是根本不能满足当前停车需求。但挖建地下停车场又面临三大问题:第一,地质结构复杂。因为临近火车铁路及大型建筑,处理不当容易造成地质塌陷,且施工难度大。第二,建设造价昂贵。进行地质勘探,挖掘地下空间,处理排水防渗等工程,使到建设造价非常昂贵。第三,施工加剧交通阻塞。建造地下停车场必须要封路施工,挖土运输等大型车辆经常出入,更加剧交通堵塞状况。因此,在东莞站、东莞东站建造地下停车场不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
根据东莞站、东莞东站现时情况,建议引进建造先进的立体停车场。立体停车场具体“省地”“省钱“环保”三大优势。第一,立体停车场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空间。传统停车场停50辆车需要1650平方米,而采用露天电梯塔式立体停车只需50平方米。第二,从工程造价方面来比较,同样以50个车位计算,传统建设需约750万元,立体停车建设造价仅400万元。第三,立体停车场跟传统停车场相比,车辆一进车库就熄火,由机械设备自动存放,减少了车辆在车库内的迂行和尾气排放,十分环保节能,整个存车过程只需要两分钟。当然,一些城市在实践中发现立体停车场也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第一,停车入库技术要求高。一些立体停车场的机械停车设施尺寸比较小,对车辆准确停位的技术要求较高,以致一些如SUV等体型较大车辆和新手司机望而远之。第二,管理维护运营成本高。立体停车场机械化程度高,需要雇用专业的管理和维护人员,较传统停车场运营成本高。第三,停电、故障导致运作瘫痪。立体停车场毕竟依赖电力设备运作,万一遇上断电或设施故障,就会造成运作瘫痪。但迫于现时东莞站、东莞东站现有可用土地面积非常有限,只要加强设计和运营管理,立体停车场的建造总体而言还是利大于弊。
办 法:
一、科学规划设计,引进最新设备。现时立体停车场技术创新快,种类多,主要有升降横移式、垂直循环式、简易升降式、垂直升降式、平面移动式、巷道堆垛式等。因此,在引进之前必须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科学论证设计,合理规划建设;同时,必须引进最新的技术和设备,最具实力和信誉的公司,保证设施质量和实用性。
二、加强管理维护,杜绝设施故障。俗话有话“三分设计,七分管理”,只有强调管理,注重维护才能尽可能弥补立体停车场的不足。例如,加强系统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定期检查设备系统,制定断电、故障应急处理方案以及提供代客泊车入库服务等,尽可能降低故障发生率,同时减少存车和取车的手续和时间。
三、出台政策补助,减少运营成本。为解决立体停车场运营成本高,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支持和补助,防止运营公司将经营成本转嫁于停车的司机身上,保证立体停车场的收费与传统停车场一致,甚至更低,起到鼓励司机积极使用的作用,充分改善司机在站场外乱停乱放的情况。
四、注重宣传推广,提高使用普及率。立体停车场在东莞毕竟还算一个新的事物,必须加强宣传和推广,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报道或专题介绍,宣传建造空间停车场的必要性及其带来的好处,从而更广泛地提高市民对空间停车场的认知程度,引导更多司机尝试使用立体停车场,最终解决停车难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