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绿道网建设是新时期广东省委省政府做出的一项果断决策,也是广东省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张牌。随着省绿道网建设按规划全面展开和逐步完工,各地级市城市绿道、社区绿道正处于如火如荼的规划和建设当中,并已初具成效。对于制造业名城的东莞,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对绿道建设尤其重视。2010年,东莞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197公里年度绿道建设任务,已建成区域绿道约225公里,不仅提前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年基本建成”的阶段性目标,而且按照绿化、路径、驿站和标识系统4个100%的目标全面高质量完成。2011年,东莞市部署建设城市绿道及社区绿道300多公里,计划11月全部完工。并将其纳入市政府问责事项和2011年十件实事项目。在绿道网建设过程中,各有关部门还积极探索,力求寻找一条适合东莞特色的绿道建设之路,绿道分类建设标准等一系列政府性文件即将出台,这将为我市绿道网的规范建设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在珠江三角洲绿道网、城市绿道、社区绿道全面建设过程当中,怎样结合东莞实际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创造出最大的社会效益,我认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完善和强化我市主城区绿道网建设。具体理由如下:
一、在市委市政府新的工作思路里,“强心”占据着头等地位。主城区绿道网建设符合强心战略。
二、东莞正全面深入推进宜居生态城市、休闲城市建设,可将主城区绿道高标准规划建设及优先规划建设当作破解方法之一。主城区绿道网建成后可全面提升城市内涵和区域竞争力。
三、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工作和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广大的市民享受到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四、可以有效缓解主城区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
五、绿道建设既然确定要做,就一定要下决心做好,不能做成“面子”或“样子”工程,要使有限的财政资金,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给纳税人一个满意的交代。
办 法:
一、由绿道建设管理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联合制订《东莞市主城区绿道建设管理办法》,充分征求民意后报市政府审批实施。有利于加强对主城区绿道的规范建设和规范管理。
二、由绿道建设管理部门制订东莞市主城区绿道建设标准,在今后的绿道建设中优先采用。绿道选材要确保骑行安全、经济合理、维护方便;绿道,应能体现“绿树成荫”,要涵盖配套的绿化建设标准;绿道应畅通无阻,要在路口等位置设置防护栅栏,防止机动车占用绿道;人行道要根据人流量及城市景观特点等综合设置,要注重营造轻松舒适的行走环境,给人带来行走的快乐。
三、结合我市城市总体规划、生态规划、截污管网建设规划和供水供气管网建设规划统筹考虑,制订我市主城区绿道建设规划。以东莞建设宜居生态城市、休闲城市为契机,在我市十?二五规划期间建成主城区绿道网。可分三期进行,各有关职能部门和绿道设计单位应充分对主城区现状路况进行实地勘察,提出切实可行的绿道建设方案,并分期分年度计划和实施,优先考虑市民聚居地之间的绿道建设。并将其纳入市政府问责事项和年度十件实事项目。展望前景,主城区绿道网建设必将为我市打造宜居生态城市添上浓妆重彩的一笔,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四、将主城区绿道网建设纳入东莞市休闲城市建设范畴,并可作为休闲产业之一。
五、今年中国城市无车日的主题是“绿色交通?城市未来”,利用其影响力加大对绿道的宣传,让绿道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加大对市民改变出行方式的宣传,三十分钟内的骑行或步行应成为优先考虑的出行方式,尽可能做到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加大对市民遵守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相关规定的宣传,确保各行其道,避免出现骑行者与驾车者抢道、争道等险象环生的情况发生,避免市民随时随意随地穿过机动车道、自行车道的情况发生,并宣传相关的处罚措施。真正做到文明驾车、文明骑行和文明行走,确保交通秩序井然有序。
六、加强自行车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尤其是社区、商场、娱乐等人群聚居的场所要强制规定按人流量设置自行车停车场等,让绿道真正可用、能用、便用,让我市绿道建设真正成为让市民低碳出行、高兴出行、安全出行的便民工程,而不是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