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在全国范围内,曾有过连续多次的药品降价,但是,在目前医药不分和以药补医的大背景下,受利益驱动影响,医生选择用药的原则往往不是对症下药,而是对价下药,高价药热门,而低价药滞销,造成看病贵得不到根本解决。

  办    法:

  1、增加财政投入

  在医疗服务价格没有达到社会平均成本以前,要努力保证财政对医疗机构的投入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平均增长幅度。随着医疗服务价格的提高,财政补助则要逐步向专项经费倾斜,以支持医疗机构的发展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与质量。

  2、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结构性调整

  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逐步适当提高诊察、护理、手术等技术性劳务价格,以体现医生“医”的价值;不断降低药品、医疗器材(材料)价格和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治疗服务价格,降低其在医疗总收入中的比重,以保证医药费用负担与人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基本相适应。

  3、打破垄断,促进竞争

  为了弱化药品收入对医疗机构的费用补偿作用,必须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推进医药分开。在医药一时难以真正分开的现实条件下,较为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在进一步增加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数量,扩大患者就诊、购药选择范围的基础上,允许公费医疗享受者和医疗保险投保人在所在地定点医院中自主选择医院就诊。医疗机构为就诊患者提供药物外配的便利,社保和财政部门要准予报销外配药品的费用,以打破医院对药品零售的垄断,促进竞争。

  4、进一步扩大医保的覆盖面,将更多的人纳入医保范围;合理调整不同级别定点医院的自付比例,引导病人的合理分流;增加定点医院,引入竞争机制,以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

  5、提高医药费用的透明度,全面实行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信息公示制度,让患者明白消费。同时,新闻媒体和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主要医疗机构的平均门诊处方值、人均住院床日费用和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满意率等信息,以引导患者选择就医。  

提案者: 罗建文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