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东莞已由一个典型的南方农业县变成了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人民群众在物质财富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对城市环境、休闲游憩、生态文化等的需求也日益提升。近年来,东莞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东莞。

  绿道为东莞市民提供了体验自然和欣赏自然的机会、运动集体活动的场所、户外休闲娱乐和交往的空间、优美舒适的环境、远离喧嚣的净土。随着人们对旅游的不断喜爱与追宠,人们对旅游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建立完善的东莞绿道网络后,在周末假期,可约上三五好友,踏上欢声笑语的绿道行程,收获人生阅历;可携妻带子,远离璀璨妩媚的繁华都市,探寻自然美景,为生命带来一种增容和拓展,共建幸福美满的家庭;可组织员工行绿道,在增强体质、欢悦自然的同时,给员工的身心一个调整、缓冲、补充……

  办    法:

  要将我市的绿道打造成集“吃、住、行、游、购、娱”功能于一体的、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完美结合的有效载体,推动绿色低碳环保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本人建议如下:

  一、扩大绿道网络范围,建立布局合理、衔接有序的具有莞邑特色的绿道网络系统。

  将绿道的覆盖范围扩大至各镇经济商务圈,并合理配备一定数量的公交换乘点、停车场等交通设施以及自行车租售点、游客综合服务区和信息咨询中心等服务设施,可以满足多方面、多层次人群的需求,让更多的市民享受绿道网上休闲、购物、旅游的便利、健康、环保与逍遥。

  二、结合我市各镇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东莞绿道精品路段,并以绿道网络建设为契机,打造我市绿色低碳环保旅游新概念。

  例如,将麻涌绿道打造成为充满“水乡文化特色”的香飘四季绿色廊道、将虎门绿道打造成为颇具“人文景观特色”的绿道网络系统……,将绿道建设与自然、历史、人文节点融合在一起,提升东莞绿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可在绿道沿途按一定的距离设置不同主题的休闲驿店,如SPA馆、咖啡馆、餐厅、自行车租赁、体育休闲、文化展示、科普教育、信息咨询、治安管理、安全救助等集休闲、运动、娱乐、生态环保于一体的、能满足各阶层人员消费的驿站,使东莞绿道游成为东莞乃至广东旅游的新亮点。

  三、充分利用绿道带来的商机,拉动我市经济的新一轮发展。

  可在绿道沿途建立“农家乐”,提升沿线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帮助农民致富增收。

  四、不断完善长效的绿道管护机制。

  安排专人定期对绿道进行安全巡查,保证游客的人身和财物安全;定期对公共设施进行维修。

  五、开展多方位的绿道系列宣传活动,让市民了解绿道、支持绿道、参与绿道、使用绿道、享受绿道,提高市民幸福指数。

  定期组织市民在绿道上开展各类有益活动,如每年定期开展“东莞绿道千人自行车竞技赛”、“东莞万人绿道健步行”等活动;在绿道中寻找合适的地段举办“洪梅花灯节”、“横沥红荔风情节”、“望牛墩七姐诞节”、“东坑卖身节(泼水节)”等具有东莞本土特色的活动,扩大绿道的社会影响,培养社会生态意识,提高市民参与绿道各类活动的兴趣和对绿道的关注程度。  

提案者: 孔敏华

  关于对东莞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第20120184号的答复意见

  孔敏华委员:

  《关于发展东莞绿道旅游网络,打造绿色低碳环保旅游新概念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提的宝贵建议,现对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扩大绿道网络范围,建立布局合理、衔接有序具莞邑特色的绿道网络系统的建议。根据《东莞市绿道网总体规划(2010-2020)》,至2015年我市将建成总长约2263公里的绿道,形成由省立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组成的,结构合理、衔接有序、配套完善的绿道网络体系。省立绿道经过21个镇街,总长约225公里,构成绿道网的主体骨架;城市绿道覆盖全市32个镇街3个园区,总长约732公里,串联山水特色资源,形成绿道网的连通脉络;社区绿道约1257公里,衔接绿色出行和日常健身,是绿道网的细胞和微循环组织。市民出行基本在10分钟内可进入绿道网,整体覆盖率达到0.9公里/平方公里,使绿道成为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使绿道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并结合实际,完善绿道网络范围,建立布局合理、衔接有序具莞邑特色的绿道网络系统。

  二、关于结合我市各镇实际情况,打造特色鲜明精品路段,打造绿色低碳环保旅游新概念的建议。在建设省立绿道225公里的基础上,我市推出六条经典线路,分别为:香飘四季游览线路(主要特色为独具麻涌本土特色的岭南水乡田园自然风光);都市亲水游览线路(以体验我市都市滨水绿色生态廊道景观和人文历史文化为特色);滨水湿地游览线路(主要以滨水、湖泊湿地自然生态景观和历史文物为特色);湖光山色游览线路(主要周边山丘连绵起伏,库区湖面开阔,山水相连,林水相融,是现有绿道中亲近自然、游历山水的最佳去处);松湖花海游览线路(以湖泊湿地风光、植物季相和色花系列观赏为特色);森林野趣游览线路(此段绿道多为穿越山地森林,绿道不仅蜿蜒曲折,是徒步、骑车越野、挑战自我、体验林间野趣的“驴友”们的最好去处)。

  2011年,在建设城市和社区绿道500多公里基础上,我市推出了4个精品环,分别为:黄旗山登山环长度约12公里;万江滨水环长度约20公里;同沙生态环长度约26公里;佛灵湖山水环长度约15公里。

  根据您的建议,我们将结合我市各镇实际情况,打造特色鲜明精品路段,打造绿色低碳环保旅游新概念。

  三、关于充分利用绿道带来的商机,拉动我市经济的新一轮发展的建议。按照“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的任务目标,在建设我市绿道网过程中,我们围绕各地特点积极推进功能开发,如旅游局2010年推出90公里6条精品旅游线路;黄江镇围绕黄牛埔环湖绿道建设15公里标准自行车赛道计划建设自行车博物馆;道滘镇围绕绿道开展美食节等。下来,我们将继续探索绿道新的功能开发。

  四、关于不断完善长效的绿道管护机制的建议。我市绿道管理工作已落实由市城管局负责,并在市城管局内设由20多人组成的绿道管理办公室,以加强属地绿道管理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此外,为保障我市珠三角绿道网建成后实现规范、科学的管理,我市专门制定印发了《东莞市珠三角绿道网管理标准》和《东莞市珠三角绿道网监理工作指引》。随着绿道建设愈发成熟,我们将加强与相关管理部门的沟通,结合实际不断完善相关养护管理。

  五、关于开展多方位的绿道系列宣传活动的建议。我市充分利用本地宣传媒体阵地,定期在东莞电视台,东莞日报,阳光网,政府网站,微博莞香花开等媒介设置专区宣传绿道。同时,还积极在国际花园城市杂志、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重要媒体上宣传东莞绿道,进一步扩大绿道的宣传效果,提升绿道的知名度。此外,我市各部门、各镇街、积极围绕绿道进行活动策划,据统计,从2011年春节至今,我市体育局、旅游局、妇联、共青团、环保局及各镇街积极组织游览绿道、使用绿道的活动近40场,吸引了超过500万人次参与绿道活动,仅松山湖2011年春节期间就有80万人骑车享受绿道。

  下来,市绿道办将继续围绕各地绿道特点,加强与宣传部门的合作,组织、推广更多的绿道宣传活动。 

办理单位: 东莞市城建规划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