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30420)关于进一步完善东莞产业链供应链的建议

2022年,上海疫情冲击影响国内汽车产业供应链,进一步引发人们对跨国公司供应链去中国化问题的高度关注。反观我市手机产业集群,其“芯、屏、机、核”等高端零部件以及软件严重依赖进口。如何培育本土关键领域领军企业,提升产业链控制力,以上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部分主导产业元器件、原材料进口依存度高,疫情影响下通道和物流问题进一步冲击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一是电子元器件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关键核心企业面临“卡脖子”问题。以手机产品为例,我市手机产业自主配套率达90%左右,但“芯、屏、机、核”等高端零部件以及软件严重依赖进口。华为进出口规模由2019年的3500亿下降到2021年的不到1200亿。可见,我市产业链的脆弱性。

  二是物流结构性短板加剧供应链风险。与周边广州、深圳等一线口岸相比,东莞国际物流通道不具备竞争优势,我市面临周边城市一类口岸的虹吸效应明显。与深圳相比,东莞在仓储物流方面的配套设施尚不成熟,专业化程度不够。物流体系短板使东莞产业链供应链更加脆弱。

  二、中美经贸摩擦和疫情叠加下,相关产业链特别是跨国公司、外资龙头企业外迁及进行“中国+1”布局的风险。一是中美经贸斗争加剧产业链外迁趋势。中美贸易战后,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资企业加速向东南亚等地外迁。二是外资企业寻求“中国+1”的转移效应不容低估。近年来立讯精密、伟创力等加工贸易龙头企业加速在越南、印度等国设立工厂、扩大生产线,纺织业、箱包制造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出现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全链条转移,内资企业也因为土地成本、国际市场等因素在境外布局生产基地。

   法:

  建议强化产业链招商,推动内外资一体、上下游配套,最大限度稳住制造业产能,进一步完善产业链:

  一、稳定骨干龙头企业,紧抓高端增值环节。一是稳住并再引进一批加工贸易骨干企业及企业总部,争取把更多全球订单配置在东莞,培育一批本土加工贸易龙头企业,牢牢嵌入国际加工贸易产业体系。二是抓高端增值环节。结合抓龙头企业和总部,攥住设计、技术服务等高端环节,提升加工贸易价值链水平。通过抓龙头、抓高端,稳固东莞加工贸易产业生态。三是稳住链主企业。对我市7大战略产业群链主企业,加大服务和扶持力度,“一企一策”制定支持服务方案,推动降低企业融资、用工、用电、用气等成本负担,稳定企业发展预期,促进链主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扎根东莞。

  二、稳定关键元器件、原材料进口供应体系。推动建立一批关键元器件、原材料进口战略储备和集散分拨中心,重点建设电子元器件全球战略储备和分拨中心,加快对接跨国公司在东南亚、南亚的生产基地,形成规模优势和国际议价能力,健全多元化元器件供应链体系。

  三、开展精准招商,力争在新能源形成产业集群。针对跨国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专项招商,特别是新能源产业链项目,力争引进培育1家以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能源整车企业。重点结合重点推进关键零部件招商,深度参与大湾区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设,争取外资零部件企业在东莞设立区域总部或“第二工厂”,推动东莞打造成全国汽车供应链华南中心。

提案者 杨敬辉
部门答复

市工信局:

  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提案第20230420号《关于进一步完善东莞产业链供应链的建议》收悉。结合我局职能范围,经认真研究提案有关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落实情况

  (一)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

  一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的精神,大力实施“粤贸全球”品牌工程。发动组织中小微企业积极利用“粤贸全球”广东线上展览平台,帮助企业积极应对疫情给境外参展带来的冲击,突破传统展会的时间、空间局限性,帮助企业降低参展成本,抢抓外贸订单,进一步丰富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的渠道。同时,鼓励我市各行业协会和商会积极做好发动工作,进一步扩大企业产品宣传力度,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二是组织中小微企业参加“粤贸全国”知名行业展,帮助企业开展市场调研、产品销售和发布、渠道拓展、品牌宣传、产业对接等。2022年,我们已经累计发动超过800家企业报名参加近40个“粤贸全球”线上境外展项目。组织93家企业包机参加2022第四届广东(马来西亚)商品展、亚太区美容展新加坡特别展等3个境外展,意向成交金额13亿元,助推莞企出海寻商机。境内展方面,积极组织莞企莞货参加14场境内“粤贸全国”展会项目,累计参展莞企业超600家,意向成交额达125亿元。三是积极鼓励企业以展会为平台开拓市场,对办展企业给予资金扶持。我局先后制定出台了《东莞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东莞是商务局2023年新一轮稳增长若干措施》,支持鼓励企业以展会为平台,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其中包括支持市内重点展会项目、支持新办或引进展会落户东莞、镇街(园区)特色展会项目等资助内容。其中,市内重点展会支持金额最高不超过150万元,新办或引进展会落户东莞最高支持金额不超过300万元,镇街(园区)特色展会项目支持金额最高不超过30万元。

  (二)积极推加工贸易创新发展

  一是强化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建立省加工贸易200强企业挂钩联系服务工作机制,由各级领导带队深入走访企业,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建立在莞港资企业升级转型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截至目前联席会议已经成功举办22次,协调解决企业重大问题200多个。二是积极推进加工贸易业务监管改革。组织加工贸易企业参与“以企业为单元”试点意愿摸底调查,全力配合海关推广“以企业为单元”加工贸易监管改革。配合海关以台达集团、创科集团为试点,开展“以企业集团为单元”改革创新。出台支持企业提升AEO认证水平奖励政策,对首次获得和复审通过AEO高级认证的企业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的奖励。目前,全市共有AEO高级认证企业169家。三是大力支持加工贸易新业态发展。联合虎门港综保区管委会、沙田海关、市生态环境局共同研究制定《东莞虎门港综合保税区维修业务监管方案》,加强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内保税维修业务监管。先后协助华为终端、记忆存储、陆逊梯卡华宏、步步高电子等企业申请区外保税维修业务资质,并积极推动华为终端、德普特电子等企业获得区外保税维修业务资质。

  (三)拓展内销促进内外贸易融合

  一是完善和实施拓内销资金政策。修订资金管理办法,优化外资企业内销增长奖励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按新增内销额的0.2%给予支持,每家企业每年最高支持100万元。2022年支持外资企业拓展内销市场专项资金项目,共向66家企业拨付900万元。二是支持拓内销交流对接。联合东莞海关、黄埔海关技术中心、厚街镇经发局举办出口家具企业业务培训会,帮助企业提升分类管理级别,支持企业拓展国内外销售渠道,积极融入双循环。

  二、下一步计划

  (一)构建企业营销网络与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开展“粤贸全国”“粤贸全球”活动,支持中小企业组团参加知名行业展和区域性综合展。二是积极布局东莞商品展销中心。配合东莞市驻京联络处,加快推进北京莞货展示推广中心建设,力争早日投入运营。加快推动在汤加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复制推广,形成覆盖全球主要市场和国内重点区域的销售网络。三是依托本地知名展会搭建平台。大力支持会展业发展,打造加博会、智博会、台博会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性品牌展会,推动中小企业参展,提升我市中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围绕“扩大民营投资、参与政府采购、支持开拓市场”等三个方面畅通渠道,为企业注入“强心针”。通过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政府采购;通过支持企业投保国内贸易信用保险、出口信用保险,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支持企业包机组团参展,支持民营企业开拓市场。

  (二)加强我市机电产业集群发展

  充分发挥华为、OPPO、VIVO、华勤等智能终端产品链主优势,积极争取总部支持,加大产能贸易在莞布局,组织开展供应链对接活动,促进相关外资企业融入其供应链,做强做优产业集群。推动技术和设备进口数据回归,引导华技达等获得进口贴息的生产型或生产服务型企业,通过自行进口或委托市内外综服公司进口设备,促进外贸数据回归。力争2023年全市机电产品进出口超过10000亿元。

  (三)支持加工贸易稳定创新发展

  一是加强加工贸易龙头企业示范引领。加工贸易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大,对行业发展示范引领作用强,建议以加工贸易进出口规模为主,认定一批加工贸易龙头企业。加强部门联动,对于被认定为龙头企业的加工贸易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及重大项目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二是支持加工贸易新业态加快发展。主动顺应企业多元化发展趋势,出台保税维修、保税检测等试点业务政策,支持保税维修、保税研发等业态发展。建议将海关特殊监管区外保税维修业务资质审批权限下放广东省,适当放宽加工贸易企业开展保税研发、保税维修、保税检测条件,培育新的增长点。三是支持加工贸易企业融入双循环。在内销便利化方面,大力实施“同线同标同质”工程,为加工贸易企业拓展内销提供便利。在海关监管方式方面,对企业内外销料件实行一体化监管模式,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和行政风险。在金融支持方面,引导金融机构丰富金融产品,支持加工贸易企业购买国内贸易保险,增强加工贸易企业融入内循环的积极性。四是进一步优化加工贸易监管模式。在创新监管方式方面,以相关产业重点龙头企业为试点,开展以产业集群为单元全程保税监管改革新模式,对试点企业及其上下游重点供应链企业,对账册设立、深加工结转、内销自报自缴、分送集报等业务给予更大便利,对试点企业实施“信任管理”,简化业务核批手续。在业务监管方面,建议在查验、监管、通关等业务方面,建立免罚容错机制,降低因企业管理疏忽和员工误操作等非主观原因造成的处罚风险。在提升AEO认证水平方面,鉴于加工贸易企业相对更熟悉海关监管业务,建议在AEO高级认证方面,适当向加工贸易企业倾斜,提高加工贸易企业认证水平。

  以上答复,供参考。

  东莞市商务局

  2023年5月9日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进一步完善东莞产业链供应链的建议》(第20230420号)收悉。经认真研究,我局会办意见如下:

  近年来,我市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着力锻造“制造业当家”新优势,重点发展“4+5”战略性产业集群,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深入推进稳链补链强链控链。其中,我局牵头重点推动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能源产业培育,“双线并进”打造产业新立柱。

  一是落实重点产业链“链主”遴选。2023年我局按照《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东莞市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遴选工作的通知》工作要求,积极发动半导体、储能、新能源汽车3个重点产业链领域企业申报“链主”企业,初步遴选5家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并报送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汇总,下来将按照《东莞市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遴选管理办法(试行)》,对“链主”企业以及潜在“链主”企业加强跟踪支持,定期梳理汇总企业诉求,结合产业培育、产业空间、金融服务、人才保障、要素保障等工作,予以重点支持。同时,针对暂未遴选出“链主”的重点产业链,强化招商引资力度,瞄准重点产业链关键薄弱环节精准“强链”“补链”,扩大产业集聚效应,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二是出台重点产业专项政策。2022年8月23日印发实施《东莞市发展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聚焦第三代半导体、先进封装测试、材料及关键电子元器件、芯片设计、特种装备及零部件等领域,充分发挥滨海湾新区、松山湖高新区、临深片区、东部工业园等空间资源和区域优势,谋划打造“集成电路创新带”,积极培育核心竞争力。2022年12月7日印发实施《东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重点瞄准新能源汽车、电动轻型车、储能及光伏、氢能及应用等四大领域,谋定各细分领域发展方向。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着重发展新能源整车、“三电”系统、新型汽车电子、其他重要零部件,并明确到2025年,力争引进培育1家以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能源整车企业;在电动轻型车领域,着重发展电动轻型车整车、专用锂电池、关键部件,并发力出口市场;在储能及光伏领域,着重发展工业级储能、家庭储能、能源电子和关键材料、电池制造设备以及太阳能光伏;在氢能领域,着重发展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示范应用、基础材料及关键零部件,以及氢能供应网络。此外,我局正在积极开展新型储能、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专项扶持政策编制出台,积极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其中,《东莞市加快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已于4月挂网公开征求意见,下来加快出台实施。

  三是推动重点产业精准招商。2022年,在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领域,先后推动天域半导体(投资额80亿元)、OPPO芯片研发中心项目(投资额45亿元)、安世半导体(投资额30亿元)、联测优特增资扩产(投资额14亿元)等总投资近170亿元的龙头企业项目签约落地;在新能源领域,先后引进比亚迪(投资额65亿元)、赣锋锂电(投资额50亿)、富强电子(投资额30亿元)、吉瓦森林(投资额20亿)等一批新能源项目。今年以来,瞄准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电池、储能系统集成、第三代半导体等开展“填空型”精准招商,按照“大招商”工作机制,先后赴深圳、北京、厦门、常州等地开展相关招商活动,并探索“以市场换项目”,持续争取更多龙头企业落地东莞,带动上下游集聚。

  特此函达


尊敬的杨敬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东莞产业链供应链的建议》(第20230420号)提案收悉。我局作为主办单位,经综合市发展改革局、市商务局、市投促局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建设的有关做法

一是探索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我市先后出台了《东莞市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遴选管理办法(试行)》以及《东莞市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选取了新能源汽车、智能移动终端、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储能、电动自行车、高端医疗器械、预制菜、国产基础软件生态等首批9条重点产业链,探索实施“链长制”,提升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在“链主”企业遴选方面,要求其具有突出的资源整合能力,在所属产业链上下游的核心配套商原则上不少于20家(其中在市内配套的原则上不少于10家)。目前,我市已围绕

2 -

其中

7条产业链遴选出10家“链主”企业并进行了发布,下来将围绕“链主”企业支持加强本地配套。

二是开展产业链深度对接活动。前期,市工信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聚焦电子信息、消费品、装备、新材料等创新开展产业链对接,2022年共举办13场产业对接活动,邀请三大手机等近30家龙头企业及近千家上下游重点企业参与,促进产业链深度合作。今年5月上旬,“企莞家”3.0供需对接平台上线运行,通过为企业提供产品发布、采购需求发布等功能,给在莞的采购方和销售方搭建便捷的沟通桥梁,以此提高东莞本土企业的曝光度,提高东莞制造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东莞制造的品牌。

三是出台了针对性政策措施。2022年8月,我市出台了“拓市场20条”,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型工业企业完善供应链体系,鼓励大型工业企业面向中小微企业发布产品和服务采购计划,带动中小微企业优化生产经营、提升产品质量。对于带动中小微企业获取新增订单的大型工业企业,按新增订单的1%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奖励。今年2月,我市出台的“民营经济12条”,将该项政策措施的奖励金额提升到最高1000万元。

二、下来,我们将通过稳定“链主”企业、稳定关键元器件供应体系、开展精准招商等方面着力,进一步完善我市产业链供应链建设

(一)针对“稳定骨干龙头企业,紧抓高端增值环节”的

3 -

建议,我们将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一是对重点产业链实施“一链一策”扶持。围绕首批选定的

10家“链主”企业做好跟踪服务,按照“链主”企业制定的产业链建设方案,由“链长”实施高位协调,按“一链一策”进行扶持,积极引导“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强链补链,进一步提升本地核心配套;适时开展第二批“链主”企业遴选工作。二是持续开展“产业链共建”对接行动。以“制造业当家?产业链共建”为主题继续开展莞企供需对接行动,2023年全年开展对接活动不少于20场。扩容“莞企莞货”名录,引导不少于200家企业入驻。支持企业举办新品发布会、订货会等活动,提升企业知名度和扩大产品销售渠道。三是落实供应链体系扶持政策。持续做好供应链体系政策宣传工作,优化申报程序、加快资金拨付,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推动更多中小微企业与大型工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二)针对“稳定关键元器件、原材料进口供应体系”的建议,我们将进一步壮大电子元器件集散分拨基地规模。为进一步助力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做好相关产业配套,我市将在东莞保税物流中心引进全国知名电子元器件分拨商江苏飞力达供应链有限公司,以及大联大公司(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电子元器件分拨商)设立的东莞联易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基础上,继续以综保区为载体,重点招引电子元器件供应链企业,形成集聚效应,积极打造电子元器件分拨集散基地。落实

4 -

我市促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政策,针对虎门港综保区内企业,对符合条件的进出境货物(不含跨境电商业务),按照实际进出境货物

50元/票的标准给予仓库经营企业支持,每家企业每年最高支持50万元;对保税物流企业当年进口货值达到4000万美元、8000万美元、4亿美元、8亿美元、16亿美元、24亿美元、40亿美元及以上的,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20万元、70万元、150万元、250万元、300万元支持。为进一步夯实电子元器件集散分拨基地建设,支持电子元器件集散交易中心做大做强,我市将积极推动飞力达公司在综保区内继续加大投入,建设飞力达二期项目;预计项目达产后可为我市新增约30亿美元外贸进出口额,进一步壮大我市电子元器件集散分拨基地规模。

(三)针对“开展精准招商,力争在新能源形成产业集群”的建议,我们将持续推进产业链精准招商。完善“大招商”工作机制,突出“龙头项目+专精特新”,每年策划对接一批顶级制造业巨头来莞投资考察。在近期先后引进比亚迪(投资额65亿元)、赣锋锂电(投资额50亿)、富强电子(投资额30亿元)、吉瓦森林(投资额20亿)等一批新能源项目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重点聚焦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领域,以及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大力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实施投资东莞全球推广行动,高规格举办全球招商大会。广泛调动社会各界招商引资积极性,对参与引进优质企业龙头

5 -

项目的招商“引荐人”给予

10万元至300万元奖励。加强产业项目全链条落地服务,推进分层分级专题协调,强化签约超1年未落地项目红黄牌提醒机制,推广“摘牌即动工”模式,全力提升项目落地效率。力争全市每年新增招引投资1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协议投资1100亿元以上。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6月25日


办理单位 发展和改革局,市工信局,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