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20415)关于加强对5G产业园区建设支持的建议
内    容:
  进入“十四五”发展新阶段,5G技术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它正驱动社会进入万物互联时代,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当前,我市立足“千万人口+万亿GDP”新起点,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截至2021年9月,已累计建成10895个5G基站,努力实现实现经济在万亿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对标“科技创新+先进制造”,面对产业发展的新拐点,必须充分认识到产业园区主动融入5G发展大势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加速培育和集聚新动能、新业态、新引擎。

  现行产业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 产业链不完整、缺乏新兴产业。传统行业较多,5G新兴产业较少,且各行业关联度不高,企业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不能形成配套生产和联动发展,易导致发展后续无力,影响整体经济发展。

  二、收支矛盾凸显、服务能力较弱。园区财力增长的速度滞后于刚性支出增速,财政支出和资金筹措压力较大,且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职能还需加强。

  三、土地供应紧张、高层次人才缺乏。随着园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土地政策的收紧,有效供地日趋紧张,土地瓶颈制约效应凸显,且市场化管理人才模式效果不明显,园区急缺的高层次规划、投融资、资本运行人才招不进、留不住。


建    议:
  一、统筹部署,促进政府企业协同合作。产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涉及优化园区布局、创新管理模式、完善运作模式、调整党组织设置、简政放权、建立评价体系、岗位管理制度改革等,需要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各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编制5G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积极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国土空间发展规划等,加强对产业园区改革的领导推动和工作指导,科学精准促进5G产业园区发展规模、主体功能、运行模式的新发展。二是强化统筹引领。强化政府对5G产业园区的统筹作用,优化升级5G+产业融合创新机制激励,由政府牵头与本地龙头企业合作,多方联动、做优网络,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多方联动的协同机制,加快培育更多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集群。三是强化政策引领。围绕资金、用地、应用等各方面为5G产业园区的建设出台具体政策措施,设立“建设5G产业园区”专项资金,对重大产业项目、新兴产业项目降低税收分成比例,加大对园区土地供应的支持力度

  二、盘活资源,围绕5G应用布局产业园区。进一步明确5G等高兴数字产业建设需求,加强对全市5G产业空间布局的统筹协调,通过合理建设布局5G产业园,吸纳涉及通信、交通、数字等产业,集中力量优先引入物联网(如智能汽车、智慧城市)与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以强大的制造能力、健全的产业链、成熟的产业配套支撑,推动建设松湖片区、临深片区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并带动辐射周边区域。持续推进企业闲置资源盘活,紧抓5G浪潮,推进以商招商、中介机构招商、专业团队招商、互联网招商等模式,开展集群式、补链式精准招商,力求实现一批重大项目落地,逐步推进“腾笼换鸟”。如君泰·正拓5G产业园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两大重点产业,全力打通松山湖科研与生产价值链两端。

  三、完善服务,创新人才合理流动机制。以5G产业特点为切口,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动态监管、目标考核,促进人员合理流动;建立园区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个人职业信用体系、高级人才信息库等,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和人才服务体系;借助行业协会,架起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人力资源交流的桥梁,制定人才培训规划,加强对园区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建立人才专项编制库,确保急需紧缺专业高级人才用编需求。
提案者 叶汝青
部门答复

市工信局

叶汝青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5G产业园区建设支持的建议》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市5G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针对您所提问题及建议,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规划引领,夯实5G产业发展基础
  (一)出台指导性文件,开展5G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
  我市自2019年印发了《东莞市加快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以来,立足东莞实际,聚焦优势产业,围绕“产业发展”、“网络建设”和“融合应用”等三个方面,将我市打造形成5G在智能终端、高端装备制造的产业集聚区。面向松山湖高新区(华为区域)、水乡功能区、滨海湾新区、长安(步步高系区域)和谢岗(银瓶合作创新区)5个重点区域开展5G示范区的建设,推动各示范区按照错位发展的原则,制定并出台5G综合示范区建设方案,建设了紫光芯云产业城、OPPO 智能制造中心、欧菲光电影像产业等一批5G相关项目。同时,以5G示范区建设为基础,围绕松山湖高新区核心承载区域,以我市智能终端优势产业为切入点,于2020年东莞成功申报广东省第二批5G产业园区。
  (二)夯实5G产业发展基础,加速推进5G基站建设
  为有序推进5G基础网络建设,近年来我市相继印发并实施《东莞市通信基站站址专项规划(2019-2023年)》、《东莞市加快5G基站建设的实施方案》。2022年,省工信厅下达我市5G基站建设任务为3939个,我市先后制定了第一批计划建设任务2480个,第二批5G基站建设任务2520个。截至目前,我市今年已建设5G基站3315个,自19年开展5G基站建设工作以来,现已累计建设1.7万余个,持续推进5G基站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全市5G网络覆盖。
  (三)加强5G产业链建设,培育5G发展生态体系
  依托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产业基础和优势,我市在5G的基站系统、网络架构、终端和应用等4大系列,均已形成较为完善的5G产业链体系。在基站系统领域,已实现天线、射频模块、小型基站/微基站、线路板的全覆盖。如天线领域有晖速通信、云通通信、司南通信等,射频模块有华科电子、搜路研电子、有方科技等,线路板方面有生益科技、森玛仕、五株电子等等。在网络架构领域,除有华为、大普等主要的通信网络设备(SDN、NFV解决方案)厂商外,光纤光缆领域有亨通光电、铭普光磁等企业。在终端领域,已涵盖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代表性企业,特别是以华为、OPPO、VIVO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厂商正积极布局5G全链条发展。在应用领域,近年来我市积极储备了一批5G应用试点项目,并遴选出“华为团泊洼5G智能制造项目”、“5G-数字电网低碳融合网络服务与应用”、“金洲纸业5G+AR可视化工厂项目”等15个示范项目,推动5G技术在生产、经营、消费等各领域广泛应用和创新发展。
  二、优化5G产业布局,推动5G产业集聚发展
  (一)整合土地资源,拓展和优化5G发展空间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我市土地空间连片拓展战略,加大“拓空间”力度,今年以来,我市按照“市级统筹、连片开发、定位清晰、难易结合、片区平衡、凝聚共识”总体思路,在全市范围内整备出一批高品质的空间,谋划并提出建设标准化产业片区土地整备的战略工程,由市级高度统筹规划与招商,镇街负责具体实施,高位推进土地整备和开发建设,以招引和留住优质项目。摒弃以往产业规划与空间规划错位的方式,强化产业与空间融合、联动、挂钩,夯实龙头企业连片产业空间保障。进一步结合5G等其他新兴产业建设需求,统筹协调我市各产业基地和产业片区用地,促进我市产业升级。
  (二)建设战新产业基地,谋划5G特色产业空间
  近年我市开展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谋划建设工作,根据七大战略性产业基地产业规划,共确定了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东部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东莞新材料产业基地、东莞数字经济产业基地、东莞新能源产业基地、临深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银瓶高端装备产业基地等七大产业定位的基地,其中东莞数字经济产业基地以5G+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数字创意与设计等数字经济领域新兴产业;临深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以发展5G智能终端、半导体元器件、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与芯片设计、第三代半导体材料、3C高端装备等产业为重点,均是承载5G产业发展的良好空间,未来将引导5G产业在特定空间中集聚化,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产业园区。
  (三)明确产业发展方向,支持园区产业载体建设
  我市鼓励各地利用产业园区、创业基地、楼宇和工业厂房,用于5G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园区,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一方面,优化完善产业转型升级基地有关政策,相继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明确市产业转型升级基地管理工作有关规定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基地企业纾困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基地企业入驻、办证等流程,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基地降低产业用房不动产权证办理条件,拓宽不动产权证办理对象,推动基地入驻企业扎根东莞、集聚发展,为5G产业发展空间提供支撑。另一方面,聚焦5G、工业软件、嵌入式系统软件、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我市共计认定了天安数码城、光大We谷、中集智谷和南信产业园等4个市级数字产业集聚试点园区,从2021年起实施数字产业集聚试点园区租金补助和软企经济贡献增量奖励项目,支持初创型、小规模软件企业发展,为其提供低成本发展空间。
  三、多措并举,完善园区服务支撑体系
  (一)推进园区智慧化改造,创新园区管理模式
  围绕2022年市政府一号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工作要求,今年我市制定了《东莞市智慧园区建设导则》,并于9月印发出台了《东莞市镇村工业园智慧化改造指引(试行)》,大力推进镇村工业园智慧化改造提升。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整合园区内外资源和服务,推动镇村工业园提升为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和服务的产业园区,服务5G等新兴产业发展。
  (二)围绕产业需求,推进数字人才队伍建设
  我市历来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2021年出台了《东莞市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东府〔2021〕71号),构建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不断整合高校院所、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公共服务平台等各类社会资源,围绕我市重点布局的产业需求,现已形成“责任共担、目标共进、信息共享、资源共用”的人才队伍建设齐抓共建推进模式。在引进5G特色人才方面,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制定《东莞市引进创新科研团队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重点面向5G行业引进战略科学家和创新人才,目前已引进了一批5G领域省级创新团队。在培养5G等数字人才方面,通过开展技工院校基础专业培养、联合龙头企业提供数字技能培训项目、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工作,加大数字化人才培养力度。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快5G基站建设进度,夯实5G发展基础
  继续夯实市、镇两级推进5G基站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长效督导机制,常态化落实5G基站建设工作;继续推进“四同步”,着力解决租金贵、进场难等问题,减少和化解5G基站建设阻力,为5G基站建设扫清障碍,确保基站建设稳步有序推进。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设和部署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与国家顶级节点实现对接,为行业内的机器、产品、资源等工业互联网对象提供标识注册和解析的基础服务,推动行业内更多的企业、设备接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实现2023年底建成3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工作目标。
  (二)聚焦5G产业发展,加快推动产业园区建设
  一是优化加强产业规划。加强产业整体谋划布局,贯彻落实新出台的《东莞市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推动智能终端、智能消费电子、5G产业、工业互联网等产业与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融合贯通发展。推动电子信息重点企业“纵向延伸+横向拓展”,纵向即是支持重点企业自身积极进军布局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内部自身产业链延伸,横向就是积极帮助重点企业招引上下游企业,推动上下游相关行业的集聚发展,促进产业链的有机合作。
  二是保障5G产业发展空间。加强工业园区、工业厂房等产业空间的统筹规划、改造升级、产业导入和监管服务,打造低成本、高品质产业空间。加快制定出台《东莞市镇村工业园区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东莞市试点工业园培育建设工作方案》,以镇村工业园区提质增效为总目标,遴选一批改造意愿强、用地规模大、具有较强示范性的项目培育作为市级试点园区,按照“一园一策”配置政策资源,通过市镇共建,加快推进项目改造升级进度。同时,推动项目规划建设与园区招商同步进行,结合市场需求找准项目产业定位,聚焦5G等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确保空间与产业有效衔接,以高品质空间承载高质量产业,推动全市镇村工业园区提质增效。
  (三)探索5G等数字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数字化转型人才培训高地
  一是联同市委组织部人才办、核心软件攻关工程工作专班、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东莞理工学院等单位,围绕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和核心软件攻关需求,共同研究制定东莞市数字人才引进和培养专项扶持政策,加快出台《东莞市数字经济人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暂定名),抢抓数字经济人才建设工作推进重要窗口期。
  二是支持东莞理工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土优势高校加强5G等相关学科建设,建立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本科、研究生教育和在职培训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具有示范性的高质量综合性人才培养体系。
  三是用好用足现有特色人才政策,特别是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相关政策,引进和培养一批能下沉到工业一线的数字产业人才,推动5G等数字产业专业人才来莞实践、培训和争取留莞就业。


办理单位 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投资促进局
网友评价
支持 1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