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20223)关于推动社会力量加强科普教育,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建议
内    容:
  一、当前科普教育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也是科技教育的竞争。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科学素质,已成为持续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对于青少年而言,加强科普教育,有助于开发他们的智力,启迪他们的智慧,不仅有利于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还能极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为了推动居(村)委会、企事业单位、学校、科研院所等社会力量加强科普设施建设,东莞市对此前的科普示范镇、示范社区、创客培育学校、科普教育基地进行整体验收,也认定2021年第四批东莞市科普示范镇、科普示范社区、创客培育学校,第十三批科普教育基地。但这些仅是宏观层面引领,还需要更具体的举措、更完善的制度、更科学的评价去刺激社会力量加大科普教育投入。

  当前,科普教育总体投入资金不足,科普设施相对偏少。据科市协财政自查报告显示,2020年在科学普及专项资金上年初预算金额(2000.00)万元,调整后预算金额(1797.00)万元,预算调整率为(-10.15)%,实际支出金额(1589.75)万元,年初预算执行率为(79.49)%,调整后预算执行率为(88.47)%。其它的科学普及专项资金预算总额也比较少(2020年主题科普活动年初预算金额(20.60)万元),实际执行情况还不理想。

  学校层面的科普教育,较好的学校也局限于某些具体的科普项目,集中在无人机、机器人等;也因资金投入不足,较多学校的科普教育比较单一;在开展学校科技节或科普教育时要申请专项经费,仅能完成一些简单的科普展示。


建    议:
  一、要增大科普教育经费的投入。政府(市科协)应充分调研科普教育需求,增加财政预算总金额并切实管好、用好科普教育经费使用,完善科普经费使用机制,畅通使用方式和渠道,使学校在申请科普教育活动上有更多的渠道和经费保障。

  二、增加科普设施设备的建设。市文明办要推动科普公园建设,推动镇街、村委会(居委会)加大科普小公园的建设、科学启蒙小乐园的建设等,通过软硬件设施设备潜移默化地进行科学启蒙,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高。

  三、教育局推动学校建立科普中心、创客中心、创客空间,进行创客教育。同时,进一步畅通学校开展科普教育渠道,让更多学校会申请、能申请到科普教育经费以开展科技含量更高的科技节,有更多科普教育资源支撑。

  四、要打通学校科普教育与科普教育基地、科技企业、科学研究所的融合渠道,创新机制,让更多科普教育基地、科技企业、研究所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赋能。科普教育基地要切实对青少年开放,对口中小学研学,真正发挥作用;要在制度上、物质上鼓励科技企业为青少学科学素质提升提供研学便利,打造科普示范研学企业单位。

  五、市科协要加强科普教育的宣传,打造面向大众特别是学生的科普数字云网,实现数字化科普。还可以在云网上设立专题学习、知识讲座等线上课程,供青少年学生学习科普知识;组织开展科普方案设计、科技制作、科技发明、科普大篷车进社区等科技实践活动,营造"人人都是科普之人、处处都是科普之所"的良好氛围,激发全体公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热情,为东莞科普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源泉和动力。

  六、利用社区力量推动青少年科普教育。社区可以广泛向社会招募科普志愿者,发动有科技之长的社区居民,担负起科普宣传、教育、服务等工作,为社区科普工作贡献力量。以社区为第二课堂,认真设计活动载体,通过宣传、授课,向青少年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知识。

  值得注意的是,双减下,有很多课外培训机构也主打模型制作、编程、电脑动画等科技类课程。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多些正向引导科普培训机构,对涉嫌虚假宣传的机构,应加大依法惩治力度。

  
提案者 民革市委会
部门答复

  教育局

  民革市委会:
  贵会提出的《关于推动社会力量加强科普教育,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建议》(第20220223号)收悉。非常感谢您们对我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重视。现就提案的有关内容回复如下:
  一、关于要增大科普教育经费的投入的问题
  (一)已有工作基础
  2021年东莞市科协切实履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牵头举办各类科普主题活动,2021年科普和学会科技服务项目资助金额达1739万元,重点推动科普创新发展,范围覆盖至各镇街(园区)、社区及学校,进一步彰显科普工作的社会价值。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市科协计划修订完善科普专项管理办法,争取市委市政府对扩大科普专项资金规模的支持,使科普经费投入力度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匹配。
  二、关于教育局推动学校建立科普中心、创客中心、创客空间,进行创客教育的问题
  (一)已有工作基础
  市教育局先后向市财政局申请两次专项资金,用以资助中小学校保障科普教育硬件。2014年-2015年向市财政申请1385万元,在全市资助建立100所中小学创新人才培育基地2018年-2020年又向市财政局申请了1349万元,推进全市创客教育,共建设97所中小学创客空间,项目的实施,全力赋能东莞创客教育硬实力,我市在各级科技比赛中获得突破性成绩,2019年东莞中学朱芸颖的项目在教育部组织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创新潜力奖”,全省只有三个项目获此殊荣,我市因此获得省教育厅来信表扬。
  市教育局每年指导教研室、市青科协、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举办十大市级品牌科技竞赛活动,这些活动得到了中国科协、省科协与我市师生认可,现已成为我市科普教育一大名片。这十大科普活动有: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电脑机器人活动、中小学创客嘉年华活动、中小学航空航天模型比赛、中小学车辆模型比赛、中小学航海模型比赛、中小学建筑模型、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青少年科学实验体验活动、中小学无线电测向比赛、院士校园行活动等。近三年共举办市级及以上科技竞赛活动56次,组织“院士校园行”及指导镇街(园区)竞赛活动等21次,吸引了全市2880校次22万人次参加。2017年以来,我市中小学生在各级各类科技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中小学科技代表队共27次走出东莞,在世界、全国或省级比赛中获奖1380余项,尤其是在2019年得到省教育厅来信表扬。从2018年起,连续组织了四届“院士校园行”活动,累计有93位院士走进东莞近百所大中学校,开展了91场科普活动,线上线下累计受众人数达150万人次,在我市掀起了科技教育热潮。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助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市教育局正规划普通高中“双特色”学校,计划到2025年建成20所市级特色优质普通高中,其中就包括“科技特色学校”,如科技创新、电脑机器人、航空航天模型等创客教育。
  市科协在修订完善东莞市科普专项管理办法,拟加大对青少年这一重点人群的倾斜,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引导作用,资助面向青少年群体的专项科普活动,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类竞赛、校园科技节活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青少年生理、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等,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技创新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三、关于要打通学校科普教育与科普教育基地、科技企业、科学研究所的融合渠道,创新机制,让更多科普教育基地、科技企业、研究所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赋能的问题
  (一)已有工作基础
  目前我市已有省级科普教育基地99个,充分发掘科普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赋能,市教育局指引有关部门(如教研室、青少年活动中心)与学校创新馆校合作内容,开展系列深受群众好评的活动。如“玩转科学百校行”是由市科学技术博物馆、市教育局联合开展的公益科普进校园活动。活动项目包括科技课、科学秀、创意航模、科技小制作、科普展览、科普讲座等。其中2019年走进了33个镇街(园区)共100多所中小学,参加人数超过17万人次;2020年因新冠疫情影响,进校园频次有所减少;2021年走进了19个镇街,开展科普活动110场次(学校99场次,社区11场次),受众约6万人次。自2013年开始,由东莞中学初中部等学校与市科学馆持续9年的探索馆校合作,系列活动让122万学生受益。
  截至2022年5月,我市共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50多家,如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东莞科学馆、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东莞农业科学研究中心、东莞市气象科普馆等,为学校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提供了大量优质的研学资源。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进一步普及与优化现有校园科普教育工作
  结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及省、市推进科普工作的规划,进一步普及与优化中小学科普教育,包括科普教育内容、科普硬件建设、实施方式、评价机制等。
  2.用好现有市镇科普场馆,进一步引领推动“科技研学”
  引领学校组织学生就近分期分批进入各类科普教育基地,加强场景式、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如东莞市溢星空生命科学中心等。也鼓励各类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利用节假日安排学生专场和家庭亲子科普教育活动,向中小学生优惠或免费开放等等。
  3.对接学校需求与企业资源,推动校企科普合作
  我市有着相当规模的科技创新和制造企业,许多企业和企业家都愿意承担育人社会功能。拟通过调研学校与企业的科普需求,形成有效的链接机制,推动“校企”科普合作,落实肖书记强调的“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 ”政策。
  4.加强全市科普教育基地指导和管理
  目前,市科协正研究制定《东莞市科普教育基地管理规定》,加强对全市科普教育基地的指导和管理,大力拓展科普教育基地规模,提高基地建设质量,推动特色优质科普资源转化为研学课程,惠及更多青少年。
  四、关于市科协要加强科普教育的宣传,打造面向大众特别是学生的科普数字云网,实现数字化科普
  (一)已有工作基础
  由市教育局、市科学馆、联合开展的2019-2021年“流动科学馆”、“科普大篷车”等项目以“多彩的昆虫世界”“综合科普展”“爬宠视界”“好玩的科学”四个主题为依托,举办了包括“流动实验室”、科学表演、科技制作等一系列的科技实践活动进校园,让学生们能够亲手操作、亲身感受。共走进凤岗、塘厦、东坑、松山湖等多个镇街(园区)共63所学校巡展,深受学校师生的欢迎。
  市科协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依托科协“东莞i科普”平台,同步开通过了微博、抖音等,逐步完善科普全媒体传播网络,定期更新推文、科普趣味小视频,向青少年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知识。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市科协将在科普项目资助中加大科普原创视频、科普传播运营专项,鼓励科普教育资源数字化转换,拓宽科普传播渠道。指导东莞阳光网在知东莞APP开设“科普莞”栏目,推动线上线下资源整合,拓宽科普工作受众面及影响力。
  五、关于利用社区力量推动青少年科普教育
  (一)已有工作基础
  以社区为阵地开展科普教育是推动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市科协2021年认定了东莞市黄江镇长龙社区居民委员会、东莞市东城街道办事处主山社区居民委员会、东莞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周屋社区居民委员会、东莞市南城街道雅园社区居民委员会4个科普示范社区;2020年认定东莞市石排镇太和社区居委会1个科普示范社区;2019年认定东莞市清溪镇三中村村民委员会、东莞市南城街道新城社区居民委员会2个科普示范社区。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鼓励居(村)委会等社会力量加强科普设施建设,市科协以认定科普示范社区为抓手,鼓励社区围绕青少年、城乡居民、外来务工人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的提升,努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最后,再次感谢您们为我市教育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也希望得到您们更多指导建议。


办理单位 教育局,科协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