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20222)全面加快松山湖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对接发展的建议
内    容: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讲话上指出:“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为抓手,加强与港澳创新资源协同配合。”

  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目前主要包括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与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深圳市光明科学城自2018年4月明确以来,作为深圳加快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开始集中布局和建设。松山湖科学城于2020年7月获得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复,成为先行启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两城的顶层规划设计衔接不够紧密、创新要素整合和共享程度不高、参与建设主体较为单一且联动性不足、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难以有效支撑科学城建设、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设较为滞后。

  作为大科学装置群和政产学研用多类主体聚集的复杂创新系统,如何有效促进松山湖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功能衔接、错位互补、系统耦合、融合创新,更好协同各创新主体的目标、结构、动力、路径,全面发挥创新集聚和辐射效应,力促科技创新成果区域扩散、全球影响,是当前亟待深入思考、认真谋划和解决的问题。


建    议:
  经过实际调研、综合研判,就加快松山湖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对接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两城”顶层规划设计的协同性和一体化,建议成立“两城”顶层规划设计协调领导小组。应在国家或至少在省级政府层面成立由主管部门、深圳市、东莞市等成员组成的层规划设计协调领导小组,作为“两城”顶层规划设计的协调机构,在科学城战略目标定位、产业布局、空间规划、大科学装置、重大科研平台、人才资源等方面加强协作,加强对科学城规划设计的协同性和一体化,避免重复布局和非良性竞争,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二)提升“两城”科技创新要素的整合度和共享度,建议成立“两城”大科学装置理事会,完善大科学装置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强化创新链错位布局,促进“两城”科研平台共建合作;创建国家级或省级人才改革试验区,加强“两城”一流人才资源共享。

  (三)推进“两城”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有为政府”的推动作用,提升高校参与科学城建设能力和水平,发挥企业和科研机构等主体在科学城建设者中的关键作用。双方应利用区位临近优势,在大科学装置的布局建设和运营管理上加强协作。一方面,结合各自产业优势,推动大科学装置错位布局,同时进一步争取国家和省大力支持,持续加快大科学装置的建设进度;另一方面,创新大科学装置的运营管理模式,推动“两城”科技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共建共享,不断提升协作效能。

  (四)完善“两城”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成立光明科学城和松山湖科学城综合治理委员会。在中央主导下,以“两城”为主体,从城市合作层面投资和管理大科学装置,由投资城市政府双方共同成立跨行政边界的大科学装置理事会,共同管理和运营设施。在这种模式下,参与投资、管理和运营的“两城”作为合作成员,其所属的所有科技部门和科技人员都能够有机会使用大科学装置和分享装置运行过程中带来的成果,从而在更大的层面上实现资源共享,激活和优化现有的科技创新资源,并通过建立更加专业化的管理机构,提高装置运行效率,为更深层次的“两城”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提案者 民革市委会
部门答复

发展和改革局

  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创新和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的关心与支持!您提出的全面加快松山湖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对接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综合市科技局、松山湖管委会、教育局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情况
  202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批复同意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共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讲话上指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为抓手,加强与港澳创新资源协同配合。”
  2020年9月,东莞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明确将全面加快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根据《意见》,松山湖科学城整体聚焦新材料、信息与生命领域,勇担战略性、标志性基础研究任务,围绕打造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粤港澳合作创新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试验区四个定位,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划地,新兴产业发源地、创新人才聚集地、知识产权示范地和科学人文宜居地”。
  2021年10月,省政府批复《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总体规划》,提出松山湖科学城要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城为总目标,到2035年,建成一批全球领先、开放共享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实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群体性突破,初步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
  目前,我市推动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科技创新方面,中国散裂中子源自开放运行以来,已完成九轮开放运行,在Science等期刊累计发表用户文章120余篇,取得一批相关领域重要科研成果,并且助力华为、比亚迪等一批高科技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互联互通方面,科学城通道东莞段首期工程动工建设,并且谋划了湾区中轴城际以及东莞1号线与深圳6号线、东莞3号线与深圳11号线等地铁对接线路,打造“半小时”科研交通圈。配套设施方面,核心创新区约2000亩土地统筹基本完成,确立了松山湖中心区、北部服务中心两个城市级服务中心,布局建设松山湖科技交流平台、人才房、科学家公园等一大批配套项目,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创新生态氛围方面,搭建了“1+10”扶持政策体系,加力支持“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全链条创新。高水平建设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创新孵化模式打造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孵化大疆创新、云鲸智能等60余家创业企业,2021年累计总产值超56亿元。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作为首批授牌的粤港澳大湾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已进驻港澳人才创业企业99家。先行启动区建设的集中度、显示度逐步显现。
  二、“两城”融合发展工作情况
  (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融合发展
  目前在国家层面已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责小组,定期召开专责小组会议,协调推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事项。在省级层面,已成立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和广东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在市级层面,我市成立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接深圳相关部门,建立莞深两地合作对接机制,重点研究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协调推动两地科学城共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下来,我们将以此为基础,继续优化完善“两城”融合沟通协调机制,推动“两城”加强合作对接,联动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借助国家和省的领导机构,推动更多的科技、教育、交通、生态基础设施纳入国家规划,加快一体化发展进程,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松山湖科学城率先复制推广深圳科创先行政策,促进“双城”政策衔接,实现一体化的规划体系。另一方面,建立更加常态化的协调沟通机制,争取在省级层面成立深莞战略合作领导机构,并且积极推动松山湖管委会与深圳光明区签订共同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合作协议,构建科学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切实加强“两城”在强化规划衔接、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科学资源共建共享、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联动发展。
  (二)强化科技资源共享,促进创新要素流通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一是推动大科学装置共建合作。《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强化与光明科学城双城联动发展,推动“两城”在科技创新、产业协同、人才发展、基础设施、体制机制等方面一体化联动发展,共建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集群。散裂中子源自2018年开放运行以来,吸引了大批深圳的科研团队开展合作。推动散裂中子源与南方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大学、紫光同创电子有限公司等深圳高校院所、企业开展合作,完成十余项课题研究,取得一批相关领域重要科研成果。二是促进科研平台共建合作。积极搭建各类科技(人才)交流平台,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论坛、粤港澳院士峰会、院士论坛等系列品牌活动,促进科技人才跨区域交流。推动深莞两地科技基础设施、科技智力资源(专家库)、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和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提高重大科技资源平台利用效率。三是积极争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我市将积极与省教育厅等上级部门沟通协调,支持东莞理工学院增列为博士授权单位,推进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加快推进国际合作创新区建设,参与松山湖科学城和光明科学城建设,支持在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发展、吸引港澳青年人才来湾区创新创业、科研经费跨境使用等领域先行先试,加快建成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四是推进基础设施互通工作。加快打通松山湖科学城至光明科学城的科学大道,目前东莞段首期工程已动工建设,请省继续支持协调深圳市调整项目涉及的基本农田,落实用地规模及指标,推动深圳段尽早立项开工。推动深圳轨道交通13号线与东莞轨道交通5号线对接联通,强化协同效应,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半小时科研圈和生活圈。
  (三)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双城”联动发展
  一是高水平筹建大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大湾区大学充分整合利用大湾区内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大科学装置型研发机构和龙头科技企业资源,建立“学校+大科学装置(科研机构)+龙头科技企业”的“科教产合作共同体”,构建人才培养、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全过程链条。目前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完成施工单位招标,计划于2023年开办招生。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定位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管理按照香港城市大学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和评核标准,正在争取教育部批准筹设。校园建设方面,一期工程已全面启动主体工程建设。二是加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设。目前实验室累计引进超过40个科研团队,承担和参与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90项;搭建材料计算与数据库平台等4大公共技术平台,为我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重点企业提供系统性通用性技术服务。引进25个创新样板工厂团队,孵化32家产业化公司。下来我市将持续加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功能建设,推动创新样板工厂团队项目尽早实现产业化,支持实验室与本土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强化对本土产业发展的支持。三是持续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组建东莞新能源研究院,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在松山湖组建东莞市集成电路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推动工研院、广智院开展运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同时发挥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化和企业培育功能作用,推动科技企业孵化育成,其中:广智院投资孵化的科捷智能、禾川科技2家企业已成功过会等待挂牌上市。东莞信大融合创新研究院孵化的飞思凌公司已启动IPO工作,计划2023年在科创板上市。四是打造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标杆载体。作为国家第三批“双创”基地,松山湖创新创业社区已引进奥芯智能、优普莱金刚石、小豚智能等48个硬科技项目。建设5个“创新工场”,面向全市创业者和初创企业开放34个中(小)试车间,为企业成果转化提供服务。推进“莞仪在线”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建设,目前平台注册单位242家。谋划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推广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在区域创新生态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围绕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求,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划地,新兴产业发源地、创新人才聚集地、知识产权示范地和科学人文宜居地。一是贯彻落实相关规划部署,重点推动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提高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二是持续推动协同联动,推动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创新规则衔接,积极争取在省级层面筹划成立深莞战略合作领导机构,进一步细化“两城”融合沟通衔接机制。三是加快推进“两城”道路和轨道交通融合,大力推进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高等院校建设,高水平建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推动区域创新协同发展。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建议。


办理单位 发展和改革局,科技局,松山湖管委会,教育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