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10319)关于吸引台港澳青年来莞就业创业的建议

  东莞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地带,临近香港、澳门,近年来,东莞在推动莞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方面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搭建不同类型服务平台,吸引港澳青年创业就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缺乏生活配套政策、交流缺乏合作长效机制、有效载体和长期规划等。


建    议:
  1.构建粤港澳三地交流机制,发挥联动作用。一是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建议由市有关部门牵头,与港澳部门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在港澳地区常设联络机构或办事处,密切联系香港政府部门,定期组织优秀干部赴港澳学习交流及挂职培训,及时了解港澳最新政策和青年创新创业需求,扎实推进莞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高效建设。二是整合湾区资源平台。联动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充分调动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积极性,发挥业界的引导作用,整合与应用湾区资源,实现共享共建、互惠互利、共创共赢。建议我市可参考借鉴有关先进经验,联合港澳优势资源打造具有莞港澳特色的资源平台。三是加强各层次人才交流交往。邀请在港澳两院院士、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等不同领域高层次人才到莞港澳双创平台交流和考察,为大湾区青年提供学习培训机会,推动青年人才交流交往、交心交融,从而形成稳定灵活的柔性引才新机制。四是继续举办高质量莞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建议加大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制定优质项目落地优惠政策,提供专业创业培训服务,聚集创新创业人才。五是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推动。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和力量,积极引导行业协会、青年社团等各类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扶持培养一批熟悉莞港澳青年特点的社会服务机构,联动协调,形成合力,为莞港澳青年提供定制化跟踪服务,促进莞港澳青年交流、项目引进、创业孵化等有序开展。

  2.制定惠及港澳青年公共配套政策,发挥带动作用。一是住房方面,参照湾区城市人才房的标准,建设以公共租赁房和共有产权房为主的公共住房体系,保障参与大湾区建设的港澳青年的居住权。二是教育方面,中小学阶段,借鉴东莞台商子弟学校的办学经验,建设港澳子弟学校或港澳儿童班,研究莞港澳三地学校学历互认,开放港澳中小学及幼儿教师到东莞任教。高等教育阶段,落实湾区大学项目建设,按照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深入研究湾区大学的选址用地、资金筹措、建设机制等问题,积极向上沟通,争取湾区大学落户东莞,在教育领域形成开放合作的新优势。三是社会保险方面,加强跨境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衔接,探索澳门社会保险、香港强积金在东莞跨境使用。

  3.加快建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一是压实工作责任,加快基地建设。强化市政府统筹力度,明确成员单位、各镇街(园区)的工作任务,建立良好的相互沟通机制,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加快镇街(园区)工作落实,加强谋划,压实责任,加快推进健全港澳青年创业服务体系,努力提升港澳青年国家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二是找准目标定位,提升服务水平。相关镇街(园区)要根据大湾区形势,东莞的特殊区位环境,力争形成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成效突出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支撑体系;探索采用专业运营管理团队,引进港澳高层次人才参与基地建设和管理,整合创业导师团队、创业投(融)资机构等各类创业资源,为入孵项目提供政策、管理、法律、财务、融资、市场推广和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三是拓宽交流渠道,增强宣传实效。建议市统筹各镇街先行区,定期组织港澳青年开展交流聚会活动,帮助其拓宽朋友圈,增强归属感。组织开展常态化青年交流活动,加大青创基地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港澳青年来莞发展,促进莞港澳三地青年合作创新创业,深度融入大湾区建设,实现互利共赢。
提案者 王赐豪
网友评价
支持 3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