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10139)关于推动建立中小学驻校社工制度,强化在校生权益维护及预防犯罪工作的建议
  进入小学,孩子就真正从家庭环境踏入社会环境,对于懵懂而不具备成熟心智的孩子,成长受到社会外界环境的巨大冲击,建立驻校社工制,在校园、在孩子成长中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正面引导,以及早发现成长问题,净化校园环境,降低危机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建立驻校社工制的背景需求
  1、孩子成长的环境复杂、面对的问题多变。社会高速发展,信息渠道多元庞杂,不同价值体系缠绕冲突,对于尚未建立成熟“三观”的孩子来说,面对如此变幻迷离、复杂纷扰的环境,令他们感到价值取舍迷惘,行动无所适从,心理负荷日益积聚,造成不少问题。例如沉迷网络游戏,迷恋电子产品,厌学情绪突出,注意力不专注,校园暴力,更甚者是自我伤害等等。
  2、传统学校教育机制未能有效关注到孩子成长需要。现行的教育机制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的“大德育”教育机制,“德育”实质是以教学成绩、升学率为核心的机制,对于孩子个体成长关注需求严重缺失。虽然部分学校通过问卷、教学过程发现、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问题,但受到教学压力大及专业程度不足等问题,未能对问题进行有效跟踪、解决。
  3、家庭教育未能适应社会变化。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增长,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甚至被颠覆,而且父母家长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家庭教育的功能有所弱化与偏差,如:过分重视智力、素质技能教育,对于人格、社会公德的教育不足,溺爱孩子,造成人格发展问题;忽视心理素质与品格的培养,造成孩子的智商、情商、逆商及德商发展失衡,融入社会,社交参与能力弱等问题。
  仅仅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并不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孩子成长面临的问题,需要引入具备专业的社工提前介入,避免产生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建    议:
二、建议加快建立驻校社工制
  1、在政策层面加强指引,规范驻校社工制。明确驻校社工职责及管理,加大社工的招募及培训力度,建立一支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及经验的团队,安排长期进驻学校,结合学校常规教学开展工作,以学生群体为主,协助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同时,按照不同维度筛选服务范围内的潜在对象,细分群体,对有需要的群体独立建档提供专业社工服务。
  2、持续转变学校教育管理理念。学校既要重视关注孩子在学习、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同时须关注孩子在社交、情绪和人格等方面的问题,与驻校社工保持紧密的交流合作,做好个案的转介;驻校社工的工作须与学校的教育工作保持同步,多维度了解孩子成长困惑,引导孩子正确理性识别纷繁的信息;学校协助驻校社工开展外展工作,以通过组织团队活动共同引导孩子形成思维正向发展。
  3、协调各方资源,为驻校社工提供有力支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学校驻校社工与孩子生活所在社区形成合力,促进不同社会服务间的融合,弥补在寒暑假孩子离开学校,回到所生活社区的持续跟进,把驻校社工服务延伸至社区,结合社区特色文化持续开展社会服务。
  4、做好社会宣传工作,引导家庭密切配合驻校社工工作。驻校社工服务对象是孩子,只有家庭的共同参与,才能有效引导家长与孩子有效沟通,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需要通过加大对驻校社工的正面宣传力度,引导家长接受并参与社工活动,以提升驻校社工的工作效果。
  综上,在孩子学习、生活的学校,建立驻校社工制,对于及早识别和处理青少年问题,进而有效降低危机的出现是非常有必要的。
提案者 叶小慧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