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10104)关于加快东莞技能人才之都建设的提案
  东莞作为制造业大市,产业工人数量庞大。2019年2月底,东莞产业工人规模有505.76万人,但高技能人才(高级工以上)占劳动力总量仅为13.46%,与德国(50%)、日本(40%)等世界制造业强国的技能人才占比差距较大。由此测算,东莞距高水平制造业所需的技能人才缺口大约200万人。可见东莞经济总量偏“胖”,但技工队伍体量却过“瘦”,说明制造业大而不强,甚至离“强壮”还有很大差距,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制造业的水平,关键是要看技工的比例和水平。大力培育高技能人才对于东莞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发展迫在眉睫。

  市委市政府提出“技能人才之都”战略,全力打造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而建设强大的制造业,离不开高素质的技工。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们要有很强的技术工人队伍。”“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的人才基础应该是技工。”

  在东莞职业教育高速发展的同时,相比周边各市,我市技工教育的发展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技工教育的发展,减弱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的规模和效能。

  一、存在问题

  (一)对技工教育的认识不到位,认同度不高。

  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一环,技工教育长期以来被定位在缓解普教学位不足、减轻就业压力等保底方向上,没有将其上升到培养输送高技能人才、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上,使技工教育在办学条件、规模、经费、师资队伍建设、质量发展等方面上没有得到相应匹配的投入,处于低水平运行发展的状态。同时,由于全市技工教育质量发展不平衡,使社会普遍对技工教育的发展评价不高,导致生源质量较弱,就业层次偏低,技工教育的整体发展没有进入更高层次的良性循环。

  (二)技工教育管理机制不顺,资源配置不合理。

  一是市属公办技工院校行政级别过低。根据调查,广东省内公办技工院校共有86家,有15家技工院校不定级别,其中,技师学院仅有东莞市技师学院还是正科级级别,其余省内技师学院均为副处及以上级别。受其影响,我市公办技工院校编制数被极大压缩,无法有效招引高水平、高素质的教育人才,提升教师队伍水平。二是公办技工院校缺乏办学经费支持。目前,我市公办技工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比照中小学校标准进行拨付,且市财政给予的每年办学预算限额均少于按实有学生数计算的生均经费额度,难以保障日常办学所需使用。三是岗位设置不合理。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同为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职业院校在岗位设置及职务任免上能够实行行政、教师两条线,清晰划分岗位,使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与教师拥有同样晋升职务、提高工资的渠道。但技工院校由于管理体制及行政级别等因素,无法实行两条线,行政人员缺乏晋升渠道。同时,技工院校工资水平与职业院校抑或普教系列院校差距较大,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和提高。


建    议:
  1、强化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加大宣传力度,优化技工教育发展环境。将技工教育上升到全市战略范畴,肯定技工教育培育和输送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促进技工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大对技工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识,及时总结和宣传推进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建设的典型经验和做法,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将技工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同等对待,在办学条件、规模、经费、师资队伍建设、质量发展等方面比照使用同等层次的标准。

  2、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政策保障。从政策法规等方面给予技工教育更多的支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式及技工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修订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关于技工教育的法律法规建设,提高公办技工院校行政级别,允许实行行政、教师两条线,重新核定技工教育教师编制。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技工教育获得足额拨付的生均经费,满足日常办学资金支出。
提案者 何玉成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