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10234)关于加强我市餐厨垃圾管理的建议
        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主要来源于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它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厨余垃圾的水分和有机物含量极高,易腐败。厨余垃圾经过严格的工艺处理和加工后,可转化为有用的资源,如肥料、饲料、燃料等。正因为有利可图,非法收集和回收利用的情况时有发生,网上曝光的非法倾倒、填埋、“地沟油”等事件触目惊心,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是建设品质东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迫切要求。我市在厨余垃圾处置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1.处置设施建设滞后。据统计,目前我市餐饮垃圾约1000吨/日,家庭厨余垃圾约1950吨/日(约占生活垃圾总量的15%),共2950吨/日。已建成麻涌、市区两座大型厨余垃圾处理厂,合计处理能力400吨/日。无法满足全市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置的需求。
        2.监管制度有待健全。目前,两座大型厨余垃圾处理厂配置了73辆厨余垃圾收集车,通过与产废单位签订协议、免费配桶、约定上门收集时间等方式,主要收集处理公共机构、企业食堂和餐馆等区域的部分厨余垃圾。居民小区的厨余垃圾收集工作还处于试点阶段。以上措施基本上都是靠各单位和居民自觉完成,缺乏合法的强制手段和监管措施。
        3.宣传力度有待提升。要实现垃圾减量化,减轻末端处理的压力,从源头做好垃圾分类至关重要。目前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刚起步,居民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还缺乏深刻的认识,主动参与率不高。

建    议:
        1.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应收尽收、应处尽处。建议我市各级财政部门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将垃圾分类、收运、处置、设施建设及培训、运行、公益广告费等纳入每年的财政预算,并将经费保障情况作为镇政府年度考核的一项指标。加快市区餐厨垃圾处理厂远期(100吨/日)和东莞市有机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中心(分期)建设和各镇街(园区)配置20吨/日的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施建设,尽快实现生活垃圾应收尽收、应处尽处。
        2.加快推动立法,强化监督管理。建议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含厨余垃圾)及收运处置管理办法提请市政府,尽快出台《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及收运处置管理条例》,做到监管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非法偷运、处置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3.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公众参与度。一是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引导的力度,因地制宜制定垃圾分类奖励办法,通过奖励话费、奖励积分,以积分兑换实物等方式,鼓励各家各户从源头进行分类,提高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二是充分利用中小学校资源,加快推进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铺开,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环境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实际行动参与垃圾分类,通过“手拉手”活动,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辐射一个小区影响一个地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参与垃圾分类、保护绿色家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从源头实现垃圾减量化。

提案者 民盟市委会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