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00397)关于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太极“传承与发展”的建议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产物,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背景,其运动原理有助于当代青年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东莞常住800多万人口中,太极爱好者有近10万多人。陈氏太极拳(张志俊)功夫是太极拳的一种,也是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推广陈氏太极,是东莞市民强身健体的需要,也是弘扬岭南文化的需要,更是“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的需要。目前,在市政府相关部门及各文化传承工作者的努力推动下,陈氏太极拳(张志俊)功夫在东莞有长足发展,市区、松山湖、横沥、常平、企石、谢岗等镇区有广泛的传播,习练者已达数千人之众。多年来在该项目传承人的努力下,逐渐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被社会群众所知悉。但在承传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惑:如学习太极的群体大都在40岁以上,如何吸引更多的年轻群体加入,推动太极运动全民化?一些没有资质的体育培训机构打着陈氏太极的旗号,却教着一些杂耍;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市相关部门如何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建    议:
       1、对社会上各大武术培训行业实行带证上岗,加强带证执教的监管力度,防止无证乱岗,乱专业,乱文化。
       2、由政府相关保护管理的文化部门牵头,全面落实与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氏太极拳(张志俊)功夫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的“三进”工作(发现良好苗子加以培养,为该项目传承注入新生力量),加大宣传及文化受惠的覆盖面。
       3、由政府相关保护管理的文化部门牵头与相关科研、社会企业、社会组织、院校等合作,通过现代网络科技服务,利用数字技术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氏太极拳(张志俊)功夫的相关情况,生成文、图、音、视、三维动画等多类型的数字资源成果,让太极拳文化的“三进”工作更加系统、科学地落地,建立相关数据库,为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互通共享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组织社会力量,以项目的形式研究和发掘项目的文创产品,影视创作等,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对太极拳进一步推广与宣传。加大对该项目文艺作品的创作力度,并培育不同年龄代表的专业艺术表演队伍,多聘请该项目参与太极文艺表演。   


提案者 牛熠
部门答复

答复单位: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答复文号: 东文广旅体函〔2020〕78号
答复日期: 2020年09月02日
联 系 人: 李洁敏
联系方式: 22837071
反馈意见:  
反馈备注:  
答复内容:
牛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太极“传承与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综合东莞市文化馆意见,现答复如下:
我们对所有入选市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监督与管理,而市级非遗项目“陈氏太极拳(张志俊)功夫”代表性传承人为邓锦华。据悉,邓锦华及其弟子区慧均有带证上岗。但由于太极拳套路广泛,导致产生各类不同的武术培训机构,对此我们建议具体由市武术家协会或相关主管部门负责监督与管理,全市统一审批资质,授课教师带证上岗。
我们鼓励与支持陈氏太极拳(张志俊)功夫积极开展传承活动,组织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邓锦华及其弟子,奔赴全市参与2019年“莞脉传承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约50场。市文化馆聘请邓锦华作为公益培训班的授课老师,为项目提供场地,定期开设培训班。截至目前,邓锦华及其导师团队已经建立梯队传承模式,踊跃参与进小区、进社区活动,得到了横沥镇横沥社区的大力支持。现于横沥社区设立专门传承基地,占地面积400平方米,每周定期开展三场公益培训。为进一步推动项目的弘扬与传承,我们将积极联合当地政府部门推动项目走进各中小学校,参考借鉴桥头镇莫家拳非遗项目的做法,促进其成为全镇中小学的课间操。
为推动我市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传承与弘扬,我们建立起全市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图、文、视频资料库,并联合当地高校,为非遗代表性项目建立专业的视频数据库。2018年至2019年,重点对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26个省级以上项目进行专业拍摄记录,以后也将逐步推进全市146个市级项目的数据库建设。
近年来我们不断努力推进非遗项目的活化传承,并于2017年举办了第一届非遗文创大赛,以项目的形式研究和发掘项目的文创产品,让非遗代表性项目真正“见人、见物、见生活”,吸引省内兄弟城市纷纷仿效。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弘扬和传承诸如太极拳等优秀传统文化项目。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0年8月31日

(联系人及电话:梁福顺,22837067)





























办理单位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网友评价
支持 2   反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