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00288)抓好思想政治引领,团结新生代职工为大湾区建设做贡献

  通常把从16周岁到35周岁的已就业职工称作新生代职工。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常住人口突破7000万人,达到7115.98万人,其中16至35周岁人口不少于30%,近2500万,数据显示,新生代职工是当前和未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2019年6月以来,部分香港年轻人的所作所为,充分暴露出对年轻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更加凸显出,抓好对广大新生代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新生代职工群体的特点、现状和问题:
  一是分布分散,集中组织起来难度大。新生代职工多为刚出校门、或处于工作经验积累阶段,就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辖区内区域而言,绝大多数就业于数量众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中,相对分散,中小企业经营者多数只关注企业效益,对员工参加或者自身参加社会活动的热情不高。
  二是思想多元,信息获取渠道比较单一。新生代职工大多都经历了至少10年以上正规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学习能力,成长在互联网快速普及时期,思想多元,追求自由平等,文化价值观念开放。受移动互联网爆炸式增长的影响,他们擅长也习惯于通过网络获取外界的信息,造成了获取信息渠道比较单一、碎片化,容易被网络不良信息覆盖、蒙蔽、误导甚至煽动。
  三是可塑性强,多数世界观还未稳定建立。新生代职工初入社会,在这个成长阶段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世界观,是一个可塑性极强的人生阶段,是更多地接收到正面还是负面的信息,对他们后期稳固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普遍爱国,但是思想政治觉悟需要引领。新生代职工国家自豪感增强。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家大事,但是网络信息碎片化,很多人对于政治和国家的因果关系了解不深入不透彻。
  
建    议:
  一是重视中小民营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引导。中小民营企业数量众多,吸收和接纳了绝大多数新生代职工就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宣传部门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应当把他们作为一个重要的群体来引导,充分调动各类行业协会、商会、志愿者团体、中小民营企业主等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为中小民营企业中的新生代职工做好思想政治引领工作。

  二是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落实和保障基层党、团组织召集就业于中小民营企业的流动党员和团员开展活动的专项活动经费;将基层党团组织对辖区内中小民营企业新生代职工思想政治引导的成效,纳入各级党团组织的年度考核。

  三是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各级工会组织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充分掌握有关职工合法权益、利益诉求、思想政治动态的信息,维护好职工的正当权益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职工培训、联谊、职工征文、励志教育、劳动和技能竞赛、图书漂流等活动,使得新生代职工通过培训、联谊更多地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主流思想,通过劳动和技能竞赛增强职业技能,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

  四是妥善引导好民间自媒体发展方向。当前新生代职工获取信息主要途径为互联网,民间自媒体的影响力正通过移动互联网急剧扩大。应当尽快制定自媒体管理制度,条件成熟时进行专项立法,通过制度或者立法,对传导社会正能量的给予精神鼓励和必要的资金扶持,对违法社会公德、误导群众、散播不实信息的自媒体予以及时取缔。

  五是充分满足新生代职工精神文化需求。政府和社会团体在进行文化宣传时,结合新生代职工接收和获取资讯信息的主要方式,多采用新生代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利用好新媒体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比如制作一系列、贴近现实、积极向上的微电影,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工作观和价值观,通过多渠道(互联网、企业、社区等等)高频率滚动播放。


提案者 无党派人士界
部门答复

团市委:
根据提案办理工作相关要求,现就无党派人士界提出的《抓好思想政治引领,团结新生代职工为大湾区建设做贡献》中“充分满足新生代职工精神文化需求”情况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近年来,我局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支撑,深入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多措并举加大面向市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断增强新生代职工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现把有关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加强顶层设计,保障新生代职工基本文化权益
东莞是制造业大市,新生代职工是东莞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公共文化服务需要惠及的重要群体。我们强化政策设计,切实维护新生代职工权益。一方面,通过标准化实现均等化。我市制定出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共27项65个指标,设定服务外来务工人员的相关标准,如在文体活动项目中,标准规定“各镇(街)应至少形成一项外来务工人员文体活动品牌”此标准在国家标准无相关规定,高于省级标准;在文艺培训项目中,标准规定“在职工人数超过1万人的企业内设立培训基地,辅导和培养一批外来务工文艺人才”。因此,在我们的服务标准中,既有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特色标准,又注重打破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的服务不均等现象。另一方面,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制定出台了《东莞市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强文化建设实施办法》,广泛开展文化培训进企业、技能比拼进企业、运动健身进企业等活动,同时在工业园区、商贸聚集区建设“阅读驿站”“文化会客厅”,积极开展政企文化合作,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广大外来员工。
二、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为新生代职工提供文化阵地
一是优化提升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文体设施建设,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镇、村三级文体设施网络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建筑室内面积达699.27万平方米,共有文化广场755个、公共图书馆(室)653个、“农家书屋”589个、博物馆57座(社会办博物馆36座)。建成了东莞图书馆、玉兰大剧院、东莞市民艺术中心、可园博物馆新馆等标志性的公共文化设施,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均免费面向市民开放。全市各类体育设施面积达2647.29万平方米,各类型体育设施共16149个,其中各类体育馆(篮球馆)344个,露天标准篮球场5249个,足球场546个,游泳池467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17平方米,15分钟健身圈不断完善。
二是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自2016年起我局开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加强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的重要举措,切实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彰显地方文化特色、促进本外人口融合的载体作用,坚持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并重,以扩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效能为重点,按照中央和省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工作部署,目前已实现全市全覆盖,为广大外来人员提供就近、便捷、多元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三是开展城市阅读驿站建设。以覆盖城乡的市、镇、村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为依托,统筹开展城市阅读驿站试点建设项目,选取口碑较好、环境优雅、服务优良的场所空间进行升级改造和设备投放,截至目前共建成莞寓人才公寓、万江泰库文创园等14个城市阅读驿站,通过灵活引进阅读沙龙、讲座、培训、读书会和“一卡通”图书自助借还等各种文化服务,进一步扩大我市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服务半径,为新生代职工提供高品质、多元化的阅读空间。
三、创新文化服务方式,丰富新生代职工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开展公共文化活动下基层活动。以开展“全民艺术普及行动计划”为抓手,以弘扬传统艺术、传播现代艺术、普及高雅艺术为重点,推动公共文化活动向基层下沉,广泛开展培训、演出、展览、讲座等文化惠民活动进村(社区)、进企业园区。据统计,近年来完成惠民演出共5157场;举办公益文艺培训班共761个,学员超过16000人,举办惠民培训(镇街教学点)3822场,文化惠民活动的覆盖面、受惠面不断扩大。
二是开展公益电影下基层活动。组织内容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影片,深入到镇(街)文化广场、各村(社区)、新生代职工聚集的工业区、企业以及中小学校开展公益放映,进一步满足新生代职工精神文化需求。
三是开展流动图书进企业活动。东莞图书馆与用工单位联合,主动开展送书上门服务。图书流动车依托“扫码看书 百城共读”阅读推广活动,优选推荐文学、科学技术、医药保健、历史地理等电子图书近50册,新生代职工手机扫码即可阅读电子图书。除此之外,流动车与工厂合作建立固定服务站,每个服务站借出图书1000余册,并每年定期更新图书,力求农民工阅读服务广覆盖。
四是开展群众体育活动。2019年继续打造品牌赛事活动,策划举行东莞市户外时尚运动节,旨在通过设置各类时尚运动项目,吸引市民特别是年轻人参加,展示东莞“年轻、时尚、活力、动感”的城市形象。开展“万人体育公益培训”实施,每年共为超过10000名市民提供了体育公益培训服务。
四、搭建文艺展示平台,培育新生代职工文化人才队伍
一方面,打造文化示范项目。东莞(塘厦)打工歌曲创作基地围绕“打工者写、打工者唱、打工者听”的宗旨,于2004年12月30日正式在塘厦挂牌成立,是全国首个打工歌曲创作基地,聚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音乐创作和演唱人才,创作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原创打工歌曲。2017年,东莞(塘厦)打工歌曲创作基地获评为“第一批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并通过文化部评审,获得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资格,为引导我市外来务工人员公共文化服务往特色化、制度化、常态化发展树立了示范典型。
另一方面,凸显文化活动品牌。依托东莞(塘厦)打工歌曲创作基地,重视文艺创作为农民工群体服务的作用,打造“同饮一江水”广东打工者歌唱大赛活动,积极为农民工文艺创作创造平台,活跃农民工群体文艺创作,大力培育发展农民工文化人才队伍。从2006年至今,从一开始东莞塘厦创办的“越唱越红”歌唱大赛到全省性的“同饮一江水”广东打工者歌唱大赛,这项专门为异地务工人员设置的省级文化惠民活动已经进入第13个年头,合计800多场次的活动,受惠群众超过500万。虎门镇打造“产业工人新春歌会”品牌,连续三年举办“产业工人新春歌会”传达市委市政府、镇委镇政府对全市产业工人的新春祝福,增强产业工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与全市产业工人共享文化建设成果。其中2018年“东莞市产业工人新春歌会”是文化部2018年“百姓大舞台”品牌项目活动之一,通过国家数字文化网向全国进行现场直播,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市镇各级的充分好评。
五、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增强新生代职工归属感和幸福感
一是打造文化志愿者大舞台。以“文艺表演+物资探访+情感交流”的文化志愿服务模式,对外来人员进行文化慰问。先后把“文化志愿者大舞台”表演舞台搬到社区、工厂、学校,2012年至2018年共完成文艺演出181场。
二是开展文志爱心公益行。2014年5月,东莞市文化馆首次开展了文志爱心公益行活动,以突出关注弱势群体、关爱社会边缘人士的帮扶共建工作为主,组织文化志愿者探访麻风病康复员、探访敬老院等,截至目前共开展文志爱心公益行48期,为社会弱势群体带去了慰问和关怀。
三是强化特殊群体公共文化服务。策划举办爱心文化馆系列活动:举办“星星联盟”系列活动,引进各机构特色项目长期进驻东莞市文化馆“爱心馆”项目,包括鼓动星扬、坦途计划、星星园培训班、绘本阅读等特色培训课程,目前共计开展培训课程400余期,参与星星儿约16000人次;举办东莞心目影院活动,目前共举行21期讲电影活动,参与视障人士、社区工作者、群众约1200人次。
六、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来,我们将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战略部署和价值追求,加快建设品质文化之都,推出更多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一是进一步拓展公共文化空间。高标准建设市博物馆新馆、饶宗颐美术馆等,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规划建设一批区域性文化设施。进一步提升镇街“三馆一站”和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档次和水平。布局兴建一批高端文化综合体以及主题文化公园、文化会客厅、阅读驿站等,营造人文性、功能性和便利性相结合的高品质公共文化空间。
二是进一步深化文化惠民活动。大力实施全民艺术普及、全民阅读、全民健身行动计划,推出更加丰富的“城市文化菜单”,推动基层形成“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季季有主题、全年都精彩”的文化活动格局。
三是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推动东莞智慧文化建设,建立“云上”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实现线上线下公共服务一体化。


团市委:
无党派人士界提出的关于抓好思想政治引领,团结新生代职工为大湾区建设做贡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以思想政治工作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为抓手,加强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2019年度共评出初级政工师29名、中级政工师3名、高级政工师2名,进一步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以友善企业评选为抓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企业,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引领和职业道德教育,至今已评选出2批共20家东莞市友善企业,另有80家友善企业创建示范点,通过这些友善企业及示范点,引导带动全市广大企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综上,该委员所提的有关建议,已涵纳在我部有关工作中。下来,我部将继续以思想政治工作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和友善企业评选为主要抓手,进一步加强对新生代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国家自豪感,团结和引领广大新生代职工继续为大湾区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
2020年 8 月 19 日


 关于《抓好思想政治引领,团结新生代职工为大湾区建设做贡献》(第20200288号)提案收悉。市总工会作为本提案的会办单位,现答复如下:

  一、高度重视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和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环境。落实市委和上级工会防范重大风险的系列部署,把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作为我市工会的重大政治任务,成立工作专班,制定行动方案,切实扛起责任。定期召开维权维稳协调会和劳资纠纷研判座谈会,在1252家200人以上非公企业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对重点镇街风险隐患进行分析研判,切实加强疫情下劳资纠纷预警和调处工作。积极防范化解劳动关系领域风险,配合党委政府高质量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职工宣传引导工作,营造了和谐稳定的良好社会氛围。深刻把握港澳形势发展变化,加强对粤港澳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圆梦中国人”等主题活动,组建工人艺术团,充分发挥劳模宣讲团作用,加大开展送宣讲送文化进基层力度,深入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劳动领域政治安全等调研,开展千场“送学进一线”宣讲,推动新思想新理论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最大限度凝聚职工思想共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引导粤港澳职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二、着力激发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奋力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积极推动劳动和技能竞赛全覆盖,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中通道建设等国家和广东发展战略,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深化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技能大赛,打造提升大湾区职工技术技能水平的有力品牌;持续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探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行业职工技术创新联盟,持续开展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等,形成基础广泛、人才集聚、成果丰硕的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体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探索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为劳模工匠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提供舞台。

  三、大力推进职工民生领域融通,推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职工服务新格局。强化工作统筹,推动各镇街、各部门出台更多有关产业工人的政策举措,为产业工人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深入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整合工会培训资源,大力开展产业工人培训活动,落实职工“求学圆梦行动”学历技能提升工作。建立大湾区职工服务机制,要与港、澳地区工联会一道,探索建立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各具特色、高质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职工服务新机制,不断提高港澳职工对国家的向心力、对“一国两制”的认同感;充分发挥香港工联会广东内地咨询服务中心的服务作用,一如既往地支持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推动落实便利港澳同胞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等政策措施,增强港澳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动建立覆盖来粤发展港澳人员的就业政策服务体系,协助政府拓展港澳人员来粤发展的就业渠道,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提供政策、法律、融资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

  四、扎实推进改革创新,稳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围绕推动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湾区重点工程项目工会组织建设及劳动和技能大赛。要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目的,以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为重点,参照“三个一批”建设要求,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工地工会,做到有工会组织,有服务阵地,有活动开展,有工作成效。继续深入做好中建五局东莞轨道交通综合体项目、莞番高速、东莞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建设项目等省级重点工程的跟进和指导工作,以点带面,推进大湾区重点工程全覆盖。继续深化拓展大湾区劳动技能大赛项目内容和工作内涵,促进大湾区工会及职工之间的交流,提高大湾区职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加强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政策协调和工作推进,积极开展职工书屋建设,更有针对性的开展产业工人素质提升培训,努力推动建设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为大湾区建设提供更加扎实的人才支撑。


  关于对市政协第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200288号提案的答复

  无党派人士界:

  您提出的《抓好思想政治引领,团结新生代职工为大湾区建设做贡献》的提案收悉。根据团市委职能和其他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重视中小民营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引导。团市委出台青年发展规划,推动市镇建立青少年工作党政联席会议机制,常态化调查研究青少年思想动态与发展状况。市总工会成立工作专班,制定行动方案,定期召开维权维稳协调会和劳资纠纷研判座谈会,在1252家200人以上非公企业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对重点镇街风险隐患进行分析研判,切实加强疫情下劳资纠纷预警和调处工作。组建工人艺术团,充分发挥劳模宣讲团作用,加大开展送宣讲送文化进基层力度,深入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劳动领域政治安全等调研,开展千场“送学进一线”宣讲,推动新思想新理论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最大限度凝聚职工思想共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市委宣传部以思想政治工作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为抓手,加强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以友善企业评选为抓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企业,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引领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这些友善企业及示范点,引导带动全市广大企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制定出台了《东莞市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强文化建设实施办法》,广泛开展文化培训进企业、技能比拼进企业、运动健身进企业等活动,同时在工业园区、商贸聚集区建设“阅读驿站”“文化会客厅”,积极开展政企文化合作,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广大外来员工。

  二、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团市委深化“青年大学习”行动,推动团员青年政治学习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扩大“青年讲师团”队伍规模,加强建库管理和成效跟踪。做大做强“青春东莞”新媒体矩阵,深入实施“莞青好声音”行动,结合疫情、抗洪等主题持续深化思想政治引领成效。持续推动青年人才驿站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儿童公园建设。加强莞香花建设,发挥专业优势做好青少年综合服务工作。

  三、为新生代职工提供文化阵地,满足新生代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团市委进一步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着力提升共青团服务大局的贡献度。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家园建设,实施“伙伴计划”,开展莞港青年“云课堂”、结对训练营等莞港青年交流活动。市总工会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深化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技能大赛,打造提升大湾区职工技术技能水平的有力品牌;持续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探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行业职工技术创新联盟,持续开展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等,形成基础广泛、人才集聚、成果丰硕的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体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探索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为劳模工匠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优化提升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开展城市阅读驿站建设,为新生代职工提供便捷、多元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和高品质的阅读空间。开展公共文化活动下基层活动,广泛开展培训、演出、展览、讲座等文化惠民活动进村(社区)、进企业园区;开展公益电影下基层活动,组织内容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影片,深入到镇(街)文化广场、各村(社区)、新生代职工聚集的工业区、企业以及中小学校开展公益放映;开展流动图书进企业活动,图书流动车依托“扫码看书 百城共读”阅读推广活动,新生代职工手机扫码即可阅读电子图书。

  承办人姓名:邝颖诗

  联系电话:22223210

  共青团东莞市委员会

  2020年9月14日


办理单位 团市委,市总工会,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