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90038)关于建设高水平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促进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一、现状
  市委市政府也在2018年东莞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要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以及材料等领域,让我市发展更为健康;要推动新型研发机构成为东莞创新发展的更重要动力。同时,松山湖、滨海湾新区,均明确将生物医药产业列入为区域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我市已经汇集了东阳光药业、众生药业等超过300家生物技术企业和众多生物医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近三年,我市生物医药高企数量和工业总产值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2.7%和28%,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二、缺乏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创新发展
  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着创新发展基础薄弱、创新创业环境不优等问题,突出表现为缺乏为新药研发的关键基础配套设施——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近年来,全国各地为了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均纷纷建立起了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如深圳承建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广东省实验室;成都高新区天府生命科技园早在2013年就建立了面积达1700多平方米的公共实验室,实验室服务工时已超过一万小时,为园区内180多家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2017年全球最大的ClassA级别的共享生物实验室ATLATL(大得创同实验室)落地上海张江“药谷”。公共实验室的空白正成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的突出短板。缺乏公共实验室
  (一)不利于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生物医药研发多需要使用检测实验室、分子实验室、细胞培养室、分离纯化实验室等基础性实验设施。然而,生物医药实验设备一般较为昂贵,企业自行建设不仅投入大,且利用效率不高,将显著推高药企的研发成本。
  (二)不利于引进优质生物医药企业。生物医药产业是全国各地争相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地方政府均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吸引优质生物医药企业落户。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是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性配套,对提升区域产业吸引力具有重要作用。上海张江、深圳坪山均依托良好的产业配套,成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集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我市生物医药产业要实现进一步集聚高质量发展,必须补齐公共实验室匮乏这块突出短板。
  (三)不利于生物医药创新创业。我国正从仿制药大国向创新药强国转变。2018年上半年,我国生物医药并购事件达140起,交易总额达660亿元,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生物医药创新创业项目风起云涌,出现了大批优质创业项目。然而,我市缺乏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严重阻碍了资金不充裕的生物医药创新创业项目的落户,削弱了我市生物医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资金引进优质生物医药创业项目的作用。
  综上所述,建立高水平的生物医药实验室,是我市布局生物医药产业的关键落子,是聚集大量创新创业类企业的重要支撑,是吸引更多高水平人才的基本条件。
  
建    议:
  (一)开展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深调研工作。
   1、发挥政府渠道优势,组织专门队伍到上海张江、深圳、成都等地调研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建设运营经验。
   2、深入生物医药创新创业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共性需求及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满足前瞻性、特色性的需求。
  (二)高标准建设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争取全国权威人士担纲,高标准建设包含分子实验室、细胞培养室、分离纯化室等的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
  (三)将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定位为事业编制的新型研发机构。坚持公益化、非营利性原则,切实保障实验室良好高效运转。加大实验室对初创企业优惠力度,使初创企业可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使用实验室,有效提升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创业吸引力。
  

提案者 郑建文
部门答复

市编办

东机编办函〔2019119
关于对建设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的会办意见
市科技局:
根据工作安排,我办为市政协提案第20190038号的会办单位。市政协提案第20190038号提案提出“将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定位为事业编制的新型研发机构。坚持公益化、非营利性原则,切实保障实验室良好高效运作。”我办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根据《中央编办、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完善科研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审批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43号),不再批准设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科研事业单位。目前,由市委编委批准设立事业单位性质的实验室与上级精神相悖。
二、如市政府研究决定确实需要将该实验室设立为事业单位,我办建议以登记设立方式设立该实验室。建议参照省府办《关于同意筹建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的复函》的做法,由市府办出具同意以登记设立的形式设立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的函件,并由举办单位市科技局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直接向东莞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申请登记为事业单位法人,不定行政级别,不核定事业编制,实行企业化运作。采用登记设立方式成立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属于临时过渡措施,如中央、省有进一步改革精神,应按要求进行改革。


市场监督管理局

  对东莞市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190038号提案的答复

市发展和改革局:
  根据安排,我局是2019年提案第20190038号《关于建设高水平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促进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的会办单位,现将涉及我局职能的意见和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随着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呈现较快发展趋势。我市生物医药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涵盖中医药、化学制药、医疗器械、生物制药等主要领域,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其中,众生药业、东阳光药业、科威医疗器械、宜安科技为国内(香港)上市企业。目前,东莞共有持证药品生产企业20家,其中制剂企业10家、中药饮片企业6家以及医用氧、药用辅料企业各2家。生产范围包括原料药、口服固体制剂、口服液体制剂、外用膏剂、中药前处理和提取及注射剂等共12个剂型497个批准文号。其中中成药149个,化学药348个,基本药物(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基本药物)310个,常年生产品种184个。东莞共有持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41家,数量位居全省第5,较上年同期增加30%。其中三类生产企业4家,二类生产企业95家,一类生产企业42家,列入《国家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目录》5家、《广东省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目录》4家,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8家。其产品以高分子材料类(如各种导管)、敷料类(如口罩、防护服、手术衣等)、诊察类(如体温计、血压计、血糖仪等)、义齿类为主。2018年,药品生产企业总产值约27亿元,同比增长约15%;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总产值约25亿元,同比增长约20%,增幅明显高于全市GDP增速。
  生物医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的发展,我市现拥有相对高端的科研基础。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为依托、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成效比较显著。目前,东莞已有的主要的生物医药研发技术平台有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生物医药工程中心、华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等、众生药业其下属的现代化药物研究中心;东阳光药业投资3亿元建立了软、硬件堪称国内一流的药业研究院,拥有近1800人的研究队伍。同时,我市还打造了药物全分析平台、保健品分析平台、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东莞分中心、市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基地等7大公共技术平台,这些平台的建设可以促进更多新型研发机构成为东莞创新发展的更重要动力。以上的平台基本上都是企业内设的而且仅仅面向内部或集团共用,据了解目前我市暂未有一个独立运作、面向公众的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
  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的建设也可以依托现有公共技术平台,在实验动物与安全评价、食品药品检测评价、临床试验等领域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建设与之相对应的工程技术中心、中试基地、临床试验基地,为新药研发和产业化提供测试、评价、试验等专业化服务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的,实现合理利用。以高端的实验公共平台为支撑,更有利于集聚人才,也能促进企业间的交流,有助于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建设,有利于我市生物医药技术人才的培养,推动生物医药技术水平走上新台阶。
  独立建设一个高水平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就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并非一次性的投入,设备设施投入后还需要很高的运营成本及长期的专业技术人员支持,建议先开展建设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深调研工作。通过对我市的生物医药产业现状的深入了解及掌握企业的共性需求的基础上,再深入剖析我市医药产业与已建立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的城市之间的产业差距,深入生物医药企业调研,了解企业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对独立建设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的必要性、可操作性、效益性、前瞻性、特色性等方面进行充分的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制定一个可行性的方案再实施。
  感谢郑建文委员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


科技局

  东科函〔2019227
  市科技局对东莞市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
  第20190038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发展和改革局:
  关于贵局主办的“关于建设高水平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促进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的提案,我局作为会办单位,现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对于提案中“将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定位为事业编制的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议,我局认为很有意义。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科技局将全面配合做好相关工作。目前科技局正在修改和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的扶持等政策体系,将更有利于发挥新型研发机构的作用,为推动我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发展和改革局

关于对第20190038号政协提案办理意见的函  
郑建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高水平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促进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随着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呈现较快发展趋势。我市生物医药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涵盖中医药、化学制药、医疗器械、生物制药等主要领域,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其中,众生药业、东阳光药业、科威医疗器械、宜安科技为国内(香港)上市企业。目前,东莞共有持证药品生产企业20家,其中制剂企业10家、中药饮片企业6家以及医用氧、药用辅料企业各2家。生产范围包括原料药、口服固体制剂、口服液体制剂、外用膏剂、中药前处理和提取及注射剂等共12个剂型497个批准文号。其中中成药149个,化学药348个,基本药物(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基本药物)310个,常年生产品种184个。东莞共有持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41家,数量位居全省第5,较上年同期增加30%。其中三类生产企业4家,二类生产企业95家,一类生产企业42家,列入《国家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目录》5家、《广东省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目录》4家,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8家。其产品以高分子材料类(如各种导管)、敷料类(如口罩、防护服、手术衣等)、诊察类(如体温计、血压计、血糖仪等)、义齿类为主。2018年,药品生产企业总产值约27亿元,同比增长约15%;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总产值约25亿元,同比增长约20%,增幅明显高于全市GDP增速。
  生物医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的发展,我市现拥有相对高端的科研基础。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为依托、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成效比较显著。目前,东莞已有的主要的生物医药研发技术平台有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生物医药工程中心、华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等、众生药业其下属的现代化药物研究中心;东阳光药业投资3亿元建立了软、硬件堪称国内一流的药业研究院,拥有近1800人的研究队伍。同时,我市还打造了药物全分析平台、保健品分析平台、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东莞分中心、市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基地等7大公共技术平台,这些平台的建设可以促进更多新型研发机构成为东莞创新发展的更重要动力。以上的平台基本上都是企业内设的而且仅仅面向内部或集团共用,据了解目前我市暂未有一个独立运作、面向公众的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
  二、开展编制规划工作
  根据市政府工作部署,我局成立课题组开展《东莞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研究编制工作。前期调研中,课题组深入了解我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其中就包括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因我市相关产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尚未有独立运作、面向公众的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下一步,课题组将对独立建设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的必要性、可操作性、效益性、前瞻性、特色性等方面进行充分的研究,根据调研及产业研究报告成果,由我局会同市科技局等有关部门研究支持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发展的相关政策。
  三、关于将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定位为事业编制的新型研发机构的相关意见
  根据《中央编办、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完善科研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审批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43号),不再批准设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科研事业单位。目前,由市委编委批准设立事业单位性质的实验室与上级精神相悖。
  如经市政府研究决定需要将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设立为事业单位,市委编办建议:以登记设立方式设立该实验室,参照省府办《关于同意筹建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的复函》的做法,由市政府办公室出具同意以登记设立的形式设立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室的函件,并由举办单位市科技局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直接向东莞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申请登记为事业单位法人,不定行政级别,不核定事业编制,实行企业化运作。采用登记设立方式成立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属于临时过渡措施,如中央、省有进一步改革精神,应按要求进行改革。
  专此函复,感谢郑建文委员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



办理单位 发展和改革局,科技局,市编办,市场监督管理局
网友评价
支持 1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