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30187)关于加大力度保护东莞本土民间艺术,建立传统文化博物馆的建议

  2012年12月1日晚,广东卫视新闻频道《走读广东》栏目讲述了东莞民间艺术。节目组走访了东莞当地的民间艺人,记录下草龙舞、茶山公仔、百岁牌这三种绝活的精湛手艺,呈现本土文化正在不断流失的现状。

  东莞素有“世界工厂”之称,经济的繁荣、外来文化的介入、生活节奏的加快等原因,促使这座城市的文化形态发生剧烈变化。本土文化在大环境的冲击下开始不断流失,很多最能代表东莞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现状。

  2012年底社工们为了收集民意,专门在东城堑头樟村松柏之家组建了“民生实事大家谈小组”,一群上了年纪的老者,提出了关于2013年十件实事的意见,也有很多集中在了文化惠民方面,希望能有更多的木鱼歌、木偶戏、舞狮等,传承东莞的悠久文化。

  办    法:

  东莞文化深厚,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去学习、感受和宣传,因为现在最不捞钱的是文化。“穷不练武,富不修文”,愿意投入到文化研究上的人少而又少,造成东莞文化文献散乱等现象。对于东莞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保护,仅靠个人或民间团体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必须加大力度,从政策、资金、人力等各方面予以投入和支持。

  1.抢救性挖掘东莞本土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莞文化里有隐性文化的特征,例如东莞的可园,外观上朴实,可其内在的文化价值、历史研究价值是很高的。东莞关于女娲的传说最多,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而全国非遗传承刚好缺失这块;东莞的人民公园是全国最早的公园之一,但没有人去宣传。此外,东莞的节日,如东坑的卖身节等,其实代表的是历史的印迹和意义。

  2.建立东莞传统文化博物馆。保护东莞本土民间艺术,不是简单找人做,找人唱就可以的,应该政府出资,建一个传统文化博物馆,搜集、整理、保存关于东莞的文献资料和文化藏品,并邀请各种民间艺术的传人,长期驻馆,定期举行各种讲座和兴趣培训,进行传统手艺的传授。

  3.文化惠民增加传统项目。让古老的民间艺术继续在民间“活”起来,由社区、镇街、村委牵头,在日常开展的文娱活动中增加一些传统项目,如手工编织工艺,传统花灯制作等。


提案者 吴飞
部门答复

  对东莞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第20130187号的回复

  吴飞委员:

  你提出《关于加大力度保护东莞本土民间艺术,建立传统文化博物馆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提案认真分析了加大力度保护东莞本土民间艺术在我市文化名城建设中的重要性,并积极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我们认为这个提案非常有针对性,且可操作性强,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吸纳当中的建议,切实推进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的开展。现就你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本土特色文化建设的保护情况

  近年来,我们注重深入挖掘传统历史资源,大力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并加强对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进一步加大对东莞本土特色文化的扶持力度,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创新文博管理模式,传承莞邑历史文明

  2005年,我市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博物馆之城建设方案,从2006年至2010年,设立了每年500万元的博物馆之城建设专项资金和200万元的市属博物馆文物征集专项资金,创新管理模式,鼓励扶持镇(街)和社会兴办博物馆,大力开展文物保护工作,传承莞邑历史文明。

  一是突出政府主导,重点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了市、镇、村三级文物保护体系,成立了三级文物保护机构,形成了政府补贴引导、社会投入为主的资金保障机制,引导镇(街)、村(社区)和社会每年投入文物保护经费近1000万元;探索“保用并举”的文物保护新路子,采取依托文物古迹兴建主题公园,利用文物建筑举办村史展览,开发南社村、塘尾村等古村落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等措施,对文物资源进行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目前,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市级94处,建成可园传统文化园区、度香亭公园等城市公园10多个,我市获得“国际花园城市”评选最佳遗产管理奖,南城区获得“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称号,石龙镇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茶山镇南社村、石排镇塘尾村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二是实行分类指导,大力建设产业类博物馆。我们在大力加强市属公有博物馆建设的同时,结合东莞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和产业特点,鼓励、引导社会方方面面力量兴办各类小型专题博物馆。全市博物馆数量由2000年的3座发展到目前的31座,初步建立起公有博物馆与社会办博物馆互为补充、各行业和各种所有制博物馆全面发展的博物馆体系。特别是立足东莞制造产业发达的实际,落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建设产业类博物馆,促进文化经济融合。近年来,全市涌现出唯美陶瓷博物馆、圣心糕点博物馆等一批社会办的博物馆。比如,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于2006年6月建成了唯美陶瓷博物馆,2007年4月挂牌升级为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依托其开展自主创新,实施文化营销,研发出唯美壁饰产品和“中国印象”品牌,受到中央、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三是开展主题策划,着力盘活博物馆资源。以提升博物馆效能、强化博物馆公共服务为目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从2006年开始,于每年“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期间举办系列活动,引导市民走进博物馆、利用博物馆;深入挖掘华南抗日根据地历史资源,策划开展“东纵小战士”红色夏令营、“港九小英雄”冬令营活动,让青少年接受了抗日精神的洗礼;利用祠堂、会堂、文化活动中心建成了村史展览点100多个,广泛开展各种人文精神教育活动,培育了城市文明,丰富了市民生活。

  四是推进文物普查,全面摸清文物家底。我市抓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重要契机,全面摸清了我市文物家底。全市正式登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共734处,其中新发现有323处。其中,广深铁路石龙南桥旧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147个阶段重要新发现之一;麻涌漳澎运河及水闸,是珠三角洲沙田地区围海造田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历史见证;清溪松岗碗窑遗址在制陶工序遗迹保存、遗物丰富程度上,为全省同类遗址上罕见。同时,凤岗仕璘学校旧址、石排东江水泥厂旧址等一大批新品类文化遗产的发现,填补了我市文物类型上的空白,拓宽了保护内容。2012年8月,市政府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名录459处。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传统文化活力

  我们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为东莞未来发展留存文脉,为子孙后代保存文化记忆。

  一是立足规范保护。成立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非遗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全市非遗保护工作更有规范。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建立了完善的保护名录体系及相关资料库,全市现有千角灯、龙舟制作技艺、麒麟舞、木鱼歌、赛龙舟等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0项省级保护名录,72项市级保护名录;现有冯怀女一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出台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年保护发展规划》,建立了常态化、制度化的保护体系;由市财政拨出专款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生活补贴。

  二是利用活动传承。鼓励镇(街)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策划推出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如寮步镇的香市旅游文化节,通过举办香市文化寻根之游、香祭大典、香文化研讨会等特色活动,将香市旅游文化节打造成为全球爱香、恋香人士每年一度的欢乐聚会。还有万江、中堂的龙舟文化节,东坑的“卖身节”,望牛墩的“乞巧民俗风情节”等,都成为弘扬传统艺术、延续东莞文脉的重要载体。我们鼓励有条件的镇(街)举办全省甚至全国性的特色文化活动,如樟木头镇举办了全国首届麒麟舞大赛和中国第七届民间文艺“山花奖”比赛,长安镇承办了全国龙狮比赛和广东省醒狮比赛等,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我市的五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我市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赛龙舟、麒麟舞等活动,目前已成为延续东莞文脉的重要载体,把文化遗产鲜活地张扬、光大在群众的生活当中。

  三是加大推广力度。我们注重进行本土推广,举办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活动、展演活动,深入到东莞各镇(街)举办,致力于让优秀的本土非遗获得更多展示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整合资源,举办了“2010年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唱主角,其中有图片展示,实物展示,东莞民歌表演,木偶、粤曲演出、民俗巡游等,充分激活了东莞本土的文化元素。同时,我们还注重对外进行宣传推广,2011年、2012年,我们连续两年组织了东莞市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第七届、第八届深圳文博会,2011年7月份,又组织了四个项目参加在宁夏举办的“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通过多种展演形式,充分展示出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独特魅力。我市还积极组织文艺创作人才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提炼与加工,创作了一系列文艺原创精品,并在各类大中型赛事中屡获奖项,其中木鱼歌《三萝卜一个坑》获第十五届“群星奖”。

  四是依托载体留存。通过建立项目传承基地,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目前,我市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都建立了传承基地,其中,“东莞千角灯”和“樟木头麒麟舞”被评为“第一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112年又在市青少年宫建立“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传承活动基地”,通过举行各种定期不定期的培训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展示和有效保护,培养后继人才。同时,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本、进课堂,樟木头麒麟舞、沙田咸水歌、木鱼歌、莫家拳等入选小学课本,并编印成乡土教材,成为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另外,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据库,编辑出版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下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了各项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

  (三)挖掘本土特色资源,塑造城市文化名片

  东莞自古人文繁盛,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我们加强对这些独具有浓郁东莞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打造城市文化个性、彰显城市文化魅力。

  一是挖掘文化名人。我市是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华南抗日根据地,历史上涌现出抗金英雄袁崇焕、抗清英雄张家玉、抗日英雄蒋光鼐,举世闻名的林则徐销烟和鸦片战争也在我市掀开。我们深入挖掘这些资源,加强袁崇焕纪念园建设,并将其升级为市管,为下来的保护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将蒋光鼐故居申报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了电视记录片《蒋光鼐与一二八抗战》,促进爱国爱乡、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文化代代相传;我们加强对鸦片战争遗址的保护利用,开展了保护维修和系列活动,实现了免费开放,策划举办东莞市纪念鸦片战争174周年系列文化活动,进一步惠及广大市民,放大名人和重大历史事件效应。

  二是打造文化名园。我们大力推进可园传统文化园区建设,于2008年新建了可园博物馆、岭南画院(与岭南美术馆、岭南画家村三位一体,功能兼容、资源共享)、东莞文学艺术院三个文化设施,策划举办了每两年一届的岭南美术节,使可园作为岭南画派重要策源地和岭南建筑瑰宝这一独特的岭南文化艺术资源得到进一步张扬。

  三是振兴文化名片。我市是全国著名的“粤剧之乡”,涌现出何非凡、陈天纵等粤剧名伶。我们着力探索东莞粤剧艺术发展的繁荣之路,成立了东莞粤剧发展中心,开设了粤剧图书馆、粤剧博物馆等专题馆,打造了“粤韵金声”粤剧曲艺欣赏晚会和“粤剧黄金周”品牌活动,着力推动“私伙局”发展——全市共有“私伙局”271家。我们于2004年设立了每年100万元粤剧发展专项资金,于2010年开始每年增加至300万元,对粤剧创作项目和社会办粤剧团队进行扶持。近年来,一大批粤剧艺术精品在省级以上文艺竞赛中获奖或展演,如长安业余粤剧团创作了粤剧大戏《思源》、《思进》等,其中《思源》还应邀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

  二、关于建立东莞传统文化博物馆的意见

  为统筹整合好全市历史文化资源,经2012年7月12日召开的市政府十五届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在《关于启动东莞市博物馆新馆建设问题的复函》(东府办复〔2012〕388号)一文中明确指出,“原则上不建设镇街博物馆,鼓励每个镇街集中扶持一个具有特色的民办博物馆”。目前,我市正在启动东莞市博物馆新馆项目建设,且东莞市博物馆与中山大学已合作开展“东莞历史文化资源调查”课题,曾到东莞各镇街调查收集相关历史文化资源,重点关注传统风俗与民间艺术,为将来新馆建设以及展览陈列做好准备。

  三、加大本土特色文化建设扶持力度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以文化名城建设为统领,进一步加大对特色文化的保护和扶持力度。一是重点打造地方特色化品牌活动。依托传统文化资源,策划举办东坑卖身节、望牛墩七夕风情节、凤岗客侨文化节、寮步香市文化旅游节、桥头荷花文化艺术节、横沥百年牛墟风情节、沙田水文化艺术节、洪梅花灯节、谢岗登山节、企石千年秋枫文化节、麻涌香飘四季文化艺术节、茶山游会、清溪山花节、石碣袁崇焕主题品牌系列活动等本土特色品牌活动。通过精心策划,规范运作,突出创新,进一步扩大品牌活动的创新力、辐射力和影响力,唱响“我们的节日”地方特色品牌。二是继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序地进行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后续工作,充实、完善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组织开展我市省级非遗名录濒危项目“莞草编织”的抢救保护和保存工作,积极进行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加强非遗名录建设。举办东莞清远两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莞深惠三市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片巡回展等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交流。积极协助并指导其开展传承活动,监督传承基地落实保护、传承的责任,把传承工作做到位。三是加强对重点文物的保护和开发。巩固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开展全国第一次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对全市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文物进行抢救维修,提高文物完好率。同时,打造鸦片战争品牌。按照《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保护规划》,分步修缮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文物本体,整治周边环境风貌,加强鸦片战争文物资源保护,延续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擦亮和做大虎门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篇地的历史文化品牌。

  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加大对东莞本土文化的扶持力度,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我们将认真研究和落实市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工作、巩固成效,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各项工作,不断加大对东莞本土文化的扶持力度,为建设幸福东莞贡献文化力量。  


办理单位 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