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30178)关于依托东莞理工学院在松山湖建设东莞名人博物馆的建议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和东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实现高水平崛起,文化是根本”、“必须有坚实的文化作为支撑”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笔者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结合东莞文化存量、变量及其特点,特别根据东莞理工学院的办学目标和任务,还有该院掌握的数以万计的东莞历代名人的各种资料的情况,笔者对依托理工学院在松山湖建设东莞名人博物馆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建设东莞名人博物馆依据、作用与意义

  (一)建设名人博物馆东莞得天独厚

  明代著名学者、思想家,官至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相当宰相)的邱浚曾经评述:“岭海人才最盛之处,前代首称曲江,在今世则无逾东莞者,盖入皇朝以来逾百年,于兹岭海人才,列官中朝长贰台省者,无几何人,而东莞一邑独居其多,君子推原所自,咸归学校育才之效焉!”明代东莞书院34所,为全国之冠。明朝以后,东莞文化资料的搜集与编辑,代代有人,至今不断。东莞名人博物馆也就得天独厚,独具首创的先天条件。目前,在我们国家,名人博物馆一个都还没有,有的也只是名人馆(资料性质,没有文物证明)、蜡像馆,如珠海名人馆(只展出24位名人),苏州、天津名人馆也不过百人。广东十多年前就开始倡建百人先贤馆,至今却也未有落成,名人博物馆至今未见。东莞名人博物馆一旦落成,便将成为全国首家地方独创的名人博物馆。

  (二)可以运作成一个很好的“单打”项目

  东莞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我们不可能同时在所有的文化领域、文化项目进行探讨和研究,只能选其优、选其特、选其我们掌握材料最多、研究得比较成熟、比较系统的领域里进行,只能在一个一个“单打”上,发挥优势、“短、平、快”地出成果、见效果。

  东莞理工学院现掌握有可以办成十几个博物馆的具有海量文史文物资料库,可以从中筛选出东莞名人博物馆,这是一个最具东莞特色的很好的文化建设“单打”项目,是我国首创,建成后极有可能在国内产生重大影响。

  (三)这是东莞的需要,是提高东莞软实力、功德无量、流芳百世的大好事。

  东莞很有名,过去很有名,现在很有名,将来肯定更有名;东莞名人多,过去名人多,现在名人多,将来肯定名人也很多。东莞有名,是东莞人民干出来的,是历代成千上万的名人率先垂范、冲锋陷阵,甚至流血牺牲换来的。东莞名人为东莞的历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一部东莞名人史,就是一部东莞人民奋斗史。要了解东莞,首先要了解东莞名人;要研究东莞,一定要研究东莞名人。因此,建立东莞名人博物馆,是东莞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急需,也是东莞历史发展的必然。再者,现在全国有些地方和地区性高校,都建有相类似的名人馆,有的是综合性的,有的是单个性的,如韩山师范学院的韩文公馆等。当前,各镇各村各祠堂纷纷办馆,都以农具为主,其亮点的名人,都没有资源、资料展示,即使有少数展馆有所展出,其内容也只是流以表面,离“专业深入”相去甚远。东莞的后续文化建设和开发极其需要有东莞名人博物馆的支持。如办得较好的“潢涌黎氏大宗祠展览”、“东莞饮食风俗博物馆”等。

  (四)是配合我市各高等院校办学的需要,可以建设成我市高教和基础教育教学、科研的一个新平台、新基地。

  高等院校一直是文化研究、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火车头、排头兵。现在,全国的重点名牌大学都建有与地方对接的文化研究机构和文化方面的博物馆。例如千年学府湖南大学就在千年岳麓书院基础上建立了中国书院博物馆,在海内外影响巨大,成了驰名中外的国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长春地质学院(后并入吉林大学)建立的长春地质博物馆,成了闻名全国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基地和著名文化旅游景点;厦门的鼓浪屿就是因为有了郑成功、林巧稚等的名人博物馆、才游人如织。

  若东莞名人博物馆建成,可以成为我市高教和基础教育教学、科研的一个新的平台、新的基地,这个平台和基地,将大大促进我市的人才培养,丰富我市各高校的教学内容,方便师生的教学实践,又为我市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源源不断地提供丰富的原素材、源动力;

  (五)是东莞一个颇具特色和吸引力的新文化景观。东莞名人博物馆建在松山湖,肯定会成为一个很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新的文化景观。上级领导来视察、指导工作,会看名人馆;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我市及众高校讲学、交流,名人馆会成为一个重要看点;另外,现在的旅游景点越来越重视打“文化牌”,有文化的旅游才能吸引游客长久不衰。东莞名人博物馆的松山湖,或会成为海内外游客旅游的一个特色鲜明的重要“亮点”。

  (六)可以解决名人及艺术家身后的捐赠愿望。目前,东莞名人及艺术家逝世后,捐赠遗愿较难实现。如李迅萍画家,除生前捐了一张《长城万里图》大画给市博物馆外,其余作品无法展示。目前急需解决作品捐赠、储存、展示问题。其他类此的艺术家也有类此问题。原东莞博物馆收了卢子枢、邓白等画家捐赠,只收不展,后人很有意见。去年逝世的张英(大岭山抗日游击队领导),其保存文件的密柜,被人以一千元卖去,原因只是无地方放和展示。不少手工艺者也急需有地方捐赠。如东莞非遗传承人胡葵,87岁,其百岁牌工艺品,急需找地方捐赠和展示。有的也可以收购,如茶山公仔,全部收藏,也只不过三几万元。

  (七)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成果丰硕影响巨大且深远的的社科文化建设的项目。

  一是投资少。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白手起家,从头做起,建立一个相当规模的名人博物馆,光征集、征购名人资料、文物少说也要七、八年,经费上亿。根据现在掌握的情况,东莞理工学院现在有足够的现成的文物资料可供使用,这样就省去了七、八成的时间和经费。(该院主要资源论述见下面的篇幅)

  二是见效快。如果以政府牵头立项,发动民间应捐的形式建馆,很多名人后代、企业家等非常乐意参与做类似兴建名人博物馆这种可以流芳百世的事业。基于相关专家学者前几十年早已开始着手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文物这一重要基础,名人博物馆可以在一年内初步建好,一边对外开放,一边整理提高。二年内基本建好,形成规模和社会影响力。确切地说,用2-3年左右时间,东莞名人博物馆即可落成,快速走完其他地方建相类似文化场馆要用十几年或几十年时间所要走的路而成为另一个“奇迹”。

  二、建设东莞名人博物馆的条件

  (一)丰富的名人文物史料

  根据东莞理工学院的介绍显示,东莞市原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第十、十一届人大常委、著名文史民俗专家张铁文(原名张俭东)及其家人,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就开始收集东莞文史、文物资料。东莞经土改、三反五反、反右、大跃进、反资扫黄和文化大革命等运动,社会上许多人把许多珍贵的文物当作垃圾丢弃掉。几十年来,具有丰富的文史文物知识的张铁文,通过捡拾、讨要、购买、交换、抄录、复制等多种手段,收集了数以万计的各种文物资料。这些文物资料涵盖了东莞民俗、民间歌谣、东莞谚语、东莞历代名人、东莞饮食文化、东莞木鱼书、东莞祠堂姓氏,以及东莞的女儿香、龙舟、灯具、服饰、茶艺、契证、陶瓷、钱币、农耕和文革文物等等。这些文物资料,都是原物、原件,都是第一手,其时间比东莞建立的历史还早,跨度达到5000多年。

  从掌握海量的7种东莞县志和100多姓氏族谱的文化资源和文史资料中,东莞历代名人的资料最全,多达25000余人,既有文字资料,又有图片,还有实物。根据以上情况,可以整理出3000—5000位最有代表性的东莞名人进行存档,分期分批展出。

  另外,张铁文从1965年开始,已经做好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收集、研究、整理了东莞历代先贤材料。特别是近十五六年来,张老师更是以个人工资积蓄,聘请3位打字文员帮忙整理,所编的《东莞名人索引》搜集东莞名人一万多。只要参观者是东莞人,五分钟能告知其祖宗十八代名人(史书上记载的)。其中整理好的有东莞诗人近千,《东莞历代书画家》六百余,及民族英雄、文化界的粤剧名伶、作家、音乐家等大批资料。东莞理工学院校内的相关专家霍小娟编的《东莞巾帼》,搜集一百多东莞著名妇女事迹,已编写成书,随时可以出版。

  (二)若该项目建设,可以得到专家团队的支撑

  依托东莞理工学院建立东莞名人博物馆,将会得到权威专家张铁文先生家族和该学院其他专家学者团队的支持。已建校20余年的东莞理工学院是一所文、理、工兼备的综合性大学,拥有100多位教授、200多位博士,形成了学科结构比较齐全合理的研究团队。张铁文家族和理工学院专家学者团队可以共同开发、研究该项目,这是确保东莞文化研究深入、系统、更接地气的一个重要条件,一流的团队是把东莞名人博物馆打造成有地方特色的一流的文化场馆的重要保证。

  办    法:

  若项目开始运作,其运作、方法与步骤建议如下:

  第一步:成立东莞名人博物馆筹建办,整个项目争取在两至三年完成;

  第二步:一至二个月时间完成立项、选址以及具体实施方案(如若采用现有建筑改造,工期可能较快,如果专门新建则时间暂未能定);

  第三步:三至四个月时间内,初步完成展馆布局,充实馆中内容。博物馆将从二万多名人中资料中挑选出3000—5000位有代表性的东莞名人,对其文字资料,图片和实物进行归类、整理、编辑、制作,按编年史方法图、文、物并茂进行展出,形成一个内容丰富、具国家中等博物馆规模和水平的名人博物馆,供人们参观和学习;

  第四步:用1到2年时间兴办东莞名人博物馆的雕塑园。即从已展出的3000多名人中,选出最有代表性、最具典型意义的100人制成塑像。东莞历史悠久,地杰人灵,从宋代熊飞抗元,梁文奎创建迎翠楼,文武人才辈出,历代名人,数以万计。明代东莞五忠(袁崇焕、张家玉、陈策、陈象明、苏观生),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李文甫,东莞第一个民族女英雄李佳之母,联合国创办人之一的王宠惠,抗日名将蒋光鼐等。他们的光辉业绩,是后人最贴近、最生动、最活泼的教材。雕塑园可以建在松山湖适合景区,如受条件限制不能单独建园,也可将塑像安置在博物馆入口处走廊两边。东莞籍的著名雕塑家李汉仪、万兆泉、叶炽坚等,都可聘任专项工作(已故的张松鹤是天安门烈士纪念碑浮雕作者之一)。

  第五步,用一年左右时间,同时开辟在东莞作出贡献的外地名人史料展览。如宋代的韩愈、苏东坡(捐舍利、作诗给资福寺)、张勋,明末清初的屈大均、陈恭尹、梁药亭;清代的林则徐、关天培、陈连升;有县长李恺(却金亭)等,民国后有孙中山、周恩来、蒋介石(东莞公路倡建人)、宋庆玲,以及县长黄春林(讴歌亭)。提供各省市在东莞有贡献的名人(含县长),甚至抗英、抗日牺牲的烈士,资料近千人。目前外地人在东莞较多,贡献也多,展示外地名人在东莞的事迹,显然有其重大意义。

  其他设想:东莞名人博物馆的展示形式以文字、画像、照片及实物为主。主要人物为蜡像、塑像及名人字画,以及相关文物(如生活用品)。历史上无存照片、画像的,可发动东莞市内外的美协会员,如《东莞百美图》,为东莞历代妇女画像,又可以参考整理好的《东莞巾帼》,按时代服饰、资料,画像就相当容易了。

  秉承收藏、展示、研究、出版、开发的基本原则,我们可以展望,建成后的东莞名人博物馆,将是:东莞人文精粹的核心传承、弘扬基地;传承博大精深的传统思想、道德遗产,启迪新思想、新文化,继往开来的重要策源地;东莞历代名人卷宗档案馆、资料库;东莞历史名人研究、瞻仰、出版中心;东莞地方民俗民风的重要收藏、研究基地;海内外莞籍华侨华人寻根归宗的枢纽;爱国主义教育、爱乡敬祖教育、以古喻今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新的东莞人文旅游景点。


提案者 罗建锋
部门答复

  对东莞市政协第十二届二次会议第20130179号提案的答复

  黎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东莞名人博物馆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5月10日,我校组织文学院、社会发展研究院、图书馆、宣传部、财务处、资产后勤管理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对提案进行了研讨。大家认为,黎平委员所提议案体现了爱莞爱乡之情,对激发东莞人民的自豪感、成就感,树立东莞文明的标杆,推动东莞文化传承和创新具有深远意义。

  与会人员同时表示,衷心感谢黎平委员对东莞理工学院的厚爱与肯定。当前是学校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对学校建设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全校师生员工正凝心聚力推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团队等工作重点。由于学校牵头协调能力有限、资源场地有限、主校区远离市中心区等原因,建议慎重考虑将名人博物馆建在我校的方案。若由党政部门牵头建设名人博物馆,学校将积极组织人员配合相关工作。  


办理单位 东莞理工学院
网友评价
支持 1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