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30061)关于建立东莞市环境与健康监测与评估系统的建议

  近年来,关于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问题屡见报端,不仅给百姓的健康造成了损害,也严重的影像了政府的形象。我市已经经历多年的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所生活的化境已被各种各样的工业企业所包围,而且已经出现了因环境问题导致的纠纷。我们的环境是否安全,污染情况如何,我们的健康如何,我们的疾病是否和我们的环境有关,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进行治理,治理周期有多长,效果会如何,这些问题目前我们无法从现有的材料里得出答案,哪怕是仅供参考的答案。但是我们不能永远的找不到答案。

  办    法:

  开展实时、系统的环境污染及其健康危害监测,及时有效地分析环境因素导致的健康影响和危害结果,掌握环境污染与健康影响发展趋势,为我市制定有效的干预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我市环境与健康工作实际需要,制定统一的监测方案和监测规范,在充分利用现有各部门相关监测网络、监测工作和监测力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监测设备和人员队伍建设,不断充实和优化监测内容,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环境质量监测与健康影响监测的环境与健康监测网络。

  建立饮水安全与健康监测网络:在现有水环境监测体系和饮用水卫生监测体系等监测工作基础上,结合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确定的建设任务和监测内容以及部门工作规划确定的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重点,研究提出需要监测的水源地污染指标、灌溉水水质指标、饮用水水质卫生指标、水性疾病监测范围及其他健康影响信息,制订我市监测计划,科学安排设置监测站点,形成我市饮水安全与健康监测网络。

  建立空气污染与健康监测网络:筛选通过空气直接影响居民健康和通过农、牧、渔业产品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重点控制污染物,研究确定人群健康监测指标,制订我市空气污染与健康监测计划。以社区为单元,设置人群健康监测点,监测、收集居民健康状况信息;在现有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和常规监测工作基础上,调整或增加监测点和监测频率,完善重点控制污染物监测能力,使之与人群健康监测相匹配,形成国家空气污染与健康监测网络。

  建立土壤环境与健康监测网络:在现有环境监测工作和我市污染源普查的基础上,根据重点环境危害指标和人群暴露水平情况以及区域人口、社会和发展特征,设置典型区域土壤环境与居民健康监测点,制订我市及区域监测计划,根据监测工作需要,整合并加强现有土壤环境和健康监测资源和能力,形成土壤环境与健康监测网络。

  建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健康监测网络:对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所致健康危害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评估。利用气象系统现有台站,建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网络,加强对高温热浪、洪涝、干旱、风暴、沙尘暴、寒潮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报能力。加强我市现有天气和健康监测能力建设,拓展监测内容,形成我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健康监测网络。

  建立公共场所卫生和特定场所生物安全监测网络:针对公共场所、医院、生物实验室及动物养殖场等特定场所存在的生物污染及健康危害风险,结合监督管理工作需要,制订公共场所卫生和特定场所生物安全监测计划和方案,在重点场所设置监测点,开展场所卫生和生物安全监测,形成我市公共场所卫生和特定场所生物安全监测网络。  

提案者 熊俊
部门答复

  关于对东莞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20130061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熊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东莞市环境与健康监测与评估系统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我局的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目前工作开展情况

  (一)城市饮用水源监测网络

  目前我市已建成由3个手工监测断面和2个自动监测站组成的城市饮用水源监测网络。

  3个手工监测断面分别是:东江南支流樟村水厂断面、东江南支流市第六水厂断面和中堂水道万江水厂断面。监测项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3个基本项目(COD除外)、5个补充项目和33个优选特定项目,以及电导率、悬浮物、三氯乙醛和钛,共65个项目。监测频次为每月一次。此外,每年进行1次水质全分析(109项)。

  2个饮用水源自动监测站分别是:东江桥头水质自动监测站和市区饮用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项目有温度、pH、溶解氧、浊度、电导率、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生物毒性、总有机碳、氰化物、Pb、Cd、Zn、Ni、石油类、氯离子和水位等18项。水站全天候24小时监控饮用水源水质状况,实现超标自动预警预报。同时,通过东莞环保公众网及环境监测公众网,每月向公众发布饮用水源水质月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东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还对东江联网的8大水库(同沙水库、水濂山水库、横岗水库、五点梅水库、芦花坑水库、马尾水库、白坑水库、松山湖水库)以及莲花山水库等备用水源进行了监测,共设14个测点。常规监测项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4个基本项目和5个水源地补充项目,以及透明度、叶绿素a和蓝绿藻密度,共32个项目,监测频率为每季度一次。

  此外,目前我市有34个监测点纳入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有88个监测点纳入我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监测内容包括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二次供水及水性疾病。通过开展实时、系统的饮用水卫生监测和水性疾病的监测,及时有效地分析了饮用水污染因素导致的健康影响和危害结果,掌握了饮用水污染与健康影响发展趋势,为政府部门制定有效的干预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东莞市自1999年开展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目前已建成“9+1+1”(9个固定监测子站+1个路边空气监测站+1部空气监测流动车)的大气复合污染自动监测网络,监测点位基本覆盖了市区的莞城、东城、南城、万江街道和松山湖、长安和麻涌等镇街重点区域,其中省控监测点位5个,市控监测点位5个。监测项目包括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NO2、NOx等)、一氧化碳(CO)、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PM1)、能见度、碳黑、非甲烷总烃、VOCS等46项。从2008年底开始,我市省控站点全部开展细颗粒物PM2.5、臭氧、一氧化碳等新型污染物的监测。目前,我市全部站点的监测项目和技术指标完全满足环保部颁布的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和《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方案》(环办[2012]81号)的要求。

  东莞市环境保护局于2012年3月27日建成东莞市空气质量实况发布平台,对外实时发布我市的环境空气质量实时状况,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绿色东莞”微博和路边站LED屏幕等途径实时了解包括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六项空气污染物的监测浓度值和AQI值等空气质量信息。并根据不同空气质量等级提供健康防护建议,指引公众采取相应的健康防护措施。

  (三)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环保部门目前已开展的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农村土壤常规监测。从2011年起选定塘厦镇林村开展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在菜地、基本农田、居民聚集区、厂矿企业周边和生活垃圾堆放点周边5类区域布设15个土壤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包括pH、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等3项土壤理化性质,镉、汞、砷、铜、铅、铬、锌、镍、硒、钴等10种无机污染物,六六六、滴滴涕等2种有机污染物,监测频率为每年一次。

  2、土壤环境例行监测。2012年我市选择3块基本农田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分别是洪梅镇金鳌沙村的水稻种植基地,东城区周屋社区的水稻种植基地,清溪镇大利花场和艺华园林的花卉基地。监测项目包括pH、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等3项土壤理化性质,镉、汞、砷、铅、铬、铜、锌和镍等8种无机污染物和六六六、滴滴涕和苯并[a]芘等3种有机污染物。

  3、重金属污染重点企业周边环境常规监测。自2012年起,对我市辖区内35家重点企业周边土壤进行监测,主要监测项目有镉(Cd)、铬(Cr)、汞(Hg)、砷(As)、铅(Pb)、pH和阳离子交换量等,监测频率为每年一次。

  (四)极端天气气候监测网络

  1、我市天气气候监测网络基本建成。根据我市天气气候特点、防灾减灾和精细化预报、预警的需要,2006-2007年我市增建区域气象气象站81个,加上原有17个区域气象站,我市区域自动气象站达到98个,平均间隔密度为5×5公里,而且每个镇街均有一个站建在地面上,有32个为气温、降水、风向、风速、气压和相对湿度6要素站,其余均为4要素站(气温、降水、风向、风速)。2008年建成城市气候观测站,使用VAISALA自动气象站(16要素)1套。中小尺度灾害天气监测时间间隔也由以前的1小时1次提升到6分钟1次,2010年6月后每5分钟一次,提高了对灾害天气的监测能力。

  2、加强预报、预测和预警服务能力建设。2008我市初步建设了集约化的以数据库为核心的东莞气象探测数据中心系统和预报产品分发平台;2009年开始了分镇预警业务;与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联合,依托高性能计算机建立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并依托省局引进强对流、暴雨、台风、高温和寒害预报系统,建立了分灾种的预报预测体系。精细化预报和预警业务开始运行。

  3、为民服务能力增强。气象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的时效性逐渐提高,通过与网友互动,及时为市民服务;开通了东莞天气新浪和腾讯微博,粉丝数超过16万;建成了37个安全气象社区;改造了“12121”气象服务平台,充实和优化语音信箱内容,日拨打量为4000次;两次改版公众气象网站(http://www.dg121.com),增加信息量和网络互动,目前网站每日平均点击率达8000多次,影响不断扩大;2009年1月1日起,自主制作有主持人的天气预报影视节目“东莞气象”,每晚在东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将气象信息发布出去。

  (五)公共场所卫生和特定场所生物安全监测网络

  我市建立了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网络和评价系统。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等法律法规、规范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均制定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工作方案,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测与卫生学评价,为科学指导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和健康影响因素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针对特定场所的安全监测,目前我市依据《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等规范的要求,对医院的特定环境和物品的消毒效果开展监测工作,每年有监测计划,现已形成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医院、医院内各科室组成的三级监测网络。

  (六)建成环境质量监控中心和环境质量信息发布系统

  2010年3月,建成东莞市环境质量监控中心和环境质量信息发布系统,开发环境自动监控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了监控中心对水、气、声各个自动监测子站数据、监测仪器运转状况的实时掌握,并对自动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合GIS可视化展现和发布环境质量信息。

  此外,监控中心系统可根据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空气质量多模式集合预报系统预测区域内未来72小时空气质量变化情况,主要预测项目包括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和空气污染指数API,便于针对特殊污染气象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污染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完善应急方案和预警机制。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环境与健康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是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民生问题,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环境管理从总量控制走向质量控制、最终实现风险防范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环保部门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环境与健康监测网络的建设:

  (一)加强饮用水源地监测,完善监测预警网络

  加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力度,开展并加强乡镇饮用水源、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监测,定期开展109项全分析,将影响我市饮用水源水质的持久性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等特征污染物纳入监测指标。进一步加强水库水质监测工作,优化调整水库监测点位、开展藻类等浮游生物监测,为流域水环境保护和饮用水安全提供保障。完善饮用水源水质自动监测体系,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和预警分析,保障饮用水源安全。

  (二)进一步完善空气自动监测网络,开展PM2.5污染特征及对策的专题研究

  鼓励和支持我市有条件的中心镇建设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完善和优化全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增设路边空气自动监测站点位,进一步加强监控机动车尾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开展我市PM2.5污染特征及对策的专题研究,研究分析我市PM2.5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识别出主要大气污染来源并获得不同污染源对PM2.5污染的分担率,判定区域输送的影响。同时,通过摸清PM2.5的理化特征和形成机理,提出切实有效的PM2.5污染控制措施及改善灰霾天气影 响对策。

  (三)加强土壤监测网络建设,开展土壤污染综合治理与修复试点

  建立土壤环境质量定期监测制度,提高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制定土壤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土壤环境应急能力和预警体系。2013年起开展水乡地区土壤环境常规监测,监测项目包括3项土壤理化性质、8种无机污染物和42项有机污染物。

  同时,进一步对已经污染的敏感区域进行加密调查和风险评估,强化被污染土壤的环境风险控制;选择1-2块被污染地块集中分布的典型区域,实施土壤污染综合治理与修复试点。争取东莞市水乡特色经济区的土壤污染治理项目列入国家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获得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

  (四)建立东莞市环境气象数值模式

  基于环境气象数值模式,利用东莞市本地排放源数据,建立本地化环境气象数值模式,得到高时空分辨率的环境要素预报数据。以数值预报为基础开展东莞市灰霾天气和空气质量指数(AQI)的预报预警工作。

  (五)建设东莞市森林生态效益监测和评估网络

  我市林业管理部门已提出建设东莞市森林生态效益监测和评估网络的构想,主要包括内容为:构建监测管理中心—镇区依托单位—森林公园或自然保护区—野外监测站点的行政框架,在全市布设12个野外监测站,覆盖7个镇街,涉及8种植被类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森林生态站及野外综合试验基地建设、森林气象观测设施建设、森林水文观测设施建设、森林生物定位研究设施建设、土壤定位观测设施建设、森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观测设施建设、水土资源的保持观测设施建设以及数据管理配套设施建设等;观测指标体系涵盖气象、土壤、水文、森林群落学、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等5个方面;通过采用野外连续监测,长期监测与短期监测相结合,室内人工模拟,模型和效益信息系统的构建等技术路线,开展不同尺度的定位观测研究;利用GIS、RS、GPS技术以及可视化森林生态软件包(Systat)等数据库处理软件,建立各镇街和全市范围森林生态过程及其相关指标的数据库等,构建完整的森林生态效益信息管理系统;以文字、图形、报表的形式,进行生态区和全市森林生态过程及其环境效能的报告、预测与计量评估。

  (六)积极推进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空气、地表水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建设。充分运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全市环境风险源数据库,掌握全市潜在的环境风险和隐患。加强环境仿真和模拟的研究,建立各类先进实用的预测模型,提升模拟分析、预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水平。完善环境质量报告制度,拓宽发布渠道和范围,建立标准化、实时化的环境信息发布机制,加强环境监测信息共享,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七)加强部门联动,实现信息共享

  1、建立跨部门会商机制。建立卫生、环保、气象、林业等多部门会商机制,定期召开例会,交流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和计划,加强监测信息共 享。

  2、探讨由市财政设立环境与健康工作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开展我市重点地区环境与健康专项调查,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网络建设、基础信息收集和共享能力建设等。

  3、开展监测、调查和研究。开展我市环境与健康状况调查,卫生和环保等部门联合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和科研攻关。卫生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环境因素导致的健康影响监测,环保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导致健康影响的环境因素监测,气象、林业等部门在其职能范围内开展监测,共享监测方案和监测信息,协调开展环境污染健康影响评估和预警工作。  


办理单位 东莞市环保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