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40076)关于如何提高东莞市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几点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经济借助改革的春风,乘势而起,发展迅猛,创造了经济史上的发展奇迹。但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东莞经济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东莞制造”质量不高,还只是廉价商品的代名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高水平的工业设计制造能力还很弱,很多还停留在赚取微薄的代工费阶段,如玩具、制鞋、制衣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2.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差,产品同质化,缺乏自主品牌,大多是属于贴牌生产。

  3.经济结构失衡,投资和出口、消费中,投资和出口比重过大,消费严重不足。

  4.经济发展中环境污染严重,能耗高,经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5.小微企业经营困难,融资难的局面依旧没有多少改观,发展步履维艰。

  办    法:

  1.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促进产业优化和升级。要在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的同时,重点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以便提高国际市场的议价能力,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升级。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会计、知识产权、技术、设计、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

  2.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产品差异化经营,建立自有品牌。市政府制定和完善包括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产业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更加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形成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重点扶持一批高技术企业的发展,摆脱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造自有品牌,提升产品形象,细分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3.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收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长期以来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这种畸形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投资的低效和出口市场的容量有限性已经不足以支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必须回到同时依靠投资、出口和消费平衡发展的轨道上来。消费就是要扩大内需,提高市民收入和消费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提高东莞市的最低工资,完善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初次社会分配中劳动报酬的分配比重,缩小城乡差距,增加教育方面的投入,将资源多投入到民生工程中,减少在地产行业的投资。

  4.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绿色GDP。长期以来,“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不仅大量消耗了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而且严重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这样的增长无疑是不可持续的,也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市政府要注意引导企业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经济,加快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尽快理顺重要产品价格关系,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行业所生产的优质产品和服务集中,继续推行节能减排等措施,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企业,争取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5.改革金融系统,放宽民间资金进入银行业门槛。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力量,对增加就业,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至关重要,据有关调查情况来看,小型企业拿到的贷款大概只占到中小企业总份额的五分之一,因此要大力发展针对小企业融资的小额贷款公司、乡镇银行和融资担保公司,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提案者 梁日昌
部门答复

  关于对东莞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0140076号及第20140371号提案的复函

  厚街镇政协小组,梁日昌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的第20140076号提案《关于如何提高东莞市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几点建议》及第20140371号提案《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市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建议》收悉。经研究,我局认为,以上两份提案对我市当前的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瓶颈制约认识深刻、分析全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非常具有前瞻性、建设性和可行性。经过与经信、财政、环保等部门沟通会商,现将以上两份提案回复如下:

  一、近年来我市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做法

  (一)大力推进“三重”建设

  我市切实把加快“三重”建设作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水平崛起的突破口和“加速器”,以提高“三重”项目的“签约率、开工率、履约率”为重点,加强统筹协调,狠抓工作落实,全力以赴做好“三重”项目的规划、引进和建设工作,顺利推进“三重”建设从打基础阶段进入了提质提速阶段。2013年,我市共有重大建设项目142个,其中总投资过50亿元5个,总投资过30亿元7个,平均项目投资额达16.3亿元,比上年提高4.7亿元。2013年全年超额完成年度投资和新开工项目计划,实现了年初提出的“两个100%”的目标。引资规模进一步增大,引进投资180亿元的中集集团、30亿元的东阳光总部以及3.94亿美元的联想增益供应链华南总部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在“三重”建设的带动下,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近6年来最快增速,达18.2%,全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二)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一是积极建设公共科技创新平台。近年来先后与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共建了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东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研究院、东莞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华南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清华东莞创新中心、松山湖大学创新城等一批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目前,我市建立分室(或分中心)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已达15个,国家级基础创新平台1个;参与组建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工程中心1个;引进人才1500多人,已初步构建了我市区域创新体系。二是推动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东莞银行松山湖科技支行及浦东发展银行科技支行成为服务科技企业的特色银行。推进专利权质押贷款、科技保险等产品的发行,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新渠道。目前,5家银行已与我市签约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共有15家企业完成了专利资产价值评估,其中13家企业共获得专利权质押贷款9383万元。科技保险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将重点选择松山湖高新区开展科技保险试点,对经科技主管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投保科技保险,给予保费补贴支持。三是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我市已先后出台20多项政策措施,在高层次人才创业奖励、荣誉奖励、居留和出入境、落户、住房优惠、医疗、社保、子女入学等13个方面提出了特殊支持政策。“十二五”期间计划投入50亿元实施“人才东莞”战略,突出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资金扶持,对引进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创新科研团队,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资助资金,给予创新科研团队带头人一次性最高100万元的税后生活补贴。留创园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累计引进创业企业近300家、各类高层次人才近400人。

  (三)积极探索绿色发展途径

  一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落实节能目标责任,严格落实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狠抓节能重点工作,落实电机能效提升工作,推进万台注塑机伺服节能改造。建设能源管理中心,引导至少150家企业与市平台完成数据对接,50%的镇街至少有1家甲级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加快完善能耗“双红线”制度,从源头上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过快增长。在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领域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降低资源消耗。2013年,我市共有10间重点用能企业纳入全省首批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企业名单。我市成功申报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获得中央财政每年4亿3年共12亿的资金扶持。二是推进再生资源市场管理改革。打破垄断经营格局,实行“三个放开”政策,稳步推进再生资源集中处理中心建设,全市32个镇街完成再生资源信息交易中心建设,并投入运营。逐步完善回收监管网络,严厉打击再生资源回收领域的欺行霸市、收赃销赃等行为。培育协会,有效促进行业自律,目前全市已有417个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加入协会。三是重点建设环保专业基地。为集中整治电镀、印染、造纸、洗水、印花、制革等重点污染行业,我市从2006年起,规划在麻涌、常平、大朗、沙田、虎门、长安、中堂等7个镇建设环保专业基地。目前7个环保专业基地均已通过省、市环保部门审批,全面进入到实质性建设阶段,其中,麻涌基地基本建成;长安、虎门基地基础设施工程基本完成;常平、大朗、沙田基地正在加紧建设;中堂基地清淤整治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

  (四)大力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先后制定出台了《东莞市产业技术进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东莞市创建名牌奖励办法》、《东莞市商贸流通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东莞市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东莞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技改创新、品牌创建、节能降耗、开拓市场等活动,引导企业不断向研发设计、物流销售等价值链两端延伸,提高附加值。二是鼓励企业研发创新。通过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研发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引导资源要素、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围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通过行业联盟、产学研合作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实施重点突破。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补助给予补贴,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和风险。三是加强企业品牌建设。在出台《东莞市创建名牌奖励办法》办法的基础上,近年来我市安排市财政资金奖励各类名牌企业超亿元,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创建名牌的积极性,营造了全社会重视品牌,争创名牌的良好氛围。企业在创建名牌后,经营效益得到明显提高,进一步激发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据统计,目前我市拥有各类名牌648个(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51件、广东省著名商标226件、广东省名牌产品243个。

  二、下一步提升我市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主要思路

  (一)加快“三重”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提升“三重”项目的谋划水平。围绕国家、省产业政策的支持重点和投资导向,结合项目特点和资金来源,做好筛选、论证和决策工作,争取更多国家、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项目布局我市,更多科研项目纳入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更多优惠政策惠及我市重大产业集聚区。紧紧围绕实施百亿元企业、千亿元产业培育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推动产业向价值链的高端发展、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实行项目落地预评估制度,对项目的投资主体实力、投资规模、投入产出率、税收贡献率、用地需求、科技含量、成长性以及履约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严把项目关口,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二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2014年,全市共有重大项目156项,年度投资计划313.2亿元,其中有44个新开工项目。狠抓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大力推动项目审批流程优化再造,逐步实现全流程电子审批,实行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行政审批集中会审制、提前介入制等工作机制,积极创造开工条件。强化“三重”建设的要素保障,把年度70%的用地指标配置给“三重”项目,加强土地资源整合,积极向省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加大财政投入、用好财政资金的同时,进一步拓宽项目融资渠道,撬动和吸收更多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大力破解征拆和环评等瓶颈问题。三是提高“三重”项目的履约率。过去两年,我市共引进投资6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156个,总投资2785亿元,但这些项目两年来的整体开工率仅为42.9%,竣工率仅占项目总量的10%。除资金缺口、土地约束等客观原因外,也反映出我们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四风”问题。因此,市委决定把提高“三重”项目履约率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的重要内容,认真查摆整改“三重”建设中的“四风”突出问题,以提高“三重”项目履约率和企业、投资方的满意度。

  (二)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推动科技金融更紧密结合。在“科技东莞”工程专项资金和市产业升级转型及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总体框架下,按照“试点先行、循序渐进、分步改革”的原则,安排首期5000万元的种子基金、2亿元的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1000万元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每年6000万元的贷款贴息资金、每年2000万元的创业投资机构风险补助资金,以在我市设立科技支行的银行机构(即浦发银行松山湖科技支行、东莞银行松山湖科技支行)作为试点,在全市开展“拨投联动、拨贷联动、贷贴联动、投贴联动”等科技金融产业结合工作,通过2年的试点争取健全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并在总结试点成效的基础上逐步推广。二是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和规上工业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调整企业工程中心的扶持政策,加快提升企业组建研发机构的数量比例和规模水平,多部门联动积极稳步推进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鼓励建立更多规上工业企业依托研发机构。同时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认定计划,鼓励高新技术企业承担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针对大型骨干企业研发创新需求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科研创新团队项目等。三是着力优化区域创新体系。推动与武汉大学等高校院所组建公共创新平台,加快大学创新城建设。大力推动建设新型科技招商载体,推广高盛科技园、天安数码城等新型载体的建设模式。鼓励镇街通过“三旧改造”、“三资融合”等方式,建设一批定位明确、功能完善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加快推动完善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的技术试验、产品检测、投融资等功能,提高专业镇对创新资源的集聚和整合能力。四是着力提高全社会研发强度。落实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和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这两项政策,重新设定和优化企业申报办理高新技术企业减税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流程,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激励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落实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奖励方案,对研发投入较大的企业进行奖励。

  (三)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节能低碳发展

  一是重点发展服务业。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我市生产总值比重为53%,是我市的第一大产业。发展服务业是转变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下来,针对目前我市服务业发展存在的规划统筹滞后、布局不够合理、规模过小等问题,研究制定我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若干意见,整合全市服务业资源,规划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集约化发展载体,形成具有我市地方特色的服务业功能区。依托现有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建设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科技创意服务平台、产品设计和质量检测平台、融资服务平台等。着力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加快品牌塑造。二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利用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强化创新平台支撑、重点推进优质项目、注重人才引进培养、加大财政金融扶持等手段,重点培育发展我市获认可的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LED、太阳能光伏等产业。力争到201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突破2500亿元,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左右;到2020 年产业产值比2010 年翻两番,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8%左右,成为世界先进、全国领先、广东关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与广州、深圳共同构成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动石碣、虎门、大岭山、中堂、生态园等镇(园区)再生资源集中处理中心建设,提高再生资源分拣加工能力。积极引导我市各片区再生资源进入集中处理中心交易、处理,鼓励企业开展再生资源深加工和深处理,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方向延伸。从今年起,探索启动全市再生资源绿色回收体系的试点建设工作,计划选择南城街道作为绿色回收网络体系建设的试点,积累经验,逐步全市推进。打造全市统一的再生资源交易网络平台,实现全市信息交易中心的统一联网,引进网上拍卖交易、再生资源期货交易等新型经营模式,推进全行业信息数据共享。

  (四)加大民生投入,培育良好发展环境

  一是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市财政安排4.8亿元,用于城乡一体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支出;安排2.9亿元,用于城乡一体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补助。逐步实现社保所有险种的协调发展,在继续扩大工伤、医疗保险的同时,重点加大对养老、失业保险的扩面力度,推进对常住人口的有效覆盖。逐步扩大新莞人在读子女参保试点范围,形成基础教育阶段参保关系有效衔接的格局。二是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安排“人才东莞”专项资金10亿元,重点支持培育、引进、激励创新人才和技术人才,为推动自主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补助镇街基础教育,提高我市免费义务教育补助标准,支持学前教育发展,支持民办教育规范化发展。三是扶持镇村发展。增强村(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大市对镇街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继续从市镇参与税收分成收入中切块5%,安排14.4亿元,用于村(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专项补助资金,预计覆盖治安、环卫、行政管理方面近60%的支出,进一步减轻村(社区)经济负担。四是建设宜居城乡环境。继续实施清洁空气等五个行动计划,推动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加快环保专业基地建设,对搬迁入基地的企业适当给予财政补助,依法关停拒不搬迁的超标污染企业。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启动麻涌环保热电厂建设和横沥环保热电厂一期技改工程,全面完成存量垃圾整治工作,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创建美好城市家园。  


办理单位 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