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20350)关于突破户籍制度培训百万产业工人的建议

  东莞制造业中小企面临的难题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成本上升成为必然趋势,中小企无法左右大环境。但是,未来五年内珠三角中小企如果不能消化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不但企业会面临大面积关停或者迁移到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可能性,也会影响东莞和广东省转型升级的目标的实现。

  我们认为,只有想办法提高生产效率,才能降低其他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通过这个办法来继续维持低成本的价格优势。

  办  法:

  进行设备、工艺等升级改造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但是,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人。一方面升级必然要求农民工升级为熟练的产业工人,另一方面升级设备、工艺升级了对人的素质要求自然也提高了。因此,留下农民工,而且是熟练的产业工人,是未来五年中小制造业企业的关键时期。

  根据东莞外商协会之前的调查,超过七成港企都愿意就地转型升级。可以说,企业自身的积极性是有的。但是,这种积极性会受到外界的障碍而被打击。主要原因在于,外来工流动性太大,企业培训一批走一批,培训成为无底洞,企业吃不消这种培训的成本压力和不稳定性对生产造成的影响。要解决的最佳办法就是由东莞市政府出头,联合培训机构,对百万产业工人进行培训。因为,毕竟,只要人留在东莞,农民工不在这家企业就在那家企业,创造的效益还是属于东莞的企业和东莞市全体人民。

  一般来说,不同培训项目的价格在几百到几千元不等,百万产业工人培训计划投资也就是几个亿到十个亿。相比东莞市最近几年推出的50亿文化产业工程、50亿科技创新工程、50亿人才引进工程等等,这点投入并不算多。同时,我们希望政府打破人才引进观念,产业工人对制造企业来说就是最合适的人才,从这50亿人才引进工程中拨付也是可以考虑的。

  据了解,政府目前也有类似的培训,但主要是针对本地人就业需要,而且培训项目是按照中央设定的职业项目来培训,而不是企业实际需要的项目。我们认为,东莞应该突破条条框框,拿出魄力,打破户籍制度的局限,打破文件上的职业培训项目规定,实实在在为企业根据需要来做有用的培训。培训做好了,有利于农民工扎根东莞,有利于企业扎根东莞,实现永续经营目标。


提案者 梁日昌
部门答复

  关于对东莞市政协第十二届一次会议第20120350号提案的答复

  梁日昌代表:

  您在今年东莞市政协第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突破户籍制度培训百万产业工人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工作的关心。现对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我们在提升企业员工技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7年我市正式启动新莞人(在本市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简称新莞人)培训工程,为在我市就业的企业农民工的素质培养、技能提升,提供“岗前素质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至今, “技能提升培训”主要有企业自主培训、定点培训机构组织培训、新莞人自选参训方式,新莞人培训补贴工种项目共有76个。政府对培训费和职业技能鉴定费实行定额补贴,职业培训补贴按技术等级专项职业能力、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分别补贴200元/人、300元/人、400元/人、500元/人,不足部分分别由用人单位承担70%和个人承担30%。技能鉴定费补贴标准为24.17元/人-380元/人不等。

  2007年-2011年,我市共组织开展新莞人岗前培训78.7万人,技能提升培训47.6万人次,共为28.2万人次核拨补贴资金6590.25万元。

  目前,我们正针对当前企业以及异地务工人员的培训需求进行多项调研,通过大力打造职业培训载体、研究异地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新政策等措施,建立健全我市职业培训体系,扩大培训补贴的工种项目范围,更好地为提升异地务工人员素质和技能服务。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人力资源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继续关注、支持我们的工作! 


办理单位 东莞市人力资源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