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20341)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重点打造节庆文化名牌的建议

  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应重点打造节庆文化名牌的建议

  (一)举办节庆活动对我市的文化名城建设能起到推动作用。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提出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还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这充分证明我市确立的文化名城建设战略是正确的。而民间节庆活动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民间节庆活动,除有代表本土风俗的节目外,还有正规的文艺演出,一些专业演艺人员的参与必然提升了当地观众的文化品位,同时也使正规的文艺演出更贴近群众,正是基于节庆活动对文化的独特的促进作用,近10年来,全国各地纷纷举办节庆活动,比如:山东曲阜孔子文化节早已成为国内知名节庆品牌;近两年兴起的梅州国际客家山歌节、汕头潮剧节则成为展示岭南特色文化的新名片。可见,节庆活动确实能张扬城市个性,提升文化软实力,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从而对我市的文化名城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二)举办节庆活动对我市经济发展能起到推动作用。

  文化是生产力,文化是产业的决定因素,“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早已成为各地竞相采用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模式,只要节庆活动能找好时节,定好主题,使文化成为节庆的灵魂,节庆活动的确能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如山东潍坊以前是一个十分封闭的农业小城市,自1984年举办国际风筝节以后,开始开发潍坊传统的手工艺品风筝和传统的杨家埠年画艺术,并与本地的民俗千里旅游相结合,经过十年连办十届,已使潍坊市由封闭走向开放,引来了大批旅游、度假或投资的客人,名扬海内外。

  (三)目前我市的节庆文化现状不利于推动文化名城建设和经济建设。

  近年来,尤其是我市确立文化名城建设战略以来,我市各镇纷纷挖掘和创造本地的民间文化,并以举办节庆活动的形式予以展示、推广。据调查,我市的大部分镇街都办有自己的节庆活动,基本形成了一镇一节或一镇多节的局面,可谓遍地开花,比如:凤岗的经济文化艺术节、樟木头的小香港旅游节、谢岗的登山节、桥头的荷花艺术节、石龙、万江的龙舟节、望牛墩的七夕节、东坑的卖身节、东城的国际啤酒节及寮步的香市文化旅游节等,这些节庆无疑对丰富活跃市民的文化生活以至繁荣经济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无庸讳言,这些节庆普遍存在规格低、影响小、特色不突出及品牌弱化的不足,有的名称、内容雷同;有的内涵不够,对新莞人以至外地游客缺乏吸引力;有的形式、内容虽然不错,但缺乏整体包装、宣传,正如东莞早年的三来一补企业和产品,只见星星不见月亮,没有叫得响的品牌,没有象青岛啤酒节、洛阳牡丹节那样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影响的拳头产品,由于缺乏品牌效应,这些节庆活动除的确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外,对我市文化名城建设及经济建设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办    法:

  我市很有必要象重视产品品牌一样重视节庆品牌,以市一级的名义举全市之力,在现有节庆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整合,重点培育打造一至二个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节庆活动品牌。本人建议我市可根据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及旅游资源的特色重点打造客家文化节、龙舟文化节二个节庆活动,前述节庆代表性强,我市如能把它们重点培育塑造成知名品牌,必然使山区、水乡两种文化交融并举,使勤奋、吃苦、进取的客家精神与低调、务实的水乡精神得到大力弘扬,这对正处转型调整期的我市能起到凝聚力量、振奋精神的作用,对提升我市的城市知名度、美誉度也有深远意义。

  1、举办客家文化节。

  我市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大体有三个片区组成,即山区片、水乡片及丘陵片,有三分之一的镇街聚居了原著客家人,且大部分在山区片,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客家文化代表了我市的山区文化。同时我市还有来自全国各地、海峡两岸的客家人数百万人,其中台商客家人也约有2万人,因此,举办客家文化节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极易推广,塑造成知名品牌。

  2、举办龙舟文化节。

  我市三分之一的镇是水乡,东江流经我市多个镇,水乡素有赛龙舟的传统,且历史悠久,几乎每年水乡各镇都会举办龙舟节,赛龙舟是我市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因此,可以这么说龙舟文化代表了我市的水乡文化。我市完全有必要也有能力把这一文化培育成品牌,并将该品牌做大做强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知名的节庆文化品牌。  

提案者 韩远颂
部门答复

  市府督查室:

  转来东莞市政协第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第20120341号《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重点打造节庆文化名牌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我部认为:打造节庆文化品牌,不仅能够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而且有助于弘扬地方文化、提升地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我市加快文化名城建设的应有之义。该提案对当前全国各地举办的节庆文化活动作了概述和解读,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了重点打造我市的“客家文化节”、“龙舟文化节”的建议,完全符合我市建设文化名城的总体部署。

  一、我市打造节庆文化品牌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文化名城战略正式实施以来,我市把打造节庆文化品牌作为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重要抓手,对市内重大节庆文化活动和部分镇街的特色文化活动进行整合包装,创新推出了“我们的节日”——东莞市系列文化活动这一品牌,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500多场,参与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不仅深受广大市民群众的喜爱,而且得到了中央文明办的充分肯定,并作为重大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传统文化中扩展。我们按照“春节之庆、清明之思、端午之忆、七夕之爱、中秋之韵、重阳之孝”这一主题,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思想内涵,创新活动形式载体,不断融合现代文化元素,扩宽传统文化活动的外延,使之与时代更加贴近,与群众生活更加贴近,从而增强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如“东坑卖身节”已从昔日单一的劳务市场,逐渐发展成为如今融民俗风情、商品展销、人才交流、科技展示于一体的群众文化活动,成为“我们的节日”中一个知名的文化品牌。

  (二)从镇街文化中整合。东莞节日文化资源较为丰富,每年节日期间各部门、各镇(街)都会结合实际举办特色文化活动,但由于文化资源分散,各单位大多是“单兵作战”,各类活动未能形成整体的品牌效应。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成立了“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组委会,集中运作管理“洪梅花灯节”、“东坑卖身节”等40多个活动项目,统一主办单位、组织机构、活动标识,统一发布活动信息、主题歌,进行集中宣传推广,全市一盘棋办“大活动”。此外,针对我市水乡片各镇(街)端午期间纷纷举办龙舟节并且内容形式大多雷同的情况,我们对全市的龙舟活动进行了整合,在调整归并同类项目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各镇(街)的特色和优势,成功打造了一个丰富多彩、亮点纷呈的“东莞龙舟文化节”,大大增强了“东莞龙舟”的整体品牌效应。

  (三)从本土文化中挖掘。我们从自身的历史文化、地域特点出发,紧紧围绕传承、整合、弘扬本土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来做文章。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开展“我们的节日”之“洪梅元宵花灯节”、“端午龙舟文化节”、“望牛墩乞巧节”、“凤岗客侨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活动,深化拓展东莞各地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与此同时,我们主动联合国家文化部、中国广电总局、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等部门分别承办或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东莞望牛墩)七夕风情文化节、第二届中国(东莞中堂)龙舟文化节等国家级重大赛事,大大提升了活动的档次和水平,为东莞赢得了更多赞誉。

  二、下一步努力方向

  下来,我们将继续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传统文化资源和优势文化项目,通过精心策划,规范运作,突出创新,进一步扩大品牌活动的创新力、辐射力和影响力,重点打造六类品牌活动:

  (一)打造地方特色化品牌活动。依托传统文化资源,策划举办东坑卖身节、望牛墩七夕风情节、凤岗客侨文化节、寮步香市旅游文化节、桥头荷花文化艺术节、横沥百年牛墟风情节、沙田水文化节、洪梅花灯节、谢岗登山节、企石千年秋枫文化节、麻涌香飘四季文化艺术节、茶山茶园游会、南城街道“印象南城”系列文化活动、樟木头将军文化艺术节、清溪赏花节、石碣袁崇焕主题品牌系列活动等本土特色品牌活动。

  (二)打造经贸旅游文化品牌活动。依托地方产业资源,策划举办东莞(东城、常平)国际啤酒节、虎门国际服装节、大朗毛织风情节、樟木头小香港旅游文化节、道滘美食节、南城红酒文化节、万江茶文化节、寮步中国沉香文化艺术博览会等经贸品牌活动。

  (三)打造传统民俗节庆品牌活动。依托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和元旦、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八一建军节、国庆节等现代节日,打造一批汇聚节日文化精髓的活动品牌。

  (四)打造常态化广场品牌活动。依托东莞广场文化的优势,策划举办“都市彩虹”广场周末演出、文化暖流进企业、“文化周末”系列活动、“越唱越红”广场歌唱大赛、“粤韵金声”粤曲欣赏晚会等广场品牌活动。

  (五)打造全民阅读品牌活动。加强各级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高藏书质量,到2012年实现全市人均拥有1册以上公共藏书,建设一批现代化阅报栏,为满足群众阅读需求提供基本保障。重点策划开展以“新东莞;新阅读”为主题的书香企业掌上阅读活动。依托东莞读书节,联合市、镇、村、社区和机关、学校以及企事业单位,举办“我讲书中的故事”儿童故事大王比赛、“阳光下的阅读”中小学生作文竞赛、网上动漫设计大赛、“书香校园”中华诗词名篇朗诵比赛、“读书乐”摄影大赛、“我的打工成才路”大型巡回演讲、“东莞学习之家”评选、全市读书知识竞赛、企业员工征文与演讲比赛等读书活动。依托东莞文化论坛、市民讲堂、打工学堂、名家课堂、香市大讲堂、文化周末大讲坛为平台,举办名家讲座、学术交流、业务培训等活动,构建全方位的知识传播体系,营造读书求知的全民阅读风气。

  (六)打造全市群文赛事品牌活动。以示范区创建工作为契机,组织办好“大地情深”——东莞市群众文化进京展演活动,认真策划内容、精心编排节目、注重原创、突出特色、彰显品位,充分展示我市文化建设,特别是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依托全省乃至全国的重大群文比赛,继续举办全市小戏小品曲艺创演大赛、合唱节、青年舞蹈大赛、少儿艺术花会、广场舞蹈大赛、群众摄影大赛等赛事展示平台,强化其文艺精品的孵化作用;举办群众歌曲原创大赛、群众美术书法大赛、青年诗歌大赛、企业之歌大赛,丰富和完善我市文化系统群文创作评奖机制,建立与省、国家常设性群众文艺赛事相适应的创演大赛,提升我市群众文艺精品在全省和全国的竞争力;创立有华南区域影响力的“社区文化艺术节”、“企业文化艺术节”两大品牌,丰富社区居民和企业新莞人的文化生活,激发他们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广大群众文化享有和文化创造的权益;传承优秀廉政文化传统,创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举办廉政专题文化活动,进一步打造廉政文化建设品牌;承办和引进全国性或省级品牌活动,通过品牌活动的展示,提升群众在公共文化活动方面的受益面和受益质量,同时也提升东莞城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办理单位 东莞市委宣传部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