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20219)关于完善我市主城区绿道建设的建议

  珠江三角洲绿道网建设是新时期广东省委省政府做出的一项果断决策,也是广东省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张牌。随着省绿道网建设按规划全面展开和逐步完工,各地级市城市绿道、社区绿道正处于如火如荼的规划和建设当中,并已初具成效。对于制造业名城的东莞,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对绿道建设尤其重视。2010年,东莞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197公里年度绿道建设任务,已建成区域绿道约225公里,不仅提前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年基本建成”的阶段性目标,而且按照绿化、路径、驿站和标识系统4个100%的目标全面高质量完成。2011年,东莞市部署建设城市绿道及社区绿道300多公里,计划11月全部完工。并将其纳入市政府问责事项和2011年十件实事项目。在绿道网建设过程中,各有关部门还积极探索,力求寻找一条适合东莞特色的绿道建设之路,绿道分类建设标准等一系列政府性文件即将出台,这将为我市绿道网的规范建设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在珠江三角洲绿道网、城市绿道、社区绿道全面建设过程当中,怎样结合东莞实际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创造出最大的社会效益,我认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完善和强化我市主城区绿道网建设。具体理由如下:

  一、在市委市政府新的工作思路里,“强心”占据着头等地位。主城区绿道网建设符合强心战略。

  二、东莞正全面深入推进宜居生态城市、休闲城市建设,可将主城区绿道高标准规划建设及优先规划建设当作破解方法之一。主城区绿道网建成后可全面提升城市内涵和区域竞争力。

  三、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工作和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广大的市民享受到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四、可以有效缓解主城区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

  五、绿道建设既然确定要做,就一定要下决心做好,不能做成“面子”或“样子”工程,要使有限的财政资金,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给纳税人一个满意的交代。

  办    法:

  一、由绿道建设管理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联合制订《东莞市主城区绿道建设管理办法》,充分征求民意后报市政府审批实施。有利于加强对主城区绿道的规范建设和规范管理。

  二、由绿道建设管理部门制订东莞市主城区绿道建设标准,在今后的绿道建设中优先采用。绿道选材要确保骑行安全、经济合理、维护方便;绿道,应能体现“绿树成荫”,要涵盖配套的绿化建设标准;绿道应畅通无阻,要在路口等位置设置防护栅栏,防止机动车占用绿道;人行道要根据人流量及城市景观特点等综合设置,要注重营造轻松舒适的行走环境,给人带来行走的快乐。

  三、结合我市城市总体规划、生态规划、截污管网建设规划和供水供气管网建设规划统筹考虑,制订我市主城区绿道建设规划。以东莞建设宜居生态城市、休闲城市为契机,在我市十?二五规划期间建成主城区绿道网。可分三期进行,各有关职能部门和绿道设计单位应充分对主城区现状路况进行实地勘察,提出切实可行的绿道建设方案,并分期分年度计划和实施,优先考虑市民聚居地之间的绿道建设。并将其纳入市政府问责事项和年度十件实事项目。展望前景,主城区绿道网建设必将为我市打造宜居生态城市添上浓妆重彩的一笔,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四、将主城区绿道网建设纳入东莞市休闲城市建设范畴,并可作为休闲产业之一。

  五、今年中国城市无车日的主题是“绿色交通?城市未来”,利用其影响力加大对绿道的宣传,让绿道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加大对市民改变出行方式的宣传,三十分钟内的骑行或步行应成为优先考虑的出行方式,尽可能做到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加大对市民遵守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相关规定的宣传,确保各行其道,避免出现骑行者与驾车者抢道、争道等险象环生的情况发生,避免市民随时随意随地穿过机动车道、自行车道的情况发生,并宣传相关的处罚措施。真正做到文明驾车、文明骑行和文明行走,确保交通秩序井然有序。

  六、加强自行车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尤其是社区、商场、娱乐等人群聚居的场所要强制规定按人流量设置自行车停车场等,让绿道真正可用、能用、便用,让我市绿道建设真正成为让市民低碳出行、高兴出行、安全出行的便民工程,而不是摆设。  

提案者 朱伍坤
部门答复

  关于对东莞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第20120219号的答复意见

  朱伍坤副主席:

  《关于完善我市主城区绿道建设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提的宝贵建议,现对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主城区绿道符合市政府的“强心”战略的建议。2011年的城建重点之一就是顺应城市转型升级要求,实施“强心”战略,以中央商务区、中央商贸区、中央生态休闲区“三区”的建设为重点,促进大市区的融合整合。城市绿道与社区绿道既是“三区”建设的内容之一,也可以将“三区”串联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促进大市区融合整合很重要的抓手与载体。通过绿道建设打通关键的连接点,将孤立的单个休闲空间形成一个整体,从“孤立建设”转变为“系统提升”。我们已联系城管局的绿道管理小组办公室,加大对镇街公共事业服务中心绿道管理与养护工作指导。此外,我市还专门制定印发了《东莞市珠三角绿道网管理标准》为保障我市珠三角绿道网建成后实现规范、科学的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据。我办在下一步工作中将根据您的建议进一步落实绿道建设与城市发展相结合。

  二、关于绿道建设管理部门制定建设标准的建议。在2011年10月9号,市绿道办下发了《东莞市城市与社区绿道分类建设标准》为保证我市绿道建设的高质量和统一性,对全市绿道建设标准做明确指引,主要分为完全新建型,重度改建型,中度扩建型和轻度完善型。对四种类型的绿化景观、标识系统、驿站和水电的建设标准作出了相应的界定。我办在下一步工作中将根据您的建议进一步落实绿道建设与建设标准相结合。

  三、关于结合我们总体规划,生态规划,截污管网建设规划和供气供水管网建设规划统筹考虑的建议。绿道网从开始建设就与规划密切结合,先后制定了《东莞市绿道网总体规划》、《东莞市城市绿道及社区绿道规划编制技术协调》等一系列的总体规划,保证全市绿道建设从规划层次得到统一协调发展,根据各镇街具体情况,分步实施。在打造宜居社区中我们紧密衔接绿道网的建设,对于条件优越的社区,村落要求镇街打造经典绿道休闲线路。东莞近80%的省立绿道选线在《东莞市生态控制线规划》内,75%以上的省立绿道列为生态型和郊野型。对绿道沿线区域,严格按照《东莞市生态控制线规划》控制和保护,坚持原生态、原产权、原居民、原民俗的保护原则,加强对绿道沿线地形地貌、自然山水、乡土植被和人文资源的保护。下一步,我办将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统筹好绿道建设与城市规划、生态规划、截污管网以及供气管网的规划工作。

  四、将主城区绿道网建设纳入东莞市休闲城市建设范畴,并可为休闲产业之一的建设。在建设省立绿道225公里的基础上,我市推出六条经典线路,分别为:香飘四季游览线路(主要特色为独具麻涌本土特色的岭南水乡田园自然风光);都市亲水游览线路(以体验我市都市滨水绿色生态廊道景观和人文历史文化为特色);滨水湿地游览线路(主要以滨水、湖泊湿地自然生态景观和历史文物为特色);湖光山色游览线路(主要周边山丘连绵起伏,库区湖面开阔,山水相连,林水相融,是现有绿道中亲近自然、游历山水的最佳去处);松湖花海游览线路(以湖泊湿地风光、植物季相和色花系列观赏为特色);森林野趣游览线路(此段绿道多为穿越山地森林,绿道不仅蜿蜒曲折,是徒步、骑车越野、挑战自我、体验林间野趣的“驴友”们的最好去处)。

  2011年,在建设城市和社区绿道500多公里基础上,我市推出了4个精品环,分别为:黄旗山登山环长度约12公里;万江滨水环长度约20公里;同沙生态环长度约26公里;佛灵湖山水环长度约15公里。下来,我们还将积极加强绿道建设与休闲产业建设的相融合。

  五、关于绿道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融入市民日常生活的建议。我们定期在东莞电视台,东莞日报,东莞市报上宣传绿道,在阳光网,政府网站,微博莞香花开等栏目设置专区宣传绿道。在国际花园城市杂志、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重要媒体上宣传东莞绿道。

  东莞绿道从规划开始就注重倾听民意并始终受到群众支持。绿道办通过召开调研会、论证会、征求意见会多种形式征求市民意见,使绿道建设与市民需求相结合,并通过在阳光网上开辟互动专栏、征询网友意见等形式了解市民关心的问题,改进绿道建设。本着利民、便民的要求,做到美观、优质、环保、耐用。石龙建设的滨水栈桥、亭台楼阁、园林路灯别具特色;东城的驿站以及观景台水平很高;黄江的环湖路更是具有野趣和自然山水特色。大部分栏杆使用环保仿木材料,减少实木用材。部分镇街使用太阳能灯作为绿道照明用灯等,实践证明效果很好。下来,我们将结合市民的需求,将绿道真正建设成为“为民所用,为民所建”。

  六、关于加强自行车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的建议。市绿道办协同规划局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区域绿道公共自行车以BOT方式投建、运营。现市区区域绿道自行车系统建设已进入招标阶段。市绿道办策划为主,体育局、妇联、旅游局、各镇街道策划为辅。从2011年春节至今,市体育局、旅游局、妇联、共青团、环保局及各镇街积极组织游览绿道、使用绿道的活动近40场,吸引了超过500万人次参与绿道活动,仅松山湖2011年春节期间就有80万人骑车享受绿道。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市绿道办将加强与相关职能的沟通,完善绿道周边自行车停车场的建设,方便市民更好地享用绿道。  


办理单位 东莞市城建规划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