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20202)关于加强东莞食品安全的建议

  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不仅是关系到东莞老百姓身体健康的大事,也是东莞人民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民生,还是东莞社会和谐稳定的保证。

  东莞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九龙治水”的监管体制

  按照我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涉及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多个部门。例如,一块豆腐就有16个部门监管。东莞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太多,谁都负责又谁都不负责。这些部门间的职能交叉、重复执法、重复抽检、执法缺位、监管空白等现象较为突出,部门之间不能形成合力,监管责任难以落到实处。不仅如此,多头管理很容易导致各部门利益之争和责任之“躲”, 有利益的时候大家一哄而上,都想分享好处,发生问题时都相互推诿,逃避责任。

  2、监管总是"马后炮"

  食品安全工作年年提,但各种食品安全事故仍然频频发生。纵观以往发生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人们不难发现,有关食品监管部门总是在放“马后炮”,当“事后诸葛亮”。虽然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东莞各级有关监管部门都行动迅速,查禁措施也十分得力。但风头过后,面对高额利润的诱惑,“黑心食品生产和加工商人”又蠢蠢欲动,有毒食品生产又免不了“死灰复燃”。不少政府监管部门的潜规则是:民不告,官不举。不出事天下太平,出了事赶紧查办。目前东莞食品安全已陷入了媒体发现曝光、监管部门事后补救的怪圈之中。这种“马后炮”式的执法监管对那些利欲熏心的“黑心作坊”和“黑心企业”起不到应有的震慑作用,导致食品安全事故愈演愈烈。

  3、食品监管乏力

  东莞食品企业一年数次的抽检可能由于质监部门“人浮于事”的懒惰成为走过场。东莞食品监管部门的监管不到位,以至于网民调侃QS标志是:Q取自“去”字首字母,而S取自“死”首字母。食品监管不力是东莞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4、一些企业老板缺少道德的血液

  在食品行业无序竞争下,东莞一些的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见钱眼开、见利忘义,置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于不顾,因而导致了一起又一起食品安全事件。近年来东莞食品安全事件不断曝光,表明东莞的食品安全问题与食品生产加工行业中老板的良知与道德缺失有关。例如,2011年5月10日人们广泛关注的“东莞塘厦地沟油”事件。在如今东莞食品生产与加工领域,的确存在比较普遍的道德滑坡现象,甚至可以说是社会道德滑坡的重灾区。

  5、企业“犯法成本”比较低

  在东莞,接连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与法律的惩罚力度不大是高度相关的。由于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和执行力度不够,东莞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主要依靠罚没模式进行管理,大多是捣毁窝点、查封加工点或停业整顿,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者却往往逃脱了法律制裁。由于法律的威慑力不够,守法成本高,而违法成本低,使得很多食品企业为了追逐利益而铤而走险。

  6、维权难客观上助长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食品安全引发的消费者权益损害中,消费者往往面临索赔难的困境。在与经营者交涉中,消费者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原因在于,食品发生质量问题,责任不易认定,消费者举证存在困难,经营者往往推卸责任;鉴定费用高。面对高额维权的成本,消费者往往采取“自认倒霉”的态度,使得黑心食品商人有恃无恐,毫无顾忌。

  7、消费者维权意识弱主观上纵容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不少的消费者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如何维权、甚至是不敢维权,不敢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少的消费者明知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但由于各种原

  办    法:

  1、第一时间告知消费者

  当东莞食品质量出现问题时,东莞市各级政府发现后必须及时告知消费者。至少从理论上来讲,一个开明、开放的政府应该及时、如实把食品安全信息告知消费者,让消费者有知情权。其实,对问题食品企业高频次曝光,让消费者发挥自觉抵制作用远比通过监管部门对企业罚款处罚更有效。

  2、真正落实食品安全问责制度

  东莞食品安全不能仅仅依靠企业自查、自检,需要来自外界强有力的监督和问责。如果食品企业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东莞监管部门的负责人应该无条件接受问责,要将食品安全纳入官员政绩考核和职务升迁。东莞市政府不应该只满足于惩处肇事企业和商家,对监管部门的问责也是应有之举,虽然并不能肯定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都与相关监管部门的失职、渎职甚至腐败有着必然联系,但政府绝不能因此而放弃对他们的追责。

  3、加大打击执法腐败的力度

  官员经济腐败与食品安全紧密相连,这是任何人都否认不了的事实。执法腐败一日不除,食品永无安全之日。在金钱至上的社会中,政府监管部门正面临着与日俱增的“权力寻租”带来的经济腐败风险。东莞市政府要让老百姓吃上安全的食品,必须根治官员的经济腐败。要根治官员的经济腐败必须将渎职犯罪作为办理食品安全案件的突破口、切入口,从司法层面加大对国家公职人员在食品安全失职、渎职犯罪的查处、侦破工作力度,依法从严惩处国家公职人员的违法犯罪。

  4、严格食品安全执法

  东莞市司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办违法违规的食品大案要案,从快从重惩处食品领域的违法犯罪分子,大幅度提高食品企业的违法成本。要将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食品安全事件处以高额的赔偿、吊销营业执照以及刑事处罚。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国家公职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要真正把《食品安全法》落在实处,而不要成为一纸空文。

  5、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

  消费维权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东莞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更新消费维权理念,整合消费维权力量,完善消费维权网络,创新消费维权机制,健全消费维权制度,拓展消费维权领域,加强消费维权教育,加大消费维权力度,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

  6、建立食品安全的监控和预警机制

  食品安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东莞市政府和企业应该在源头、生产过程到终端销售的每个环节都设立相应的监测体系和系预警机制,确保食品每一个环节都安全。

  7、教育市民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东莞市有关部门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市民学会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积极参与社会监督。要教育市民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一定要注意保留餐饮企业或是经销商出售食物的票据,作为日后维权的证据。要使市民在发现问题食品时,能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必要的时候,市民要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提案者 林海川
部门答复

  对东莞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第20120202号的答复

  林海川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东莞食品安全的建议》(东莞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第20120202号)收悉。提案通过深入分析研究我市食品安全现状,指出了当前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就如何加强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颇具建设性的建议,对于加强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很有参考价值,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就提案内容答复如下:

  一、提案办理情况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市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镇街、各有关部门以建设幸福东莞为目标,积极探索长效监管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一)关于将食品安全信息及时告知消费者的建议。

  我市积极推进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着力提高食品安全全程监管、科学监管,向消费者实时提供食品安全信息。大力推广应用“信誉通”食品安全备案信息系统、“市场通”食品安全管理信息查询系统、动物卫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餐饮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平台等信息化手段,以高科技手段推动食品安全工作深入开展。全市已有10723户食品经营户成为“信誉通”系统备案单位,222个市场安装了“市场通”系统,首批18家餐饮单位于2011年7月15日成为餐饮“信誉通”用户。13个镇街开展了动物卫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作,其中凤岗、大岭山等8个镇街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实现了屠宰环节检测检疫工作的动态监控。另外,我市加大了新闻发布力度,及时公布根据群众投诉举报和媒体监督查处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信息,曝光典型案件,揭露不法分子危害群众健康的恶劣行径,树立了政府管治威信。

  (二)关于落实食品安全问责制度的建议。

  从 2006年开始,市政府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镇街年度考核内容,并对发生重大食品安全责任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市食安委每年不定期组织对各镇街、各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年底组织对各镇街进行综合考核。

  (三)关于严格食品安全执法的建议。

  提案建议司法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办违法违规的食品大案要案,从快从重惩处食品领域的违法犯罪分子,大幅度提高食品企业违法成本。针对当前一些食品生产经营者虚假宣传,掺杂使假,使用违禁物质饲养种植甚至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地沟油”、“瘦肉精”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的情况,我市进一步加强各部门协作,加大发现线索、查处案件力度,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使犯罪嫌疑人受到相应的刑事追究,严惩危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在我市塘厦镇两个无证照窝点加工“地沟油”事件的处置过程中,我市公安部门提前介入,立案侦查,及时抓获犯罪嫌疑人并进行突击审讯,先后将有关涉案人员传唤到公安机关询问核实有关情况,为快速查清两窝点“地沟油”的数量、去向和用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我市昱延食品有限公司使用非食用物质生产食品的违法行为查处过程中,市质监局及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安机关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开展查处工作,全力追查问题产品去向,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查清案情后,以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对2名犯罪嫌疑人执行逮捕,依法追究违法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据统计,2011年以来,我市相关职能部门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涉食品安全类案件11宗,已破案、结案9宗,有力震慑了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分子。

  (四)关于建立食品安全监控和预警机制的建议。

  为确保我市食品质量安全,我市加强食品检测能力建设,初步建成市、镇街、市场三级食品检测网络。全市共有5个市级食品检测机构、32个镇(街)级食品检测机构和585个集贸市场、超市检测点,监测范围涵盖农产品种养,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具备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进行实时监控的能力,为保障我市食品质量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市政府还将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纳入2012年市政府十件实事,加大食品安全监测力度,投入6000万元,全面提高蔬菜、生猪及肉品、水产品和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食品抽检频次,定期发布不合格食品抽检信息;建设动物卫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生猪屠宰实行全过程监管。按照省卫生厅等七厅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2011年广东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市积极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强化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及时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并结合我市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情况,及时进行风险预警,发布食品安全信息。2011年,我市已向社会发布食品安全预警通告3个。

  (五)关于教育市民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建议。

  我市流动人口较多,部分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缺乏,法律意识淡薄。为此,我们不断拓宽食品安全宣传渠道,广泛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的宣传培训活动,切实提高执法人员依法监督水平,提高从业人员守法经营和规范操作水平,提高广大群众维权意识和防范能力。例如我市每年举办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在2011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一是由经信、工商、质监、食药监等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在活动期间召集被监管对象开展专题培训讲座,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法律和业务知识,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守法经营的责任意识;二是市食安办印制了“食品安全知识系列宣传小折页”12万份,食用油宣传海报1.6万张,并制作了食品安全公益广告,在东莞电视台滚动播报,深入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促进公众树立健康饮食理念;三是各镇街组织各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安全“四进”活动(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活动),宣传有关食品安全科普常识、法律法规,介绍各部门监管职能和相关工作,解答消费者疑问,现场发放宣传资料等。积极完善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市质监局出台了《东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举报生产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奖励办法》,麻涌、黄江等镇也建立了有奖举报制度。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由于我市食品行业监管对象面广量大、点多线长,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参考提案中提出的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机制。

  进一步拓宽信息公示途径,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平台,充分利用新闻媒体、12315投诉举报网络、信息自动化网络等途径,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报道,引导全社会理性看待食品安全问题。通报食品质量信息和经营者的不法行为,让广大群众及时了解相关食品信息。

  (二)完善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一是完善食品安全考核体系。将食品安全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内容,评价、考核各镇街和同级职能部门。市食安委将结合实际情况和阶段任务,科学、合理制定年度考核指标和内容,对各镇街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考核。二是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和问责。建立并实行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对各镇街、各有关部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责任追究,督促各镇街和有关监管部门依法履职和严格队伍管理。对因食品安全监管行政失职、渎职行为造成不良后果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坚决杜绝食品安全监管行政不作为现象,全面提升监管效能。

  (三)加大食品安全违法惩处力度。

  针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继续做好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工作,强化全过程管理,严查食品制作和加工的源头,严把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各道关口,严禁添加非食用物质,严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坚持从严整治、从重处罚的高压态势不松劲,严厉打击各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消除各项安全隐患,做到“抓反复、反复抓”,确保我市食品安全总体水平稳步提高。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责令立即纠正,必要时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对影响恶劣或者跨地区的重大案件,实行挂牌督办或组织力量直接查办。

  (四)提高食品安全监控能力。

  今后我市将加大投入,完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和预警机制,加强人员培训,完善食品检验检测平台,定期公布检验检测结果,建立快速、便捷的食品安全信息沟通机制和信息平台。合理配置检验检测资源,推进检验检测资源和信息共享。及时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掌握我市食品安全现状和风险,实行科学监管,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加强食品安全宣传。

  我们将结合实际,进一步强化激励机制,推行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提高广大市民举报投诉的积极性,进一步拓宽举报渠道,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犯罪行为。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及时公布根据群众投诉举报和媒体监督查处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信息。定期向社会公布在食品安全方面出现问题的企业和单位,并纳入企业诚信记录。不断拓宽食品安全宣传渠道,通过食品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等各类活动的开展,大力普及食品安全常识和相关法律知识,引导群众科学消费,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食品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强化企业诚信和行业自律教育,增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责任意识,提高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律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形成保障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环境。积极构建起政府部门监督、媒体舆论监督和广大群众社会监督齐抓共管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格局。  


办理单位 东莞市卫生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