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30399)关于出台“莞邑数匠”人才政策以持续加强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2022年《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东府〔 2022〕1号),围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夯实发展基础三个维度, 出台15条政策措施。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面临着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三难”问题。数字化基础薄,转型能力不足致使“不想转”;自身发展条件与数字化转型契合程度不高致使“不会转”;转型缺乏兜底保障致使“不敢转”。

  二、人才问题。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最缺乏的是既熟悉生产制造又懂得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产业数字工匠人才

  三、技术问题。数字经济领域的核心技术是数据、算法、算力,调研发现,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最大的障碍就是在实施和研发工业软件过程中无法解决核心技术。

   法:

  针对上述三个问题,归根结底是缺乏足够多的数字经济转型人才方面的问题,只要解决了数字经济人才,那么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就有了人力资源的基础。

  一、出台政策

  建议东莞市人社局出台具有东莞特色的数字经济人才招揽政策,可称之为“莞邑数匠”工程师。“莞邑数匠”工程师统一发放人才证书、建立人才库,除了一次性申领适当人才补贴外,对“莞邑数匠”工程师在落户、住房、子女教育待遇等相关方面亦予以相关优待政策支持。

  二、“莞邑数匠”工程师人才来源

  “莞邑数匠”人才可以通过四个渠道进行招揽,高校培养、全国招揽、企业推荐、竞赛遴选。

  (一)高校培养:可以通过东莞本地高校培养或者由本地高校联合全国其他高校或者产业集群龙体企业共同培养。

  由教育局与工信局牵头,鼓励并引导产业集群的头部企业,深度产教融合,或以产业订单班的形式多方位与东莞甚至全国高校(含高职院校)成立数字工匠产业学院,形成“9+5”产业集群学院(即5大产业集群与9家高等院校合作),战略部署培养高素质能工巧匠,加快构建数字产业化(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以及产业数字化(新型显示、智能制造装备、消费互联网、时尚创意、数字文化、生命健康)等数字技能人才培育机制。

  数字工匠产业学院毕业合格的学生,由培养主体负责积极联系并推荐到我市范围内优质企业就业,并颁发“莞邑数匠”人才结业证书。

  (二)全国招揽:对已经符合“莞邑数匠”标准的人才进行全国范围招揽。

  以东莞市人社局为主,对持有类似《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中级以上证书,全国其它地市获评、获奖的“数字工匠”人才,如广州黄埔区的“黄埔工匠”等。对成熟的数字经济人才来东莞就业、创业的均可通过直接向人社局申请“莞邑数匠”工程师证书并享受东莞市提供的相关优待政策。

  (三)企业推荐:市工信局提供企业清单及制定企业推荐“莞邑数匠”人才标准细则,人社局审核颁发“莞邑数匠”工程师证书并存档的方式,对东莞市范围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公司、产业集群头部企业在相应的年限可以通过企业自评推荐若干“莞邑数匠”工程师指标。企业推荐的人才为该企业员工,此员工应在企业产品研发、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前沿科技应用(如数字能源、边缘计算、机器视觉)领域等具备突出贡献的人才。

  (四)竞赛遴选: 由工信局与科技局牵头举办例如工业应用软件大赛、核心算法大赛等,通过竞赛营造一个多主体协同、多要素融通、制度环境充满活力的具有东莞特殊的创新生态系统。

  对入围的团队或者个人发放“莞邑数匠”工程师证书,已经在东莞就业的立刻享受相关优待政策,对于获奖的但未在东莞就业的,纳入人才库推荐给东莞相关企业。

提案者 民革市委会
部门答复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根据《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东府办函〔2023〕168号)要求,经研究,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人大代表建议《(石碣)关于“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议案》(第20230204号)、《(虎门)关于抓住发展机遇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议案》(第20230117号)和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政协委员提案《关于打造“元宇宙东莞”,开辟数字经济新领域的建议》(第20230013号)、《关于出台“莞邑数匠”人才政策以持续加强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建议》(第20230399号)均属于“数字经济”领域,我局作为会办单位,结合职能分工,现统一提出以下会办意见:

  一、加强重点领域研发力度

  为加快数字经济领域技术攻关,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研发优势,我局通过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立项工作,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在2022年市重点领域研发拟立项项目中,涉及数字经济相关领域的有3项,分别是以“揭榜挂帅”形式立项的“激光制造CAD/CAE仿真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发榜方为广东大族粤铭激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揭榜方为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东莞先知大数据有限公司的“工业生产中多源数据融合的全流程机理模型和决策模型的应用研究”、东莞市华越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高速高精转塔式多工位半导体智能视觉测试分选设备研发与产业化”,目前已完成公示。

  二、谋划布局人工智能产业

  以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广东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为抓手,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一是链接企业开展产业技术研发项目。推动人工智能研究院与深圳市诺泰芯装备有限公司启动首个联合研发项目;与腾讯云联合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项目调研及需求分析;与奥美特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研发引线框架在线检测软件设备与引线框架离线检测设备,目前样机已进入测试阶段;与东莞市华越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市2022年重点领域研发项目“高速高精转塔式多工位半导体智能视觉测试分选设备研发与产业化”。二是链接平台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研究院与鹏城实验室广州基地联动谋划打造领域级工业大模型,计划与OPPO算力中心联合开展AI算法大赛;推动广智院围绕无人自主技术、高端制造装备产业化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研发项目。

  三、推动核心工业软件攻关

  围绕我市电子、装备、新材料领域重点企业,积极走访开展动员工作。会同省技术攻关专家组和试点应用推广团队走访调研了中麒光电、中泰模具等30余家重点企业,动员企业参与技术攻关和试点应用,逐步推进工业软件国产化替代。目前已推动拓斯达等企业开放场景参与联合攻关;推动捷邦精密等企业申报使用核心软件试点应用产品。正积极对接深圳蜂巢互联、重庆诚智鹏科技、苏州浩辰软件等优质软件企业,争取引进来莞落地,优化东莞工业软件发展生态。

  四、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团队

  一是以粤港澳大湾区(东莞)新一代信息技术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为抓手,推动电子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校联合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展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推动“集成电路与半导体器件特色工艺团队”立项为首个市引进战略科学家团队;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路径,通过学科大类交叉、校企深度融合模式培育更多复合型工程师,带动科研成果和创业项目来莞转化落地。二是开展人工智能专业职称评审工作,发布人工智能专业副高级职称评审通知,赴有关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开展政策宣讲,构建不同层次的梯度创新人才团队。三是推动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开设“工业软件实验班”“工业软件本科班”。

  五、开展科技交流对接活动

  一方面,积极走出去开拓市场。市科技局、滨海湾新区联合一批科技企业组团于2月赴香港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孵化载体开展科技合作交流活动,如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围绕人工智能加速器芯片设计技术等AI异构计算技术提出匹配需求,进一步拓展高校合作资源,招引优质企业和项目。另一方面,主动请进来优化生态。市科技局联动滨海湾新区等单位分别于去年12月和今年2月举办了中国(滨海湾)首届工业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和腾讯云工业AI合作伙伴交流会,发布了首期《机器视觉(东莞)产业技术发展报告》,详细分析我市当前机器视觉产业技术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共同交流探讨AI技术在工业制造领域的技术研发成果和应用前景。联动松山湖管委会等单位于4月共同举办了以“脑科学与类脑技术”为主题的2023松山湖科学会议,围绕脑科学与类脑技术等科技前沿热点开展学术研讨和项目对接。

  东莞市科学技术局

  2023年5月9日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民革市委会提出《关于出台“莞邑数匠”人才政策以持续加强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建议》(第20230399号提案),现根据我局职能,就有关建议回复如下:

  一、涉及数字人才相关政策

  我局为进一步强化数字人才引育留用工作力度,从人才政策、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服务等方面同频发力,努力为重点行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特色人才特殊政策。根据《东莞市特色人才特殊政策实施办法》和《东莞市特色人才目录》,我市对高层次人才实施特色人才政策,旨在为各行各业评定认定最高端紧缺的人才。对入选的特色人才给予创业扶持、居留落户、住房补贴、个税补贴、子女入学、医疗社保等多方面优惠待遇,并对用人单位给予引才奖励。其中包括最高2000万元创业类贷款、租住人才公寓优惠、最高1000万元购房补贴以及最高35万元的生活补助等。符合条件的高层次数字人才,可以申报认定评定我市特色人才,经市政府审定后的人才,将授予“东莞市特色人才”称号,这是我市目前唯一一个通过向省备案并批准的人才项目。

  (二)产业创新人才经济贡献奖励政策。根据《东莞市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人才经济贡献奖励实施办法》,对在我市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市倍增企业及协同倍增企业、上市及上市后备企业等单位的人才,其中包括数字人才,按人才贡献度给予奖励,每人每年最高100万元。

  (三)研发人才引进培养政策。为打造一支支撑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研发人才队伍,我市于2020年出台《东莞市加强研发人才引进培养暂行办法》(东府办〔2020〕58号),并于2022年11月对其进行修订,印发《东莞市加强研发人才引进培养实施办法》(东府办〔2022〕63号),面向年度研发投入额达1200万元的、或研发投入不少于500万元且同比增速达不低于20%的企业,获得200万元以上国家、省项目资金、技术合同交易额200万元以上的新型研发机构,国家级、省级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牵头单位实施四个奖补项目。一是研发人才经济贡献奖励,最高奖励标准每人每年不超过100万元;二是研发人才能力提升培养资助,对在我市工作期间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学历、高级职称、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分别给予4-10万元能力提升扶持;三是用人单位引才补贴,根据用人单位上年度新引进研发人才情况给予最高每年累计100万元引才补贴;四是用人单位柔性引才补贴,每家单位每年最多三人申请,累计不超过60万元。

  (四)创新人才政策和本科生政策。全面实施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和本科生引进培养政策,覆盖范围广,资金投入大,支持企业引进本科等基础型人才,新引进的本科、初级职称或技师人才可获得最高1万元综合补贴,新引进的硕士、中级职称或高级技师人才,可获得最高6万元综合补贴;新引进的博士或副高级职称人才,可获得最高20万元综合补贴;新引进的正高级职称人才,可获得30万元综合补贴。以上人才在莞工作期间取得学历、职称证书和技能证书,还可以获得最高5万元的能力提升资助。

  二、优化人才服务体系

  (一)通过优才卡实施配套公共服务。我市实施优才卡政策,为包括数字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提供子女教育、人才入户、住房安居、金融服务、政务服务等24项配套公共服务。

  (二)开展多形式的高层次人才交流活动。开展半导体行业主题的赋能人才主题报告会、博士后沙龙、创新创业沙龙分享会、“人才周末”文体活动,为相关产业人才提供交流互动平台。开展青年人才莞训计划城市Open Day、“莞爱人才 数智未来”海外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专题学术交流会以及“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系列主题活动。

  三、培育数字化技能人才

  (一)开展“项目制”技能培训。聚焦我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的目标,以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为导向,实施“项目制”技能培训,补贴标准由各镇街自行制定。“项目制”培训项目(工种)涵盖数字技能相关培训,各企业可根据需求开展相关培训并申请补贴。2023年以来共开展数字技能相关培训295人次,包括电子商务师、新媒体运营等项目。

  (二)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为进一步深化数字化技能人才评价,加快我市数字化转型,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局深化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率先在全省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定级+晋级”评价机制,制定并印发了《东莞市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指引》等三个指引,实现“谁用人、谁评价”,为全省提供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东莞方案”。聚焦现代体系建设,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自主评价技师和高级技师,探索高技能人才评价东莞路径。政策实施以来,全市新增16.6万人次产业工人获得技能等级证书,其中数字经济领域技能人才5.5万人次,占33.3%,涵盖供应链管理师、数控铣工、互联网营销等60余个职业(工种),为我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能人才保障。

  (三)充分发挥技工院校龙头培养作用。依托我市8所技工院校大力培训数字经济相关技能人才,技工院校共开设电子商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应用、跨境电子商务、数字媒体艺术、新媒体与互联网应用、3D打印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应用、计算机动画制作等专业,目前在校生6786人。

  四、下一步计划

  下一阶段,我局将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人才工作最新的决策部署,吹响“是人才 进莞来”口号,为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是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地图项目作用,精准引才。有效利用好创新人才地图成果,常态化做好数字化人才岗位收集和发布,拓展渠道,继续为重点产业企业提供精准的招才引智服务;加大宣传力度,邀请数字化相关专业在读学生来莞实习,助力企业精准有效填补人才缺口。

  二是推进落实系列人才政策,培育数字产业人才。继续推动各类人才奖补政策落地,落实好“人才政策直通车”相关服务机制,持续释放人才政策红利,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三是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留住数字化产业人才。开展和落实优才服务提升方案,提升优才卡服务品质;加快建设市镇两级联动的人才服务区网络,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站式”优质服务;继续筹划开展多形式的高层次人才交流活动,营造尊才爱才的城市氛围,传递城市尊重人才的温度。

  专此答复。

  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5月26日


民革市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出台“莞邑数匠”人才政策以持续加强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建议》(第20230399号)提案收悉,经综合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和市教育局的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出台政策的建议

数字经济人才涉及广泛领域,我市作为制造业名城,尤其对在制造企业和工业软件研发企业中具备生产制造和项目管理的能力,能通过创新活动实现产品研发、完备制造流程和应用数字化技术服务产品,既懂得工业制造又具有数字化思维和技能的复合型数字人才需求巨大。自2020年以来,市人社局等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支持特色人才、研发人才、创新人才引育的20多项政策措施,共计认定特色人才444人,技能领军人才12名,技师工作站4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40个。针对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特殊需求,市工信局和科技局正加紧研究制定加快工业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和加强工业软件人才培养若干政策措施。其中:市工信局起草的《东莞市加快工业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暂定名)从“建立人才评价体系”、“加强人才资助激励”、“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开展高阶专业培训”、“推动数字新技能认证”、“加强人才服务保障”、“全面落实引才政策”等7个方面研究具体扶持措施,目前正加紧与人社、财政对接,明确扶持路径和资金出处;市科技局起草的《东莞市加强工业软件人才培养若干政策措施》(暂定名)从支持学科建设、支持产教融合、支持来莞发展三方面出发,提出8条具体政策措施,聚焦推动我市工业软件人才招引、培育,目前已开展第二轮征求意见工作。

下来,我市将结合工作实际,重点针对数字经济人才逐步修订完善特色人才、研发人才、创新人才等方面的扶持措施。聚焦数字化人才等重点群体,扩大“优才卡”服务覆盖面,分阶段制定并落实优才服务提升方案,全面提升“优才卡”服务品质,为包括数字化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提供子女教育、人才入户、住房安居、金融服务、政务服务等24项配套公共服务。加快出台《东莞市加快工业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和《东莞市加强工业软件人才培养若干政策措施》,持续优化我市数字化人才政策体系。

二、关于“莞邑数匠”工程师人才来源的建议

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化人才引育工作,2022年以市政府一号文方式出台政策扶持措施,高位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建成一支既熟悉生产制造又懂得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产业人才队伍。目前我市已在加强数字经济人才培育、强化数字经济人才招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加强数字经济人才培育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是从政府端发力,坚持高位推进。推动“莞商学院”平台联合国内知名高等院校定制专业课程,提升企业骨干人才素质培训,2022年共举办数字经济相关培训活动6期,累计培训企业骨干人数1200人次。华为、SAP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今年以来已先后开展共15批次数字化人才培训活动,累计培训310人次。首席数据官(CDO)制度宣贯、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贯标等工作目前已开展2场超过50人次需求对接活动。

二是从教育端发力,开展产教融合。出台《东莞市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设立2500万元专项资金,目前已确立74个立项建设单位。职业院校与企业相继组建了华为ICT学院、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腾讯云产业学院等8个数字经济相关的产业学院,并开展双向人才交流合作,如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承担科技特派员项目3项,经济效益达3000万元。中职学校近三年共新增8个数字化相关专业点,在数字经济相关专业开展“三二分段”试点培养。

三是从市场端发力,优化市场供给。开展数字经济类技能等级认定工作,2022年至今共有202家企事业机构完成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备案、定级等系列工作,4.4万余人取得数字经济类技能等级证书。实施“项目制”技能培训,2022年以来,依托各类企事业主体,累计开展包括电子商务师、计算机操作员、集成电路封装工等数字技能相关工种在内的培训2.4万人次。

(二)强化数字经济人才招引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是开展产业集聚区建设,吸引软件从业人员集聚发展。重点打造松山湖、南城等两个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出台软企租金补贴、经济贡献奖励专项扶持政策,支持人才集聚发展。目前两个集聚区已集聚了全市60%以上的规上软企,营收规模占全市比重超80%,从业人员逾万人。2023年一季度,两集聚区共吸引20多家市外软企落地,招引软件人才逾200人。

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引活动,拓宽人才对接渠道。持续打造“名企名校行”、莞训计划见习招聘会等招才引智品牌,招引数字化人才。建立10个国内人才工作站,重点针对数字经济人才常态化开展城市推介、政策宣传和人才寻聘等工作。组建“校园大使”队伍,组织优秀莞籍在校大学生开展人才政策宣传和招才引智工作,协助我市开展数字化人才引进。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育高端数字经济人才。推动我市集成电路创新中心“集成电路与半导体器件特色工艺团队”立项为我市首个战略科学家团队,先后引进甘子钊院士、王占国院士、杨晓波教授团队、余旸教授、唐小琦教授等一批集成电路、人工智能、5G通讯等领域高层次数字经济人才;推动奥普特、诺丽科技、铭普光磁等企业建设研究生工作站68家;引进国内外160余所高校的3300余名研究生到我市440余家企事业单位开展联合培养(实践)。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数字经济人才培育、招引工作,为我市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助力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合贵单位的意见建议,下来我市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高校数字化专业资源投入。支持高校院所加强芯片设计与仿真、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数字领域学科建设,高标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东莞)新一代信息技术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校企人才联培体系。推动东莞理工学院、东莞电研究、华南设计创新院等科研院所与我市产业集群龙头企业深度产教融合,构建更多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学院,联合培养高素质数字经济能工巧匠。加快构建贴合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需求的数字技能人才培育机制。

二是促进企业数字经济人才素质提升。研究重点面向东莞市本土优质工业软件研发企业、东莞市“智能工厂(车间)”企业及培育企业、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倍增计划”市级试点企业,组织遴选一批数字化转型迫切、规模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列入重点数字企业培育库并进行动态管理,对库内企业在工业数字化人才培育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鼓励重点数字企业培育库内的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会同高校、职业学院、行业协会、数字化服务商组建产业数字化复合型人才培训共同体,依托“莞商学院”培训平台,围绕产业集群转型急需紧缺的工业数字化人才需求,面向集群企业核心岗位员工开设高阶专业培训班,定制产业集群转型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建设人才实训基地,形成产业集群人才培训、认证相关标准。加强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人才培育能力,争取全年开展人才培训活动不少于40场次,参加人员不少于1200人次。继续依托“莞易学”平台,为企业员工免费提供数字化方面的教育。深入开展核心软件攻关工程,聚焦仿真领域,招引和聚集一批仿真领域的优质软企和一流人才。推进松山湖“开发者之村”建设,打造全国软件开发者创新交流、服务平台。

三是营造数字化人才发展良好氛围。高规格举办“工业软件创新应用大赛”“华为开发者大会”,加强与参赛、参会技术团队的对接交流,争取获奖团队来莞创业。调动市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聚区、数字产业集聚试点园区的积极性,打造数字经济人才宣传主阵地。推动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以论坛、沙龙、竞赛等形式开展数字化人才交流活动,营造我市重视数字经济人才的良好氛围。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贵单位对全市数字化人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根据《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现将《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0399号提案》有关会办意见反馈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数字产业人才培养情况

  我市有在莞普通高校8所,开设有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大数据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智能制造技术大数据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动漫制作技术等与数字产业相关的专业,在校生3713人,2023届毕业生849人。

  各高校积极加强与企业合作,实施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如:东莞理工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建设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获得“优秀华为ICT学院奖”),全面融合华为认证体系(大数据、人工智能方向),构建了多维度的“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广东科技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依托华为ICT学院、腾讯云产业学院,实施产教融合、专业共建,建设教学资源,共同实施项目教学,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应用。与华为合作组建了华为ICT班,让学生走出去,在职业环境下进行现场教学,学生就业率达到100%。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与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方案。企业专家参与学校科研项目,学校教师成为企业指导技术专家,承接来自企业的横向项目,有力的促进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近年来承担科技特派员项目3项,经济效益达3000万,拥有校内外实训基地,学生竞赛获奖成绩优秀。

  (二)人才子女入学情况

  市教育局高度重视企业人才子女入学工作,组织各镇街(园区)教育管理中心严格落实《东莞市高端人才和企业人才子女入学实施办法》(东府办〔2019〕45号),为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子女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提供保障,享受本市户籍学生同等待遇,或根据实际情况由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2022年,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市政府一号文),提出加大数字人才子女入学保障,教育部门凭优才卡等相关人才证件安排人才子女入读义务教育学校,并在报考普通高中时享受本市户籍同等待遇;对年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由市教育部门协调企业所属镇街(园区)给予1个义务教育入学指标保障。纳入“倍增计划”的,按规定给予最高6个入学指标。

  二、下来工作举措

  (一)支持在莞高校加大力度推进数字经济相关专业建设,加强与企业深度合作,协同育人,共建实训基地,培养更多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二)市教育局将继续统筹各园区镇街扎实做好企业人才子女招生入学工作,优化指标调配,加大政策宣传和解读力度,积极为包括“莞邑数匠”工程师在内的企业人才提供优质教育公共服务。《东莞市高端人才和企业人才子女入学实施办法》将于2024年8月31日到期,市教育局将尽快启动到期修订前期调研工作,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听取各镇街(园区)和企业关于人才子女入学诉求,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从制度层面为企业人才子女入学提供有力保障。

  东莞市教育局

  2023年5月31日


办理单位 科技局,教育局,市人社局,市工信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