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230397)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支撑 有机统筹科教兴城的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新优势。”东莞已经具备推动创新、教育与人才三链协同发展的基础条件,在科教兴城方面亮点纷呈,打造 “人才之都”,实施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通过“千日攻坚战”补齐基础教育短板,加快建设大湾区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粤港澳大湾区(东莞)新一代信息技术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成为国家首批4个重点建设地区之一试点单位,为东莞迎来了重大机遇。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是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是在双万新起点落实新发展阶段任务,实施科教兴城的重要途径。

  但在发展中我们仍面临不少挑战:1、高端平台有限,高层次人才容纳量不足。全市人才总量282.9万,高层次人才20.5万,其中高端人才1240人,主要集中在大装置等有两院院士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创新平台、大学科研院所等。龙头骨干企业留住人才能力不足,急需扩大更多的人才接纳平台。2、人才与创新政策体系衔接不够。即使经费投入已经很大,但单看人才政策这一项相比其他地区显示度不高。3、科教融合形式单一,产学研合作与教育人才培养脱节。4、人才与项目引进脱节,未能带土移植栽培,容易水土不服。对于打造科创制造强市的东莞来说,打好教育科技人才的组合拳,既是长远任务,也需要当前做好统筹布局,推动它们贯通、协同、促进。


   法:

  1、以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试点为契机,围绕重点产业领域进行布局,为人才扩容挖蓄水池。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作为科技教育人才融合的最有效平台,为人才扩容提供了全新的渠道。一流高校的工程硕博名额逐年增加,将为东莞高层次人才数量带来跨越式提升,这是国家给我们的人才大礼包,我们要让人才在东莞联合培养后认识、理解、爱上东莞并扎根东莞。中组部工程硕士博士在松山湖高新区试点又叠加了机会,再为人才扩容开辟渠道。以新一代电子信息为重点领域,进一步扩大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人才培养试点。以留住他们为重点,组织、科技、人社、教育等各部门通力协作,加大基础性支撑。

  2、以人才评价改革为核心,人才政策与创新政策相促进双提升,为调动人才积极性添柴助燃。在人才引进、提升赋能等方面,科创重大项目支持政策与关键人才支持项目统筹考虑,既不重复支持,又能全周期全方位支持。以人才评价改革作为科技治理体系的核心,制定人才和科研项目的分类评价体系,考核方式向注重实效、实绩转变,向注重科创项目的高价值专利、成果转化等转变,科学设定考核方式、考核周期等。

  3、打造适合人才成长的一流科研创新环境,为发挥人才的创造性提供施展的舞台。围绕重大战略、行动计划、工程,在重大科研项目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招商落地、重大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强化科创与人才激励机制共同部署安排。通过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支撑,提供人才最看重的科研和创新创业环境。让他们取得高质量科研成果,有验证场所,并且能够成果转化。推动“人才-团队-创新型企业”打包式一揽子引进方案。战略科学家引进的同时为其团队的骨干核心提供科研创新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等。

  4、强化龙头骨干企业留住人才的能力,营造一流的产学研合作环境。科教兴城不只是高校的责任,企业在终身教育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未来东莞要引进6万名创新人才,73万家企业将担当生力军的作用。通过“工程硕博联合培养-学校导师项目引进-企业研发项目合作开发”完善成果转化的企业研发机制,通过卓越工程师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培养,链接企业与高校加强产学研合作。

提案者 民建市委会
部门答复

市科学技术局:

  民建市委会在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支撑 有机统筹科教兴城的建议》(第20230397号)收悉,针对民建市委会提出的意见,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在双万新起点上,我市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人才政策和服务上,紧跟全市发展战略,推动人才和科技、教育协同发展。

  一、突出科技创新修订人才目录,助推科技教育人才融合

  我市2021年我市对特色人才政策进行优化升级,出台《东莞市特色人才特殊政策实施办法》(东府办〔2021〕53号,以下简称《特色人才办法》),对人才给予创新创业、住房、经济贡献奖励、医疗、社保、落户、出入境等方面扶持。为适应我市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战略定位要求,助推科技教育人才融合,重点围绕科技创新需求,修订了人才目录。

  (一)紧贴高质量发展主题,突出科技创新人才。

  一是充分发挥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引才育才作用,扩大纳入目录的平台及其职务范围,同时增加具有博士学位、正高职称等资格条件要求。如将近五年担任国家实验室等平台主任增加列入一类人才,将大科学装置平台谱仪或实验主任或首席科学家增加列入二类人才,将部省级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新增列入二类人才,将省认定的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平台的主任、首席科学家和副主任分别新增列入二类和三类人才。将各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主任分别新增列入二、三、四类人才,将与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全职工作的具有正高职称等资格条件的人才新增列入四类人才。

  二是充分发挥重点科研项目引才育才作用,将承担省级和市级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纳入目录。如将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子课题负责人分别新增列入三类、四类人才,将东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新增列入四类人才。

  三是强化科技成果奖项导向作用,将重要科技成果奖项新纳入目录,调整部分已纳入目录的成果奖项要求。如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新增列入二类人才,将中国专利奖、省专利奖新增奖项获得者分别新增列入二、三、四类人才,将省杰出发明人奖获得者新增列入四类人才,将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资格条件从1项以上提高至5项以上。

  四是根据重点企业诉求,瞄准青年前沿创新人才。将特定企业招收的境外世界知名大学博士毕业生新增列入三类人才,将优秀出站博士后新增列入四类人才。

  (二)着眼未来发展需要,做强高校教研人才

  根据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高水平理工大学建设人才需求,适应未来更大范围引进人才,将达国际标准的境外高端教研人才纳入目录。

  一是将境外世界知名大学教授新增纳入目录。世界知名大学(见说明11)校长副校长、杰出教授及讲座教授、教授、副教授分别新增列入特色人才目录特级和一至三类人才。

  二是将国际高水平科技期刊(学术组织)重要职务及高质量论文作者新增纳入目录,JCR一区正副主编纳入一类人才,JCR二区正副主编纳入二类人才,国际著名学术组织会士列入一类人才,论文作者按其论文的数量及影响因子新增纳入二、三、四类人才,境内外有发表高质量论文的优秀博士后纳入四类人才。

  二、探索人才引进新机制,助推科技教育人才融合

  (一)探索柔性引才政策,打通科教人才通道

  《特色人才办法》新增柔性引才政策条款,探索对特定柔性引进的全时在莞工作的高端人才给予与全职引进人才同等政策待遇,破除高层次人才流动机制障碍。对在我市登记注册的大科学装置、重点研发平台、高校及科研院所和市其他重大项目,采用柔性方式引进全时在莞工作,符合三类(含)以上特色人才条件,并签订三年以上工作协议的紧缺急需人才,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主管部门审定后,可列入东莞市特色人才认定、评定对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东莞市特色人才认定评定暂行细则》(东人社发〔2022〕46号)进一步落实柔性引才措施。

  (二)探索下放人才评价权,激活科创主体活力

  《特色人才办法》新增下放人才平申权政策条款,围绕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探索大科学装置、高校及科研院所、重点研发平台和市其他重大项目下放人才评价和评审权限,强化用人单位引才自主权,提高引才的积极性,充分激发用人主体活力。2022年7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东莞市特色人才自主评审暂行方案》(东人社发〔2022〕41号)进一步落实下放人才评审权措施。

  三、实施研发人才政策,助推科技教育人才融合

  为打造一支支撑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研发人才队伍,我市于并在2022年11月对其进行修订出台《东莞市加强研发人才引进培养实施办法》(东府办〔2022〕63号),面向年度研发投入额达1200万元的、或研发投入不少于500万元且同比增速达不低于20%的企业,获得200万元以上国家、省项目资金、技术合同交易额200万元以上的新型研发机构,国家级、省级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牵头单位实施四个奖补项目。一是研发人才经济贡献奖励,最高奖励标准每人每年不超过100万元;二是研发人才能力提升培养资助,对在我市工作期间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学历、高级职称、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分别给予4-10万元能力提升扶持;三是用人单位引才补贴,根据用人单位上年度新引进研发人才情况给予最高每年累计100万元引才补贴;四是用人单位柔性引才补贴,每家单位每年最多三人申请,累计不超过60万元。

  四、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大力引进科创人才,助推科技教育人才融合

  (一)坚持“走出去”

  围绕我市重点领域高科技人才,收集、发布企业急需紧缺岗位需求,多渠道开展招才引智活动。一是常态化收集企业急需紧缺人才岗位,通过急需紧缺人才供求信息平台及时发布。二是持续打造“名企名校行”、莞训计划见习招聘会等招才引智品牌。通过举办引智线下招聘会、云聘会和直播带岗活动招引人才。三是加强国内人才工作站建设。在国内重点城市建立国内人才工作站共10个,推动各国内人才工作站常态化开展城市推介、政策宣传和人才寻聘等工作。

  (二)坚持“请过来”

  一是实施“莞训计划”,邀请全国多所高校的师生来莞参观交流,让高校师生充分认识我市产业发展,提升高校学生毕业后投身我市建设的信心。二是组建“校园大使”队伍。为搭建联系、凝聚、服务莞籍在外大学生的桥梁纽带,我市面向全国重点院校招募“校园大使”,组织优秀莞籍在校大学生开展人才政策宣传和招才引智工作。三是开展港澳青年东莞行活动,邀请一批港澳青年人才来莞实地参观,宣传东莞品牌、产业发展成就和良好创新创业氛围,吸引更多优质港澳青年人才来莞创新创业。

  下来,我局将一方面深入贯彻落实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加快落实各项人才政策措施,提升政策实施效能;另一方面,将实施各招才引智平台提升行动,打造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推动人才和科技、教育协同发展。

  专此答复。

  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5月12日


市科技局:

关于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第20230397号提案《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支撑,有机统筹科教兴城的建议》收悉。现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总体情况

2022年松山湖总就业人口20.46万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的人才占比54%。新增1500名人才申报东莞优才卡,累计2929名人才持有优才卡,占有量全市第一。累计拥有各类国家级人才84名,东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94名,占全市87%,市特色人才及省级以上人才299名,占全市67.3%。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功申请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增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家、省级博士工作站6家,博士工作站累计25家,占全市29.06%。充分发挥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一中心多站点”联动作用,推动基地吸纳港澳青年来莞就业创业,新引进港澳企业28家。总体来看,人才支撑水平稳步增强,人才队伍量质齐升,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园区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持续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已出台实施《松山湖高新区关于推动松山湖科学城人才优先发展打造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总领人才政策体系构建。修订出台《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港澳人才创新创业实施办法》,为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出台《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加大新引进人才配套补贴实施办法》,导向松山湖产业发展急需紧缺岗位,提升产业人才队伍质量。出台《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关于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实施办法》、《松山湖高新区“项目制”技能培训实施办法》,夯实市场化引才平台资源基础,推动引进和培育技能人才等基础应用型人才。

二、工作亮点

(一)坚持改革创新,激发园区人才创新活力

松山湖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大胆尝试,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从实际出发持续探索与松山湖科学城发展和人才发展相适应的人才管理体制和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推动形成既有松山湖特色又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以制度创新破除瓶颈和制约,全面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畅通人才从源头创新到技术创新再到产业化应用的科技创新体系全要素,将人才优势转化成高质量发展动能。

(二)强化平台打造,人才支撑水平稳步增强

园区围绕重点用人主体形成强大的人才“磁场效应”,持续激发引才用才原动力。以散裂中子源为代表的一流大科学装置集群,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为代表的一流科研平台,以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大湾区大学为代表的一流大学,以工研院、电研院、国际机器人研究院为代表的新型研发机构,以华为、生益科技为代表的一流高新技术企业,汇聚了陈和生、王恩哥、汪卫华、赵忠贤等院士为代表的顶尖科学家,并围绕凝聚了一批“高精尖”人才、一大批专业基础人才,形成多个重点领域、各层次人才集聚的专业人才队伍,有力配合了松山湖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重大历史任务。

(三)聚焦重点专项,加快推进产学研融合

按照中央部署,在省、市相关部门指导下,有序推进国家人才联合培养专项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成立了市级和园区两级联动的人才专项试点建设工作指导小组及指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具有园区特色的试点建设方案和支持政策,给予全方位支持。目前,已顺利与多家全国知名高校建立联合培养合作,为园区重点企业接入了顶尖科技创新资源,在探索具有东莞特色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实现了良好开局。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实行“一才一册”

在园区分类、分层遴选出重点服务的人才对象和项目,委托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开展“一才一册”专岗专人服务,协助梳理人才项目发展痛点难点,提供解决方案,给予个性化支持和引导,强化人才服务保障。

(二)开展“人才对话”

对接园区不同行业类型人才,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座谈交流、主题分享等活动,通过点对点倾听、面对面解答,找准人才在松山湖就业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吸纳意见建议,实现人才服务精准有效对接。

(三)设立“校企联合”

以高质量推进卓越工程师试点工作为契机,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及高校导师,设立一批优质的校企联合项目,做好第一批到园区试点企业参与工程实践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服务保障工作,建立园区与高校的长效联系机制,提升松山湖人才工作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人才工作板块中的影响力,争取更多上级政策支持或先行先试机会。

(四)建立卓越工程师创新院

立足我市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实际情况重点选定工业软件、集成电路、新材料、新型储能4个领域作为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院建设的主攻领域。围绕教育部提出的“实践教学、科研招生、联合培养、联合开发课程、联合评价,深化校企联合培养、产学攻关、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功能定位,卓越工程师创新院建设任务有四个方面:一是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校企人才联培体系,核心是校企联合研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建设政产学研协同的科研攻关体系,包括与科研攻关项目组织协同、与重大科创平台协同、与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协同、与地方重大科技攻关工程协同等;三是建设创新创业与企业孵化全链条服务体系,重点是政策、金融、空间、服务等各创新创业资源要素的整合与匹配,加快高校导师和研究生在我市创新创业,实现科研项目持续研发、创新成果就地转化、初创企业就地孵化;四是建设卓越工程师培养与港澳的交流合作机制,主要是发挥东莞与港澳合作紧密的大湾区特色,加强与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学园等创新资源合作,“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培育卓越工程师。

专此函达。

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3年5月22日


民建市委会:

  感谢贵委对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支撑 有机统筹科教兴城”的提案收悉。我局作为主办单位,经综合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和松山湖管委会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举措及成效

  我局根据提案建议内容,结合东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区域优势,以及“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主要从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及卓越工程师培育等方面着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有关工作举措和成效如下:

  (一)强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集聚科创人才

  我市以大科学装置、省实验室、高水平大学以及新型研发机构为支撑,为从事基础研究和科研攻关的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科学舞台。其中:依托散裂中子源大科学装置,吸引超过600名中科院科研人才常驻东莞,面向海内外青年谱仪科学家组织8批次共计800多项课题实验。依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集聚包括7名院士和33名海外人才在内共计1029名科研人才,同时吸引25个创新样板工厂科研团队进驻。依托东莞理工学院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建设,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近1000人;加快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大湾区大学建设,围绕重点学科建设积聚学科带头人和高水平科教队伍;依托新型研发机构,引进和培养技术研发和转化人才队伍超3300名,鼓励人才携项目来莞创业转化。

  (二)以成果转化为导向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人才集聚离不开落地空间、项目支持和氛围营造。在空间供给上,我市探索以“校区、园区、社区”融合模式打造建设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搭建囊括6000多台(套)科研仪器设备的共享平台,围绕能源材料与器件、智能制造等领域建设5个创新工场和34个中(小)试车间,举办科创训练营、技术经理人培训等品牌特色活动,并配套建设一应俱全的商业和居住配套设施,打造人才集聚的创新综合体标杆。目前社区已集聚500多家科技企业,社区常驻科技人员近4000人。在项目支撑上,启动实施引进战略科学家团队和扶持科技人才创业项目。聚焦风口产业引进战略科学家团队,引进电子科技大学人才团队拓展我市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在车规芯片领域的新赛道,吸引一大批人才组团携科研成果来莞创新创业;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以人才和企业的潜力评价和业绩为导向,采用租金补贴和“里程碑”资助方式,会同孵化载体共同支持人才和企业快速成长。目前已对37个项目入库培育,其中35个项目已正式落地。在氛围营造上,连续十年举办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暨人才嘉年华系列活动,每年精选人才工作热点组织超过20场人才主题系列活动。持续四年举办粤港澳院士峰会,累计吸引超过210名院士和近1000名专家学者齐聚东莞交流研讨。每年组织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东莞行、“千企百校行”等科技人才活动,组织东莞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海内外人才团队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攻关、科研项目等开展新合作。

  (三)围绕企业需求打造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

  我市注重挖掘企业创新主体的用人需求,为攻读理工科硕博士研究生提供在企业一线的锻炼实践机会。我市自2017年起实施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计划,通过以校企项目需求配对为牵引,开展校企双导师联培机制、市校“东莞专项”招生计划等措施,探索形成科教、产教融合发展的新路径。5年来凝炼了华为、OPPO、vivo、生益科技等423家科技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以及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共853个研发项目需求,并以此推动与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168所高校院所合作,共输送3300多名研究生来莞培养,为攻读理工科硕博士研究生提供在企业一线的锻炼实践机会,并向电子信息、新材料、工业视觉识别等产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2022年,我市依托市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工作基础成功获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东莞)新一代信息技术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为加快推动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建设,4月组织我市散裂中子源、华为、铭普光磁等10多家单位赴电子科技大学交流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并开展“东莞专项”2023级招生宣传和校地、校企对接活动。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推动创新平台体系提质增效。提升散裂中子源的科研能力,拓展大装置与企业的项目合作,依托散裂中子源建设粤港澳科技合作平台,承担更多的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先进阿秒激光落地建设。争取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纳入材料领域国家实验室基地,进一步完善对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果转化的管理服务,推动创新样板工厂项目在东莞本土落地产业化。推进东莞理工学院加快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高标准筹建大湾区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围绕产业风口导入高校创新资源,引进硬科技项目来莞产业化。促进新型研发机构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对接,拓展科研服务体系。推动东阳光等龙头企业创建全国重点实验室,以绩效考核为导向提升企业研发机构水平。

  (二)打造成果转化“全链条”体系。一是争取将更多的财政扶持资金向市重大科技专项调度倾斜,围绕项目组织实施全流程给予滚动支持,引导市属国资平台围绕产业风口向重大科技项目加大投资,支持重大科技项目产业化,形成规模经济。二是搭建创新创业载体“筑巢引凤”。加大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东莞滨海湾国际开放创新创业社区、东莞市声学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力度,持续优化创新创业软硬环境,完善专项支持政策。三是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整合创新资源,高规格举办科技产业发展相关的重大交流活动,邀请行业精英参与,加强科技产业发展交流和推介东莞发展环境。

  (三)强化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一是聚焦新领域新赛道引进战略科学家团队,向新能源、集成电路、车联网和生命科学等新领域新赛道聚焦,以项目带动大院大所顶尖人才团队落户,联合龙头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落地。二是借力国家、省重大人才项目,集聚一批海内外科技领军团队和人才,支撑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以科技人才创业项目为抓手,通过“以项目论英雄”吸引既懂科技创新又懂市场运营的人才来莞创办企业,给予场地租金和“里程碑”发展奖励,催生更多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培育发展新动能。

  (四)培育一大批产业发展急需的工程师队伍。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围绕百强瞪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重点企业科研项目需求,吸引高校及研究生来莞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以实施工业核心软件攻关工程为牵引,推动华为、OPPO、VIVO等龙头企业与高校开展定制式人才联合培养;加强与港澳高校合作,推动构建具有国际化特色的工程师培养体系;统筹松山湖国家人才专项试点和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全面整合我市科创资源,形成合力推动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的建设,培育一大批产业急需的卓越工程师队伍。

  最后,再次感谢贵委对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希望贵委一如既往支持东莞科技创新,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我市创新驱动发展走在前列。

  特此回复。

  东莞市科学技术局

  2023年6月19日


一、用好科研高端平台,创新机制增大高层次人才容纳量。一是依托大科学装置优势,打造一流科学家集聚高地,加快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南方先进光源等规划建设。二是依托东莞市现有的10家高校、35家新型研发机构、9070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学校+科研机构+龙头科技企业”的机制,形成高端科研人才和创新人才集聚的“强磁场”。三是完善升级人才工作评价考核机制,将科研平台、高层次人才增长情况纳入市直单位、镇街、园区等人才工作年度考核指标,加强高新科技企业、创新科研机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

  二、立足“1+1+28”政策体系,加强创新型人才政策保障。一是大力实施“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统筹指导人社、科技、工信、卫健、教育、金融、科协等部门各领域共28个人才配套政策的实施执行,督促指导有关部门推动创新人才、研发人才及经济贡献奖等专项人才政策,战略科学家、本科生等重点人才政策,金融、教育等行业紧缺性人才政策的实施,加强创新性人才的政策激励,靶向为相关领域人才提供政策保障服务。二是修订出台《省级以上人才计划配套服务实施细则》。基于《东莞市特色人才特殊政策实施办法》《东莞市省级以上人才计划配套服务实施办法》等文件,进一步细化相关人才服务事项,强化对我市高层次人才的配套服务。三是强化人才政策宣讲,定期举办人才政策推介会。3月7日至3月10日,由市委人才办、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学术桥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3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东莞行”活动线上专场顺利举行。活动包括创新创业环境推介、人才政策推介、本地高层次人才代表分享、互动交流等环节,吸引3035人次点击观看,在线人数最高达1600余人。


办理单位 市委组织部,松山湖管委会,科技局,市人社局
网友评价
支持 0   反对 0